美文网首页
沟通的五个层次

沟通的五个层次

作者: 孔亚囡 | 来源:发表于2018-03-29 11:29 被阅读0次
沟通的五个层次

你的观点决定了你的价值,

但表达观点又可能带来意见冲突。

如果把沟通分为五个层次,

在工作中停留在哪个层次比较好?

2000年我在参加一个叫LDP的项目(leadershipprogram),培训老师教会我这些沟通技巧,影响了我足足十六年,从说话方式到做事风格,至今受益。

沟通人人都会,但职场沟通需要技巧。简单来说,沟通由浅入深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打招呼,讲事实,说观点,循感觉,有默契,接下来我会给大家逐层分析。

1.“融冰”从初级交流开始交流安全区

大家有没有听说冰山原理?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往往只有15%——25%,这些是可见的,大部分冰山是看不见的。冰山图在人力资源领域经常拿来使用。用冰山来形容人的话,你能通过表面看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内心部分就像深藏水下的冰山,很难看透。

HR做管理的时候不能以外表来判断人,短时间沟通很难了解内心部分。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些技巧,把沟通分层次来看。

把沟通分成五个层次的话,最初级的沟通是什么?和陌生人开始的沟通,打招呼,问候对方。这块太基础,就不展开说了。

打完招呼之后进入沟通的第二个层次,比如你和飞机邻座可以谈谈彼此的兴趣爱好,时事热点,家乡天气。这些事情的共性是什么?事实,是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这类话题融洽安全,一般不会产生冲突。你说今天天气真热,别人不可能和你说太冷了,除非遇到奇葩。

2.观点带来冲突但表达是工作需要

环境、天气、莆田系,共同话题都讲完了,想进入第三个层次?结束事实陈述,下一步就会进入观点层面。比如最近球队比赛,谁赢谁输是个事实,但具体到某位球员踢得是好是坏就是观点。这时候可能会引起分歧,产生好恶的情感倾向。交流逐渐走出安全区。

在工作中停留在哪个层次比较好?如果工作中当个和事佬,别人说什么你都说对,这样有助于提升自己在职场的表现吗?毕竟可以确保融洽的同事关系。

当然不。

公司是为你的观点付钱。你的观点决定了你的价值。尽管表达观点可能带来意见冲突,但对于职业人士来说,表达观点是工作需要。

3.在事实层面求同存异

避免贴标签

有人说,既然是工作需要,冲突就冲突呗,然后任其发展。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意见冲突可能变成争吵,吵得脸红脖子粗,伤害彼此感情,未来交往甚至怀有怨恨。

如果演变成怨恨而影响了未来交往,这就进入了第四个层次,感觉。现实应用就是贴标签。我们来设想这样一种情形,如果你连着丢掉某个东西好几次,父母会怎么说?“某某,你就是个丢三落四的人。”这种基于习惯行为产生的评价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叫贴标签。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关系亲密的人之间。

当你描述别人是用上“他总是XXX”或者“他一直XXX”的时候,你就需要自审一下,是不是发生贴标签的现象。这种行为在工作上是需要尽力避免的。

在职场上我们不能把沟通引导到贴标签这个阶段。发生观点冲突的时候,我们应该回到事实的基础上,就是拉回到第三个层次,就事论事,求同存异。同是事实,异是不同的观点,我们需要一个共同的方向把话题推进下去。

4.沟通的最高层次是默契得之我所幸也

大家猜一猜,沟通的最高层次是什么?英文是transparent,中文是默契,比如十几二十年的好朋友,结婚多年的夫妻,或者共事多年好同事。

以前有个电影可以作为层次五的例子。劫犯劫持人质,警察A主动上去把人质换下来,警察B想开枪又怕误伤同伴,这时警察A以眼色示意,然后猛一低头,警察B抓住空隙把歹徒射死了。

职场沟通应该达到这个层次吗?不说应不应该,职场上很难得出现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你的幸运,要么是你同事的幸运。

5.解决意见冲突请回到事实层面

一般情况下,职场沟通需要达到观点层面,一旦产生意见冲突,就回到事实层面来冷静一下。这些原则都很简单,但是大家未必能意识到。举例而言,比如一个同事向你抱怨他人,你就需要尝试把他拉回到事实层面。

大家都很关注贴标签的问题。这种行为其实很正常,不要紧张,可以调整。我以前也有类似行为,因为多年职业训练慢慢改掉了这个习惯。

当你习惯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怎么办?你把自己喜欢贴标签的词语写下来,下次再用这些词来评价同事,你就要马上提醒自己,坏了坏了,我开始贴标签了,然后你就回到第二个层次,想一想事实层面,想一想同事工作上好的一面。

他是不是针对你?还是只是工作方面产生意见冲突?

一旦出现贴标签的倾向,先停下来,不要急着去评价别人,从感觉层面回到事实层面。思索5到10秒钟,甚至半分钟也可以,往回捋一捋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事情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他做事情有没有好的一面,你下一步希望进入哪个层次,要怎么做才能突破沟通现状?

今天只是说一些比较框架的理论,执行起来需要一些沟通技巧。

举例而言,不同的人因为自己的个性,会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或委婉或直接。我们可以选择更职业的沟通方式,比如根据事实和逻辑,一点点把事情往前推,不要让性格上的因素掩盖你沟通的职业性。

举个栗子。我在市场部的时候,有时会发生意见冲突,这时候先想,同事制定计划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针对整个市场,这就是回归事实。在执行方案上发生分歧时,先自我检讨一下,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计划哪里出现问题,再回归事件本身,看同事的方案有哪里需要弥补的,帮他改善一下。

这就是根据事实和逻辑推进工作。

也有朋友提出,和下属沟通的时候产生意见冲突,总担心他挑战自己的权威。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是因为自己不自信。如果你的能力素养和知识储备都胜过下属,你是不会觉得自己被挑战的。

解决问题的本质方法还是努力提升自己,多看书,一旦你对自己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足够自信,就不会觉得自己被挑战的。

相关文章

  • 沟通的层次

    沟通,时刻都在发生,和自己,和亲人,和同事,或者和陌生人! 按照应童老师的沟通理论,沟通有八个层次。1.陈词滥调:...

  • 沟通的层次

    感谢何老师和彭老师,在上课之前,给我10分钟的分享,这次分享是临时提出来了,我也没有做太多的准备,我也花了15分钟...

  • 沟通的层次

    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小雨 第一级沟通,是对面不相识 ,彼此试探。 第二级沟通,是对牛弹琴。 第三级沟通,...

  • 沟通的层次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沟通。沟通向来是人与人进行交流的桥梁,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对...

  • 沟通的层次

    有时候觉得跟先生沟通,聊着聊着两个人就有点生气,觉得好奇怪,为什么跟一个陌生的路人都可以问路感谢,跟亲近的人沟通这...

  • 沟通层次

    通过学习才知道原来学习分很多层次: 第一层次陈词滥调: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所说的,最近怎么样?过得好吗?吃饭了吗?今天...

  • 无趣变有趣思维导图百图计划27/10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今天培训,讲了沟通力,讲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不同人处于不同需求层次,沟通的方式就有不同。沟通的...

  • 补充材料第二课

    认识她还是了解她,用认识的方式沟通在浅层次,而了解的层次在深层次。 从了解层次来看,沟通不同的层次,了解的程度不同...

  • 2018-03-26

    从沟通的层次看关系的层次,据说能和你彼此互相敞开心扉的人越多,你的幸福感就越强! 沟通的层次决定关系的层次

  • 如何共情沟通

    沟通层次与共情五步法。人与人之间沟通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是双方沟通不在一个层次上,沟通一般分为五个层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沟通的五个层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km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