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庸》偶得(四)

读《中庸》偶得(四)

作者: zique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16:58 被阅读0次

《中庸》第一章中有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当时,读过,觉得这句话很难懂。喜怒哀乐都是人的自然情绪,怎能“未发”?为什么“未发”就是“中”?怎样才算是“发而皆中节”?又为什么“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带着这些问题,慢慢体会。

一次,跟一个朋友聊天,是她的话启发了我。她说:“这句话实际上是为了指导实践的。要用过才知道。”我追问她应用这句话的体会是什么,她举了一个例子——过去她在和老公吵架的时候是真的会生气,她解释说,这就不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的状态了。她说,我们通常在发脾气,或者有情绪的时候,完全沉浸其中,被情绪带走,这个时候,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很难回到“中正”的状态。后来,她慢慢能够看到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带走。到现在她能够在老公做错事的时候,不发火,但是当老公太过分的时候,她可以“使用”愤怒这种情绪,又不被这种情绪所带走。

我问她,这个区别是什么。她说:这个区别是,现在我是为了解决问题才使用愤怒这种情绪的。实际上,我内在并没有这种情绪。我并没有偏离“中正”,我的目的和头脑都是清晰的,愤怒只是我的手段。而且愤怒也符合当时那个情境。这就是“发而皆中节”。

受到她的启发,我把这种方法放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练习中,发现渐渐我也能了。

原来,国学不是为了背诵,而是为了实践自我修养的。

相关文章

  • 读《中庸》偶得(二)

    《中庸》的第一段第一句便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意是每个人的天命就是人生的本质和皈依的方向,...

  • 读《中庸》偶得(一)

    《中庸》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著,为儒家心法,是儒家四书当中最重要、最深刻的一部经典。 最近读《中庸》时,读到一句话...

  • 读《读词偶得》之偶得

    《读词偶得》是俞平伯先生的一本小书,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在词研究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俞先生精于古典文学,所论每有出人意...

  • 读《中庸》偶得(三)修道之谓教

    昨天和朋友喝茶,真的被他惊艳到了。 他儿子今年高二,从中考的成绩平平,沮丧到每天除了吃饭就是打游戏,甚至不睡觉的状...

  • 偶得(四)

    一日三餐按时完成是对胃最起码的尊重 ——小鱼老师

  • 读《活着》偶得

    看《活着》中富贵去城里给他娘请大夫时被拉了壮丁,想像他当时的处境就觉出命运的无常和残酷。想她生病的娘想儿子的无着落...

  • 读 史 偶 得

    纪稷 (2020年2月2日) 塞上气象冷潇潇,...

  • 读杜偶得

    詞性分類,中古尚未有之,古人作詩,虛實相對,又常常變通。今人看古人詩以詞性律之者,以後律前也。虛實皆相對而論,凡字...

  • 读史偶得

    美国二战名将麦克阿瑟是个非常嚣张的人,看到他嘴叼着一个夸张的烟斗的样子,就像一个卡通人物,要不是他身上的光环,你就...

  • 读红偶得

    贾宝玉最后娶了谁? 有人说是宝钗有人说黛玉, 钗黛之争多年争论不出个结果 最有可能是宝钗和湘云 但肯定不是黛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庸》偶得(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am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