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75256/67ccaf37f69878a9.jpg)
——若能觉知自己的情绪,妥善对待自己的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懂得与自己的情绪相处,那就是通往和谐、宁静与平安的道路。
——被父母的道理、训斥、压制的情况下,孩子的情绪窒闷在心中,而衍生出不专注,同时也累积大量的伤痛。
我在大量的个案中发现,只要注重情感的互动,孩子就有健康的转变。
——当孩子感受到委屈、难过、挫折、生气的情绪,父母并未容许孩子纾解,只是让孩子转移注意力,或者以打骂、羞辱、恐吓、瞒骗的方式,杜绝孩子表达,孩子的内在便会埋藏伤痛。
——孩子的情绪问题,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若要孩子拥有较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稳定而非浮躁不安,大人就要懂得善待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而非讨好、顺应或压制孩子的意志。
大人首先需觉知自己的情绪,并且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的情绪逐渐成熟。
——孩子的情绪管理不佳,反应激烈,或者呈现极端反应,除了孩子受宠以外,父母的脾气可能也不好。
——疏导孩子情绪的方式实施起来并不艰难,首先便是梳理自己的情绪 以平稳宁静的语气面对孩子,其次便是同理孩子的情绪。
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认同孩子的行为、观念与期待,而是接纳孩子生命发展的历程中必然经历的一种程序。
——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拥有情绪,就是同理孩子情绪的方法。
在语言的表达中,先帮助孩子意识情绪,再接纳孩子的情绪,将会是更好地沟通路径。
——知道事物的名称,和了解某件事物,中间有很大的差距。
道理和实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善待自己情绪的第一步,先让自己意识到惯性,或者意识到身体情绪,并且懂得在意识到的同时,让自己停顿下来,不在惯性中继续言行与应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