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葫芦,这说的是谁呢?
是一位被害者家属,他的妻子偷偷出去卖春被他发现,他全程跟踪,历时一天一夜,被警方当成目击者和嫌疑人捉过来录口供。
那为啥说他是闷葫芦呢?
因为他呀,提供线索就像挤牙膏,问一句答一句,最后还给出一个极其让人难以接受的结论,那就是他恨极了自己美貌贤惠的妻子,但是直到这位女士被害,这位丈夫都没敢做出任何反对妻子的事,忍耐到这种程度,不是闷葫芦是什么!
这个“闷葫芦”就是《络新妇》的第一章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他,提供了连环恐怖杀人案“溃眼魔连环杀人案”的第一手线索,而且,非常详细。
那么可以看出来,这里的“闷葫芦”就是一种脸谱化、扁平化的设计,这个人物在后文中不再出现,是一个明确的功能性人物,他的任务被锁定在第一章的一个明确的有固定的时间地点的案件中,只要该案件与其相关的调查结束,他就不再具备出现的意义,因此也就不用出现了。
但是对于这样的功能性、一次性使用的人物,我们是不是就能随意一点,轻松一点?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人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有用,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影响着案件的推理,也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出现在如此靠前的位置,其对于故事基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可以看出,闷葫芦是一个善于讨好的人,因为他本身的无能,在家庭和社会当中,他的妻子能够完全的代表他来行使所有的权利,把家务和家族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容貌上也极其出众,并且没有女强人的夺迫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女主人,闷葫芦就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龟缩着的家伙,一个吃软饭的,而且一点施展的空间也没有,那么除了讨好别人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并没有别的任何有意义的事可以做。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杀人案中,闷葫芦能够起到这么巨大的作用?
因为他被妻子的完美挤压的过了头,产生了恨意,也产生了巨大的表达欲,前面一个原因是人之常情,后面一个理由是心理学层面的解释。
也就是说,作者在塑造闷葫芦的时候,也付出了很多的耐心,将自己对人世的洞察和心理学的知识都应用在了他的身上。
在题目中,我还提到了一个“大块头”。
这个大块头,是一个主要的人物,贯穿整个故事,被称为“鬼木场修”。
木场是一个刑警,从一开始就参与调查“溃眼魔”系列杀人案,一副大吼大叫横冲直撞的模样。但是随着故事线索的展开,他的肌肉逐渐发挥效力,甚至让他本人觉得,身体已经成为了大脑的代理,强迫着他去找心理医生和法医解开了溃眼魔杀人的动机和痕迹,从而将一个看似闭锁的棘手杀人案,从案发现场步步推进到凶手所在地,案件的全貌也像拼图一样展现出来。
其实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在很多重要节点上都能看出木场的细腻和睿智,这样的特点是完全可以用一个具备耐看身影的万人迷式的人物来诠释的,但是作者就是很有个性的在整个作品中,多次指出木场的体积大,肌肉大,块头大。
大块头的作用是什么?是力量感和压迫感,是只要他在,如果他动了脑子,就能给人以力量,这种力量是什么,是故事的内核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这个故事,很黑暗,很崩坏,却也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与之顽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