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传》有感

作者: 兰章爱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3-07-27 22:20 被阅读0次

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婚姻,像稀世珍品一样,备受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读《围城》时我正值青年,居然只知道钱钟书,不知道杨绛先生的存在。

我的青年时期是在文学的滋润下成长的,那时候读的是汪国真、三毛、琼瑶、金庸、鲁迅、郁达夫、朱自清、老舍等等。我总忍不住在课桌里掏出那些诗集,时常用圆珠笔用力地在漂亮的笔记本上摘抄我喜欢的散文,当文学之风扑面而来的时候,我竟也可以把忍受当成享受,我享受的是那些纯粹优美的文学作品,我忍受的是内心长久的寂寞难耐。

其实《围城》的成功,怎少得了杨先生啊!

杨绛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小姐,嫁给钱钟书以后,学会了勤做家务。钱老就写了一首《贈绛》抒发他的感恩和疼爱之情: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汤。

忧卿烟火重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我的安静被认为是一种早熟。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那会儿还很稚嫩,和人说话都很显得很小。别人眼里的未必就都是真实的自己,所以无须在意别人的评判。有些道理是在经历多了以后,就渐渐感同身受了。

读杨绛,就能看见自己的影子!更重要的是可以反思自己的问题。

杨绛写了感天动地的《我们仨》,以表达对钱老和爱女的思念之情。喜欢“我们仨”这个名字,因为它能够引起我的情感共鸣。我也曾想写一篇《我们仨》,以表达对已故同窗好友的思念。人只有阴阳相隔了,才会变得格外深情。

杨绛真乃性情中人。有一次,学社邀请章太炎来讲学,老师特意安排她上台做记录。但是面对桌上的笔墨纸砚,她心慌不已,再加上章太炎一口杭州话,她却听不懂,众目睽睽之下,唯有发愣。她觉得不写不对,可假装着写更不对,心情非常矛盾,如坐针毡般的她,索性不记了,因为没有完成任务,她被报刊公开披露出了洋相,舆论都认定她犯了“右倾”错误。而她的“错误”恰恰说明了她的率真,不造作。

其实,我们工作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很多人为了博取好感和迎合上级,会选择伪装下去,而性情之人则会像杨绛一样,选择真实的面对不予辩解。

细细品读杨绛,好好提升文学修养!

听杨绛的话,多读书,少胡思乱想,自己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

  • 读《杨绛传》有感

    读《杨绛传》有感 初识杨绛是在初中时读到的一篇介绍她的百岁生日的文章之中,再读杨绛是在高二时《我们仨》的中篇...

  • 读《杨绛传》有感

    杨绛先生如水的生活态度令我感叹,经历过人生百态的人不免觉得一切都应该归于平淡,“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

  • 读《杨绛传》有感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两个心心相印的灵魂,一个温馨和美的一家怎么就这样走散了呢。 如果说钱先生是...

  • 读《杨绛传》有感

    在一个略带倦意的下午,无意中在学校中遇见了这本《杨绛传》,总认为,所有的人与事都不是偶然发生,我想没本有缘来到我...

  • 读《杨绛传》有感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 读《杨绛传》有感

    这是记忆里第一次读人物传记,因为读了《我们仨》,被吸引。 说实话,《围城》我没有读过,也没看过电视剧,只知道那句有...

  • 读《杨绛传》有感

    1.教育:孩子的教养大多来自于家长,杨绛先生的父母对杨绛的教育起到了很重要的榜样作用。杨绛先生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因...

  • 读《杨绛传》有感

    晚饭后,拿起搁浅已久的《杨绛传》一下被书里的优美文字,动人故事吸引,一口气读完。 为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感动...

  • 读《杨绛传》有感

    这是一本富于人生启示的杨绛传记,温情追思杨绛百年人生的珍藏读本,向杨绛先生致敬。 参透杨绛先生的百...

  • 读《杨绛传》有感

    曾于几年前相继读了钱钟书的《围城》和杨绛的《我们仨》,可能是自己道行太浅的缘故,不能深切地感受到《围城》这一经典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杨绛传》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dr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