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逻辑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读了100本育儿书,不如明白这个道理

读了100本育儿书,不如明白这个道理

作者: 艾米本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7-20 16:51 被阅读9次

1

前两天,在陪孩子搭积木的时候,孩子有些不耐烦。他赌气一样要把积木搭得很高很高,后果就是搭到一定高度积木会倒下来。倒下来之后,他就开始用带有撒娇的哭腔大叫。

“倒掉了妈妈!”

“妈妈你快看,倒掉了。”

一边说一边用小手拍积木。

我那天身体有些不舒服,有点累,情绪也有些不佳。

“好了好了!倒掉再搭就是了。你这样老哭哭,妈妈会生气的。”

我有些烦躁,既想陪他玩,又想休息一下,还想刷一会手机。

我选择了先看手机,看看有没有比较紧急需要处理的事情。

“妈妈,你看手机不陪我玩,我会生气的。”孩子开始表达他的不满。(我都没有发现,当我用生气来威胁他的时候,他无形中就学会了这一招。

因为刚刚答应过他,洗完衣服就陪他玩的。我就把手机放下来了。但是,那时候我就是坐在那里,整个人都不在状态。

大概五到十分钟之后,孩子自己玩得不耐烦了。

“妈妈,点读笔充电充好啦!”小家伙跑过来提醒我。

“是哦,到时间了。你是想看点读笔的书了吗?”

“是的,妈妈。”孩子点点头。

正好,我想休息一下,就给他把点读笔和书拿过来。孩子拿到之后,就开始自己看书。

而我,正好趁机休息一会儿。

其实,当我想休息的时候,我应该找点孩子比较感兴趣而且可以自己一个人玩的东西给他玩,而不是让他自己随便玩。

这样子更利于减少矛盾和摩擦。

2

在体力得到一些恢复之后,我开始思考我刚刚的行为。

我一直都很清醒地知道,刚刚的做法不对。可是,当时太累,就选择性的忽略了。

仔细想想,生活中类似的场景真的不是一次两次。每当我很累需要休息,或者因为其他的事情占领着思绪的时候,我对孩子的态度就不会太和善。

于是,我开始思考一些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学了那么多的育儿知识和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如果从没学过任何育儿知识和技巧,我最需要做到的是哪一点?

当时,并没有想到答案。

后来,看到朋友分享的一段话,我对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头绪了。

这段话是这样的:

成为父母之后,你会发现

有太多的育儿理念,各种各样的育儿指导

试图教你带出一个完美小孩

但育儿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生搬硬套,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但是,爱TA,相信TA,倾听TA,欣赏TA,鼓励TA

这些和孩子相处的基本原则,则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

是的,学了很多育儿知识却依然无法把娃带好的爸爸妈妈一定有很多。育儿知识不重要吗?当然重要!

可是,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

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也经常会看到网络上有的妈妈晒自己的孩子的一些小趣事。比如,上一秒还是小天使的宝宝,下一秒就变成了小恶魔。而上一秒还是亲妈的温柔妈妈,下一秒就变传说中凶神恶煞的后妈了。

除非对孩子非常宠溺或者是非常有耐心,否则能够做到长期用稳定的情绪来面对孩子,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之前有过开服装店的经验。那个时候,店里经常会有妈妈们带着孩子一起来买衣服。时间长了,大家也就熟悉了。其中,有两个妈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妈妈长得娇小可爱,非常爱笑。

我们熟悉之后,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她都会在孩子放学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我店里玩。

从她那里,我知道,她的孩子上小学,学习成绩不算优秀,但是在班级的排名还不错,基本保持在前十。回家之后,作业基本上不用催,自己会完成。

每次考试,不管考得好或者不好,她都不会对孩子有过于严厉的言语。经常做的是,鼓励鼓励孩子下次再认真一点。反而是孩子每次都会自己给自己的学习或者是考试做总结。

孩子特别爱干净,经常会自己打扫卫生。她说,小的时候,是她督促孩子打扫卫生。后来,都是孩子督促她了。孩子看到她吃瓜子,就会说:妈妈,你不要把瓜子壳扔到地上,要扔到垃圾桶里。

看到她穿衣服穿少了,孩子会说:妈妈,你多穿点。不然会冻感冒的。

总之特别让人省心,是一个十足的小暖男。

我曾经咨询过她的育儿经。她说,我都没怎么管教过孩子,我们之间更多的像朋友一样相处。

而这个妈妈她自己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特别爱笑,为人处世方面也特别让人舒服。开店那几年,我给过别人很多微笑。但是,她却是我的顾客中,给我微笑最多的人。

微笑的力量大家一定不陌生。微笑不仅可以让人拥有稳定愉悦的情绪,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4

第二个妈妈是一个时髦能干的妈妈。自己带两个孩子的同时还去找了一份工作。儿女双全,自己能干,本是让人羡慕的一个家庭。可是,这个妈妈的教育方式却让人不认同。

打个比方:

东西弄丢了,打!

考试考不好,打!

一丁点不听话,打!

孩子委屈了哭,打!

……

总之,她的教育方式就一个字:打!

且这个打,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分青红皂白,不分身体部位……

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妈妈喜欢在孩子放学后,把孩子带到我的店里,在这做作业。遇到不会的,我会给他们辅导一下。

我记得有一次,她检查孩子的书包,发现孩子有一支铅笔不见了。于是她拎着书包很严肃地问孩子,铅笔哪里去了。

正在玩得高兴的孩子有些茫然,想了一下说,可能落在学校了。

她很不高兴地追问,你确定落在学校了吗?

孩子有些支支吾吾,并不能确定。

孩子似乎还在思考那支不见了的铅笔哪里去的时候,她的妈妈毫无征兆地一个耳光甩过去。孩子往旁边踉跄了好远。我虽然已经看过她打孩子好多次。但是,那次真的还是让我惊了一下。

孩子差点撞到了墙。可是,她没有哭。她很乖巧地走回妈妈的面前,继续等待妈妈的发落。

我试图劝阻过很多次。但是,毫无效果。孩子的妈妈总是有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而我,虽然知道这样不对,但是我那个时候只会说,打孩子不好。

可是,每次都会被喷回来。那时候我还没有孩子,没有看过任何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没有什么有力的说法去改变她的想法以及行为。为此,那段时间,看到她来,我心里就会绷着一根弦。

后来,孩子们的妈妈要去办点事情,孩子们在我这里玩。我问她们姐弟俩,妈妈打你们,你们不疼吗,为什么不哭?

孩子们回答说,疼,但是如果哭的话,妈妈还会打。

我继续问,那你们讨厌妈妈吗?

孩子们没有一丝犹豫,不讨厌!妈妈她不是故意的。妈妈有时候对我们很好的。

那个时候,我还没不能体会这种情感。现在想起来,很是感动。这让我想起那句话,孩子对父母的爱远远大于你的想象。

虽然,这对姐弟俩对妈妈的爱非常非常多。可是,在妈妈手扬起来的那一刹那,我看到了他们眼里的恐惧。虽然,这对姐弟俩看起来很调皮,但是我却注意到了他们为人处世的时候,眼里的自卑和胆怯。

而这个妈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容易情绪不稳定。

我想,孩子眼里的恐惧,自卑,胆怯,很多可能来自于这样的一个拥有不稳定的情绪的妈妈吧。

而从平常的一些小细节来看,这个妈妈是很爱孩子的。我想,棍棒出孝子,这句被大部分人否定的话,在她这里一定是对的。

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候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5

有时候,我们无力改变其他的事情,或者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这些情绪需要一个突破口的时候,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被发泄到那些比我们弱小的人身上。比如,孩子。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矛盾。在处理孩子的事情的时候,很多都处理不好。有些从书上搬过来的理论,根本行不通。

我会特别生气,很容易发脾气。可是,脾气过后,又非常内疚,非常自责。只是,自己对这个情况也非常无力,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那些突然而来的情绪。于是,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想,之前说的那第二个妈妈,很可能是内疚自责过后,陷入恶性循环,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习惯,就麻木了吧。

后来,我加入了语姐的生活逻辑课。认识了情绪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学会了更妥善地处理他们。

非常好用的一个方法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就像是那天上午的事情,如果我稍微注意一下,就不会说,好了好了!倒掉再搭就是了。你这样老哭哭,妈妈会生气的。

我可能会说,你这样用哭哭的声音来和妈妈说话,是想让妈妈过来陪你玩的吗?如果是这样,下次记得一定要告诉妈妈哦。因为,妈妈有时候会猜不到宝贝的意思呢。那么,积木倒掉了,妈妈来陪你一起搭起来,可以吗?不过,妈妈有些累,陪你搭好了,请让妈妈休息一会,你看怎样?

如果用这样的语句说出来,孩子心里会舒服很多。他知道,妈妈是爱他,是了解他的。孩子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和接纳,他的心情就会很好,而且会更容易相处,更配合大人。

我之前有用过类似的话语跟孩子说过,孩子不仅不闹,还非常配合。

是的,道理我都懂。可是,能够做到每时每刻都能注意自己的情绪,我还有一段路要走。有时候,我会因为累或者懒的缘故而疏于思考。而那些时候,往往是亲子关系最不融洽的时候。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而要提高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没有一个稳定的情绪,是做不到这些的。

6

佩蓉老师说过,一丁点的实践比一大堆理论要有价值。

有段时间,我特别急于求成。希望能够有一个育儿知识跟万能膏一样,百用百灵。

那段时间,我购买了很多网络育儿课程。百度网盘里也存了好多好多。我甚至是嫌老师们的语速太慢,学起来太耗时间。于是就下载了可以加速播放的APP。每次听的时候,甚至能够加速到2.0倍。

可是,那段时间所有听过的育儿知识,我都会在不久之后,忘得一干二净。

我急于求成,不带脑子听,不用心去听。我只带了一双耳朵,让这些话语如风一般,从这个耳朵进去了,却又从那个耳朵出来了。

我甚至还气恼,这些什么大师!育儿方法根本无用!

可是,有天,我刚听完一段语音,正好里面的案例以及话术,我当时就可以用到。就立马实践,我对孩子说话的时候改变了一下我说话的内容和语气。

效果立马出来了。

而我心情也随之变好。就如阴霾散去,温暖的阳光洒进来一样的舒适。

那天,我没有加速。因为很烦躁,不怎么想听。却又不想浪费时间。于是,就当放音乐了。

可是常速播放之后,那些语气语调,是跟倍数之后有很大的差别的。

我知道,我过于焦急了。

而这些焦急会无形中代入我的情绪,影响我的思考。

7

生命中无论什么到来,都对它说“欢迎”。(以前我会用“接纳”“允许”来表达,现在当我说“欢迎”时,发现感觉有了非常大的不同。)

上面这段话是我在语姐的文章里看到的。我尝试用这个方法,体会到了那个非常大的不同带来的感受,建议看这篇文章的你们也去体会一下欢迎的魅力。

是的,好的我,不好的我,我统统欢迎。

好的我,让我愉悦。不好的我,鞭策我前进。

每个人都有情绪。欢迎他们,不要试图阻止他们的到来,因为我们可以善加利用,我们可以让他们变成我们前进的垫脚石。

关于和孩子相处的时候,情绪方面,我有几点简单的建议。

第一,接纳情绪。不管是正面的情绪还是负面的情绪,不要压制他们。

第二,先处理情绪。

第三,再处理发生的事情。

当然,这中间可以穿插很多其他的步骤或者是话术。但是,一丁点的实践大于一大堆理论。让我们先从简单的做起。一步一步,慢慢变得更美好!

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忽略他们,或者压制他们。

有人说,想要成为好的父母,就必须需要学习。成功的父母都是通过学习来提高的。没有天生就成功的好父母。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情绪管理方面有很多方法和工具。我会慢慢实践,并且来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相关文章

  • 读了100本育儿书,不如明白这个道理

    1 前两天,在陪孩子搭积木的时候,孩子有些不耐烦。他赌气一样要把积木搭得很高很高,后果就是搭到一定高度积木会倒下来...

  • 读了很多书我明白的道理

    文/苏子游 经常会有人拿出一本书,信誓旦旦的告诉我,务必读完这本书,将会给我带来巨大的改变。 每每至此,我都一笑而...

  • 明白这个道理

    人生如同上帝为你我准备的只是一场游戏,但、又不是游戏。那他就是这场游戏的全权掌管者或操控者。 在游...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所说的话很有道理。 我本来对名人很有认同感,可是,我读了柏杨的有关历史...

  • 是不是时常感叹“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当生活不如意之时,回忆的老人就会出来感慨,读了那么多书,明白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生活不尽如人意。 最近听樊登读...

  • 知识和认知

    读了好久书,恍惚明白这个道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 以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记忆,记忆书里的每个知识点,...

  • 随笔2

    有些人觉得自己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然而看到别人的不当之处,就很喜欢去和别人去讲自己的道理。然而这个人往往意...

  • 正面管教实用大法- 早晨出门篇

    之前读了很多育儿的书,但是始终不得其法,套用那句“道理懂得那么多,却过不好这一生”,自己就是“道理懂得那么多,却...

  • 思考不如行动

    越来越明白了,那些读了很多书,懂得很多道理的人为什么有些依然过得不如意了 虽然说思考也很重要,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读《钓鱼的启示》有感

    读了《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也感觉到了父亲那份严格教育儿子,让儿子明白做人的道理的那份执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了100本育儿书,不如明白这个道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ceq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