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继续期待,做自己的首席学习官,这里是易喜聊成长。
前段时间陪着爸妈在大城市旅游,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我们经过一个地下商场的时候遇到弹吉他唱歌的歌手,我妈妈经过他的时候立马掏出了零钱给了那位歌手。
施舍
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我妈妈把零钱给完歌手后脸上流露出的喜悦和满足,而我也十分清楚,当我妈和我偶尔把零钱施舍出去,我们内在的正念是加分的,可如果这件事变成“经常”且“大额”,那对我们的正念就是减分的,是消耗的,为什么呢?
这就要引出一个认知:
维持正念需要做出适量的贡献,贡献过少或者过多对正念都是一种消耗。过量贡献,正在毁掉你的正念
Maintaining mindfulness requires an adequate amount of contribution, too little or too much of it is a drain on mindfulness.
为什么贡献过多也会消耗正念?
我记得在念中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后本来我打算和同学吃晚饭,然后去上晚自习,路上就遇到了两位老人,他们对我说,来到这个这里找儿子找不到,能不能给他们买些吃的,吃完就走。我把当时仅有的5块钱给了老人,然后自己空着肚子回去上晚自习,但是我仍然很兴奋,因为我帮了人,我的正念在加强。
然后故事在第二天发生了反转,我听到同学在议论他们由于到了那对老人,还是同样的装扮,还是熟悉的话术……
从那个时候起,我面对伸过来的手要么回避,要么只是给一些零钱,我不知道那双手后面有多少反转的剧情。总体来说还是维持了对他们的正念。
学习
我们都听过,发力过猛的人容易后劲不足,但这个后劲不足有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发力过猛的人如果得到的与预期相差悬殊,就容易被黑化,黑化后的主角不但消极发力,而且可能会反向发力。
有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很用功,发力过猛,可成绩不升反降,就越来越没有后劲,慢慢就觉得努力也没用,最后就容易霸转渣。
所以家长和老师如果发现小孩子发力过猛的现象,需要做的是帮助小孩子从学习和考试的缰绳里解救出来,适当的带孩子出去旅行、为他们买些书,拓展视野,让他们回归正常的生命频率。
结婚
男女结婚的时候如果其中一方的财力明显强于另一方,最后单方买了车、买了房的,那么从财礼这件事的贡献度来讲,这个家庭是失衡的,如果贡献过多的一方调整不好心态,婚后的任何小插曲都可能引起一场风暴。
过量贡献,正在毁掉你的正念捐款
灾后捐款或者慈善捐款也常常带给人们类似的拷问,无论捐多捐少,最难是不受别人的影响。想要捐款的人 要考虑的是,捐款不是电影结束,剧情会继续,你捐的多少款要正好能够能办到:不管后面遇到什么样的事 实,你都能维持正念。
一部电影往往演到王子与公主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一起了,然后就电影结束,我们以为只要克服眼前的困难 就能收获幸福,走向人生巅峰了。但事实情况往往是,王子和公主还要经历激情过后的平淡,所以电影的结 束不是生活的结束,捐款这个动作的停止并不是整个事件的停止,后面还有善款的去向,善款施救后的结果 ,被救人之后的生活怎样。如果你捐的不多不少,至少不论后续的结果是否如你期待的一样,你都可以维持 正念,避免被黑化;可如果你捐多了,难免要卷入后续事件,最终让正念失守,甚至黑化,而黑化的结果, 恐怕是一个人对慈善和更多的善行都产生了怀疑,活生生连正念的价值观都毁掉了。
总结一下,维持正念需要一个合理的贡献区间,过量的付出虽然让人一时兴奋,却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反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