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锦溪:扎着大红花的船摇啊摇
既然有名的江南小镇都被汹涌的游人踩踏遍了,我决定不能去名气很大的甪直了,我在脑海里紧张翻了一遍记忆中的小镇,模糊中想起沙溪这个名字,朦胧中记得要去昆山转车。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希望终于没有大红肘子的包围。
2005年3月25日,一大早,我拎上塑料袋,气冲冲地从同里坐上返回苏州的汽车,又跳上去昆山市的中巴。我对昆山这个城市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只记得昆山汽车站周围乌央乌央有很多一脸神秘卖黄碟的小贩,看来这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起来的小城,人民在各方面的欲望正被挑起。
在昆山汽车站售票窗口,面无表情的女售票员告诉我从昆山没有去沙溪的车,我愣在那里:不能去沙溪,我跑到这个到处卖黄碟的地方做什么?我用了几秒钟竭力镇定下来,忽然发现公告牌上有到锦溪的车,这似乎也是个不错的小镇,OK,我说:“来张去锦溪的票。”
到了锦锦,远远看到一条长长的廊桥,卧在水波之上。沿水的柳树刚爆出新绿,软软的雾成一团,拂着涟漪轻漾的水面。进镇的入口是大片水体,非常开阔,四外没有游人,我精神为之一震。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41b46b0cc8182a51.jpeg)
不料,身后突然传来大喇叭的声音:“大家注意了,我们半个小时后集合!”一个黄色小旗子后,蚂蚁一样跟了一大群老头老太太。我眼前发黑:看来已经没有了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锦溪据说是博物馆之乡,隔几步就有一家博物馆,什么文化大革命博物馆,奇石展,江南家具展......每家的门票都30元到50元不等。我并不认为这些没有关联的博物馆和这个小镇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硬生生地聚集在里,再一次让我觉得牵强滑稽。
锦溪的主要两条街是上塘街和下塘街,小店云集,肘子的数量终于少一些了,代之以簸箕里高高垒起的红亮小虾,他们吆喝着这是真正的太湖虾。我看到很多青豆被放在平板上,下面是熏烧的木炭,妇人拿着小铲慢条斯理拨拉着青豆,直到其发干。他们把青豆放小塑料袋中,最小号的只卖1块钱。一些小店在卖烤干的红薯片,黑乌乌的,我想起小时候放了学最喜欢在学校门口买一堆红薯干边走边吃,那脆甜的记忆温暖了我很多年。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583aa8f93698b502.jpeg)
我买了1块钱烤青豆,1块钱红薯片,一口咸一口甜吃得不亦乐乎。在锦溪,我第一次看到了比较大范围的廊棚,它位于房屋和水体之间,木制的棚子,长长的婉延,随水的走势曲折,是江南水乡一道不可少的风景。廊棚边沿水一面是所谓的美人靠,长长的木椅,靠背是弧形的木条。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绝色佳人依在美人靠上,望穿秋水。
阳光很暖,打在我脸上,我安静地坐着,吃着我手中甜和咸的小零食,一面看着小旗子下黄蜂一样的游人脚步匆匆地从我面前忽闪而过,蜂拥的游人过后,小店主人袖着手坐着打瞌睡。只要没有游人,锦溪就是个可爱的小镇,四外都是表情安静的本地人,无所事事悠闲生活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be685147fab6baa0.jpeg)
水上依然有很多船伊伊呀呀地摇过去,上面装着满当当的游人,他们举着相机,伸着脑袋,不断地拍照,不断地赞美。这里的船比同里的旧一些,也自然得多。但不明白为什么船头和船尾都被扎上大红的绸缎花朵,鲜极艳极,就象给一个满脸皱纹老太太的脸袋上抹上两大团脂胭。当地人如此努力地去思考,为了做得更有水乡韵味,而让旅游景点变得不伦不类。
时近黄昏,飘起细雨。我偶然来到长寿路另一端,这里显然没有被旅游开发。粉墙黛瓦,古屋流水。家家关门闭户,时不时看到弓着腰的老人背着手走过。河边的盆盆罐罐里种着青绿小葱,被雨洗得油旺。雨打在水上,一河圆圆的雨印,大了,漾开,消了。地面的黑砖清湿,泛着亮亮的光。空气中飘着河水和雨水温润的香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2302df3b0d53a915.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38a73ce920110da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a131eb2149e50a18.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fae810d76cfdc0d4.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062a2bc64808ecb7.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7453778/45fac5e809f23d7a.jpeg)
听人说,江南小镇,最美妙是它在雨中,在水的清香中有雾一样的柔情百转。我很幸运,站在初春的锦溪雨中,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婉约清丽的江南小镇。
(待续)
(本文图片为法语朱老师原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