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影响,过度风险厌恶。
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有一个彩票游戏,50%的时候,它会让你赢11块钱,50%的概率,它会让你损失十块钱,大家想一想,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接受这样一个彩票游戏吗?
应该说大部分人都会拒绝这样一个彩票游戏,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说的损失厌恶,你认为11块钱的得到不足以弥补你损失十块钱所受到的效用的影响。那有趣的是,主流经济学认为,正常风险厌恶程度的人都一定会接受这个彩票游戏,为什么?因为他的期望收益是正的,他让你期望收益是五毛钱,而且,它的11块钱和十块钱对你的财富影响特别的小,对这么小的这种彩票,你是近似风险中性的,所以当你有期望收益为正的情况下,你应该不能拒绝这个彩票,所以如果你拒绝了,对于新古典经济学来说,你就产生了一种过度的风险厌恶。
我们来看一个行为金融学领域非常著名的谜题,叫做股权溢价之谜。所谓的股权溢价就是股票上的平均的回报减去无风险资产,一般就是银行利率的这个回报,我们把它叫做股权溢价,那通常这个股权溢价是正的,因为股市是有风险的,如果你需要去投资股市的话,你当然需要更高的回报才能够弥补风险给你带来的损失。有趣的是,美国的研究表明,长期以来在美国的历史上的风险溢价大概能够达到6.18%,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他不能够被美国股市的风险程度所解释,也不能够被正常的我们说的个人的风险厌恶程度所解释。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6.18%的溢价才能够去投投资股市的话,你就像我们刚才的那个例子里的人一样,是一种过度风险厌恶的人。
股权溢价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特别著名的谜题,20多年来,无数的人在研究为什么会有股权溢价。行为金融学的解释非常简单,他认为股权溢价是由于人们有损失厌恶的倾向,所以你要让我去股市上投资,你必须给我更高的回报,更低的价格,才能吸引我进去投资,因为我的风险厌恶程度是比一般主流的经济学家认为的还要大。同时,这也可能可以帮助金融学家们解释另外一个现象,就是人们发现投资者往往没有足够分散它的风险。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就只存银行,而不会去投资股市,而实际上从风险这个分散的角度,你需要两者都进行投资,很多人不愿意投资股市,可能就是因为他们损失厌恶的程度非常的重,导致了过度的风险厌恶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有可能你的风险厌恶、损失厌恶导致了你不投资股市,但是使你损失了投资股市可能获得的潜在的收益。
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你在股票投资上有损失厌恶的话,有一种人非常的性急,他买了股票就每天都趴在电脑上看这个股市的涨跌情况,那么对于他来说,他每天可能都要经历一次损失和得到的这个衡量的过程,它有大喜大悲,然后每天都会不停的去看。
另外一个人,他可能比较淡定,他买了一只股票以后,一年以后才去看,那么在这个一年以内,他所有的收益变动情况就互相抵消了,所以这个人只感受到一次的损失或者收益所带来的效应影响。前一个性急的人每天都看,他的决策视野可能就是一天。另外一个人,他一年只看一次,那么他的决策视野可能就是一年。前一个每天看的人,他感受到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每天心情波动的很厉害,风险的感知也觉得很大。后面一个一年看一次的人,他一年只感受到一次大起大落,所以他就相对来说,股票投资对他来说风险就没有那么大。
所以Taylor教授的一个研究表明,随着你的决策视野在逐渐的扩大,你的对风险的感知或者风险厌恶程度会逐渐的降低,那么你接受的股权溢价会越来越小。所以对于长时间的决策视野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接受去购买股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所感觉到的风险是有限的。
除了和时间窗口有关系以外,风险态度和参照点的位置也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你究竟现在的状态是位于参照点的附近,还是上面还是下面,对你来说,你的风险态度会有极大的变化。
还是以股市投资为例子。假如你买了一支股票,你的预期收益是5%,那么现在,你刚好是在5.5%的这个位置上,你想着我要不要卖?那如果我现在不卖的话,万一明天就降到了5%以下,我就到了损失的区域了,那由于损失厌恶,你就会说,那我赶紧把这个股票卖掉,所以在你的参照点附近的时候,你更容易地把股票卖掉,这时候你体现出来的就是极度强的风险厌恶程度。
如果你是在损失很大的地方,比如说你的股票是输了5%。你现在发现离你原来要赢5%的这个参照点,目标非常的远,那么这时候你会想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再差也还是在损失的附近,如果好了的话,可能我还可以回到我的参照点。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倾向于持有股票,表现出比较弱的风险厌恶态度,那我们把这个叫做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所谓处置效应,是指投资人在处置股票时,倾向卖出赚钱的股票、继续持有赔钱的股票,也就是所谓的'出赢保亏'效应。 这意味着当投资者处于盈利状态时是风险回避者,而处于亏损状态时是风险偏好者。
同样的,如果你的收益在很高的一个位置,比如说10%,你现在是好战状态,你觉得我反正在承受更多的风险,也不大可能跌到我的期望值以下,或者不断可能跌到5%以下,所以我可以有资本再继续持有这个股票。那也许我还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这个时候,你也会继续持有股票,体现出比较弱的风险厌恶程度,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把这种效应叫做庄家资金效应(housemoney Effect)。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在损失厌恶的理论下,也会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随着你的损失离参照点的距离,或者你得到的参照点的距离的变化,你的风险厌恶态度会呈现一个非线性的变化。
损失厌恶是一个人类心理学上非常稳定的决策机制,损失厌恶很可能是在远古时期,为了这个进化的需求产生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机制。损失厌恶对经济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就是,他会给你造成过度的风险厌恶,使得你不愿意购买股票,使得你为保险愿意支付更多的价格,使得你会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