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作者: 须弥0芥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00:57 被阅读70次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通解:承受委屈反而能成全事态。走些看似弯曲的路,做些看似多余的事反而能达成目的。有容量才能用来充盈和注入。知道自己的缺点与错误,才能改过而自新。学习时钻研某一方面,才能学到精髓。贪多求博,就易陷入迷惑之中而一无所得。做事时抓住关键才能提纲挈领。处处用心,就会因精力和能力的有限而陷入混乱之中。

所以圣人用一种思维体系作为标尺去应对纷杂的世事,这样处理世事就不会因标准不一而发生前后矛盾;用一种法律体系作为准绳来制约社会,否则法律繁乱人们就会无所适从,而发生动乱。这些就是以简驭繁的道理。

不以自己的见识为英明,能兼听他人的意见,才能看的分明。不自以为是才能客观公正,辨明是非。不自以有能力才不会因刚愎自用而成为独夫,才能有心胸去用他人的智慧,他人的力量成就功业。不自夸,不骄傲才不会引起人们的怨恨与嫉妒,功业才能保持长久。

正因为他的不争私利,不争私功,全心全意为了国家和人民考虑,才会化解内部和外部的敌意,才能把握好大局,反而没有人能与他相争。所以说能忍受屈辱顾全他人,顾全大局者,大众反而会诚心归附于他。

相关文章

  • 意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

  • 意译道德经第十二章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 意译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

  • 意译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

  • 意译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

  • 意译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

  • 意译道德经第二十章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

  • 真正的状元之门

    走马观花道德经(22) 22.道德经第二十二景点——状元之门 第二十二章 超越逻辑的高等智慧 曲则全, 枉则直, ...

  • 初识《老子》第22章

    第二十二章七十八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袌...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四)是以圣人抱一为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二章解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uw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