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志摩,现在很多青少年崇拜他的才华,和他现代诗人和散文家的光环,以及他那让人津津乐道的爱情故事。个人经过一番查阅了解后认为,徐志摩除了才华外,人品比较差,属于风流成性、薄情寡义、毫无责任心的男人。

说徐志摩风流成性,对父母包办的婚姻不愿意,而且看不起妻子张幼仪,和张结婚也是迫于家庭压力。后来徐志摩把张张幼仪接到国外,却对张冷嘲热讽,称她为“乡下土包子”,并扬言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和张同裘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在张产下一子、又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却与林徽音坠入情网,并向张提出离婚。第二个儿子刚刚出生一个星期后,徐便与张幼仪离婚。

林徽音与梁思成订婚之后,徐志摩又与朋友王赓之妻陆小曼打得火热,完全违背了“朋友之妻不可欺”的做人原则。在和陆小曼结婚后,继续和已经嫁为人妇的林徽音保持来往,徐志摩死于空难,也是因为要急着去参加林徽音的演讲会。

说徐志摩薄情寡义,对于结发妻子张幼仪,若无爱,那时已经有婚姻自由,更何况他们这些“流洋”、思想解放的学生。即使娶进门,也可以不圆房,能生两子,不能说没有一点感情。白天与人花前月下,晚上同妻巫山云雨,与妻薄情重性,把张幼仪当成了泄欲的工具。和陆小曼结婚后,仍然念念不忘有夫之妇林徽音,置陆于何地?

说徐志摩没有责任心,徐与张幼仪结婚并有2子后,却没有尽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一方面徐为了同张幼仪离婚,要求张打掉孩子,张拒绝后徐便离家出走,张生下次子很快二人就离婚了。而徐志摩与陆小曼成婚后,徐家二老因不满新妇,曾长期与张幼仪母子共居一处。是否可以说徐志摩上不奉养二老、下不抚养儿子?

据说还有一位女生叫凌叔华,也与徐志摩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凌淑华的女儿陈小滢说:“母亲在弥留之际,一遍遍念叨的是诗人徐志摩的名字,而不是父亲陈西滢或者其他什么人。”这说明徐、凌的关系非同寻常。
风流才子的归宿。徐志摩为了赶去参加林徽音的演讲会,结果命绝空难。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徐志摩的诗句,曾经让多少年轻男女着迷。我却不大明白徐写《再别康桥》的心思,为什么要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是正经男子汉的作为吗?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图片源自网络)
网友评论
也赞同作者对他人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