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人性中的痛||我读《文学体验三十讲》(1)

人性中的痛||我读《文学体验三十讲》(1)

作者: 魏治祥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06:31 被阅读0次
图:网络

偶然看到了《文学体验三十讲》,作者名叫苗炜,以前从未听说过,查百度,方知人家是大名鼎鼎的《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有多部小说问世。前两天先听这本书,隐约觉得有必要细读,觉得读此书相当于对大量名著进行一番快速浏览。如果有时间,就读一读原著。如今书架上的书不能再堆下去了,必须静下心来读。

今天,就从这本书的前言开始吧。

苗炜说,他在整理自己读过的小说。没错,不是读过的书,是读过的小说。前两天听书时发现,多数小说我都不曾读过。少数读过的,也已经没多少印象了。

且看苗炜如何体验。

“文学这东西是啥呢?不过就是表达一下情感,大家交流一下情感,体会一下活着是什么滋味。小猫竖起尾巴,是它高兴了;狗见面叫两声,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情;人比猫狗复杂一点儿,要用文学和艺术来传达活着是一种什么滋味。”

这段话很有意思。文学就是表达情感,交流情感,而且应该加上表达和交流的一定是真情实感。所有“装”出来的文字,都不可能抵达人性。用文学和艺术来传达活着是一种什么滋味,那滋味便是情感。无论快乐还是痛苦的滋味,都是情感。

苗炜说,不同的人生状态有不同的感受。他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两段话,其一: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二: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苗炜认为,先生说第一段时也许身体很健康,你笑也好哭也好,关我屁事;说第二段话时却是在病中,无数的人忽然都和我有关了。第二段话写于一九三六年八月,没过多久,先生就去世了。两段话前后矛盾,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人的感受的复杂。还说明人在软弱和孤独的时候,更富于同情,更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软弱和孤独,都是人性中的“痛”。

文学表现的常常正是人性中的“痛”,而作家恰恰最能与人共情。

苗炜进一步指出:文学总是有点儿“丧”,有点儿优柔寡断,总是会带来很多负面情绪,但它也会帮你处理很多负面情绪。文学还关心失败者,但文学较少关心“时代的一粒灰”,更多关心一个人面对的那座山,关心个人的困境,关心那些历史褶皱中的人,帮他抖落开细碎的、不为人知的感受,帮他获得安慰,帮他获得一种“心灵之链”,让他有一点点稳定感。苗炜的表述似乎不太准确,我觉得有必要更正的是,文学并非较少关心时代的一粒灰,而是把那“一粒灰”放大成了一座山。文学更能体会那“一粒灰”山一般砸在普通人身上产生的痛感。

“帮他抖落开细碎的、不为人知的感受”,这个表达不错,很贴切。

苗炜认为,文学在帮我们抖落开那些细碎的、不为人知的感受的同时,还为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光和火。

“这光和火是什么呢?安慰、同情和理解,洞察更复杂的人性。”

文学还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人,知道了简单和复杂,学会了对现成说法的质疑。

先说见识不一样的人。

苗炜是北师大毕业,而我,只读过一学期初中便遭遇文革。后来下乡,当兵,当工人,蜗居一地,孤陋寡闻。幸好有了中外名著,从偷偷摸摸地看到正大光明地读,不仅见识了古代的人,还见识了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在书中,先是认识了保尔和冬妮娅,接着是安娜.卡列尼娜,然后是普西金,是莱蒙托夫,是契诃夫,是屠格涅夫,是叶赛宁,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斯基那斯基和这娃那娃;然后是雨果,是巴尔扎克,是大小仲马,是于连和德.瑞娜夫人;然后是荷马是埃斯库罗斯和这斯那斯;然后是......原来,世界上不光是有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还有红头发蓝眼睛、勾勾鼻子的外国人;不光有孔子老子庄子,还有耶稣还有悉达多还有苏格拉底;人们不光是使用筷子,还有人使用刀叉......

再说简单与复杂。上中学时读了课文《愚公移山》,对那个要让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愚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来才知道,我们的脑子太简单了。挖山的愚公何止是愚!面对巍巍乎高山,难道不可以绕道,不可以修路,不可以换个地方居住?谁说子子孙孙没有穷尽,我们就遇到了独生子女,而且有可能是要嫁出去的女——也就是说,挖山挖到我们这一辈,便很难保证还有后人接着挖下去。再看眼前的大山,一代又一代人才挖了一个几乎看不出来的小豁口,祖祖辈辈始终自己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山村。我们曾经简单地认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输就是赢,后来才晓得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合作,可以共赢。

至于对现成说法的质疑,只要你稍微懂一点逻辑讲一点常识便会发现,可以质疑的说法似乎太多了些,跟文学没有半点关系。

跟文学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是人性。是人性中的“痛”。

人性中的“痛”,往往容易相通。

2022年10月10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中的痛||我读《文学体验三十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ez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