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芳姿(3)
焦小桥

在隋唐时期,长安慈恩寺附近有芙蓉苑,即荷花的专类园。盆栽荷花大约始于东晋以前,宋时有在塘中“以瓦盆别种,分列水底”的水培法出现,表明荷花在塘栽、盆栽以及水景配置方面有了进步。
明、清时代,在江南私家庭园里,“开花若钱”的小型荷花(碗莲)较为盛行,植株小、叶小、花小,将之置于室内向阳处,小巧玲珑,清雅别致。

汉以后,北方人民进一步认识了荷花,中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全身都是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水芝、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
乐府歌辞的盛行,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湖边采莲妇》等,歌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洋溢着极其浓烈的生活气息,是中国广大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

西汉时期盛行乐府,一些采荷的歌谣也开始逐渐显现。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采莲曲》等。这是民众非常喜欢的传统歌曲和舞蹈,唱歌的人穿着红衣,乘上采荷的小船,手持荷花,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魏晋之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写道:“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这一段是用莲藕来种植荷花的方法;

“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
可以看出来,当时荷花的种植技术已经非常完善了。也正是因为此,经过劳动人民的集思广益之后,荷花的培育方法才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并且出现了荷花的其他品种。
汉朝之前,荷花还只是单瓣,但是在魏晋时期出现了重瓣荷花,南北朝时期甚至出现了千瓣荷花,也就是俗称的并蒂荷花,这都是非常大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