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贾老师的课《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的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有一些心得体会。深度学习建立在吃透教材,研究请楚学生的基础上。还需要教师授课时富有激情,尽全力去设计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来一次身心的享受,酣畅淋漓地和教师产生共鸣,共同完成一次视听觉的盛宴。
今天听了一节同事的课《过秦论》,她准备的充分而细致,三十多页的ppt是自己利用星期天一页一页用心完成的。而且文史不分家,课上巧妙地加入了历史故事,有趣而精彩。授课语言讲究,旁征博引、潇洒自如、游刃有余。她身上有一种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没有一丝的职业倦怠,无形中感染了我。干一行,爱一行,十几年如一日的勤奋修练,从不成熟到让人眼前一亮。孜孜不倦的向上和爱学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我认为深度学习的课堂是教师勤于修练的结晶,是教师乐于奉献的硕果,也是教师敢于超越的涅槃。
我05年参加工作,至今十三年。从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姑娘,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老教师,一晃就是十三年。十几年的村小生活让我从幼稚到成熟,从和孩子们同喜同乐到身心倦怠,从接收的都是成绩好点的学生到如今的线下生,从住平房到现在崭新的楼房宿舍,从每周一次的家访到现在的微信联系……学校的变化很大,我的变化也不逊色。学校的硬件越来越强,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多媒体,充盈的实验器材……一切是那么美好!可我却没有了以往的激情,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和耐心,脾气变得越来越暴燥,课堂上再也没有了和学生产生共鸣时的愉悦……我有了职业倦怠症,总想逃离学校,想方设法推脱一些学校任务,班主任培训不想参加,公开课不想准备。放眼整个学校,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没等签退时间到来,老师们早已坐立不安、心猿意马。再加上这几年新来的年轻教师不多,学校整个死气沉沉,缺乏活力,置身于泥淖之中,似乎越陷越深。谁来拯救我?谁来挽救还要继续的学校生活……
忽然有一日,青椒来了,她那亮丽的一转身,亲和的面孔绽放着喜人的微笑,像慈母般牵着我的手,拥我走进和煦的阳光地带。
每一次授课,我都准时来到她身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企盼。
每一次听课后,我都有深刻的感受,文思如泉涌,总想写点东西。
每一次的每一次,我从坚持到真心期待,又到久久依偎不愿离开。
我又变了,整个人变得阳光了,精神了,有激情了,尤其是有了生活的自信。
昨天听了贾老师的课,我认为这份深度,不仅要绽放课堂,更应该浸润乡村教师的心间,还需要漫延进我们的生活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35520/293480714d4f22a7.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35520/0b2ef9ce2de1df19.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