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的力量

作者: 雨夜小筑 | 来源:发表于2018-04-22 14:39 被阅读15次

青灯从小就爱看《三国演义》,无论是原著还是央视版的电视剧,都能让我痴迷不已。说来奇怪,洋洋洒洒的原著,数百万言,尽管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却没有几句绝妙好辞让我铭记于心,反而是央视版的《三国演义》中,编剧有感而发、应景写出的几句台词却让我终生难忘。

时曹操祭奠袁绍,命陈琳读当年所写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其文历数曹操及父祖罪状,手下众将阻止:丞相,别让他念了!曹操:念!为何不念?当年此文传至许都,我方患头风,卧病在床。此文读过,毛骨悚然,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才能自引大军二十万,进黎阳、拒袁绍,与其决一死战。真乃檄文如箭!……此箭一发,却又引得多少壮士尸陈沙场,魂归西天。我曹操不受此箭,壮士安能招魂入土,夜枕青山!星光殷殷,其灿如言,不念此文,操安能以血补天哉!

曹操所说此箭就是陈琳这篇檄文,句句恶毒,把曹操骂的狗血淋头,号令天下英雄诛杀曹操。读得曹操毛骨悚然,所以比喻成箭,而当时曹操有头风,惊出冷汗反而把头风治好了,才能带兵大败袁绍。此次战争将士伤亡惨重,青山处处埋忠骨,曹操要求再读檄文,承受句句诋毁,用以抚慰河北义士,其忠义之心天日可表。

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到今天来讲,网络上的很多帖子、所谓的报道就发挥着檄文的作用,也就是舆论引导事实。

俗话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报道用春秋之笔将一个人或一个企业贬的体无完肤,你可以当玩笑一笑了之,如果同时十篇呢,一百篇上千篇呢,你还能如此淡定吗?檄文之剑让一场无所谓正义非正义的战争,因文字而高举起了正义的大旗,能让一代枭雄曹操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识到了文字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与之相比,身体上的疼痛反而显得无关紧要了。平凡如你我,如果身在舆论的洪流中,能否如尾声抱柱一般坚守自己的初心?

这种力量,看似无形却极其有力,斑斓多姿却直指人心,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舆论力量之大,是连金属都能熔化的,所以当您看到了,听到了,您是否能明白我在说什么呢……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雨夜小筑(yuyexiaozhu888)

相关文章

  • 檄文的力量

    青灯从小就爱看《三国演义》,无论是原著还是央视版的电视剧,都能让我痴迷不已。说来奇怪,洋洋洒洒的原著,数百万言,尽...

  • 技术的力量,2016,我的战斗檄文

    从上一篇“初绽”,算到今日,已经从阳历年元旦到了元宵佳节。假日的彻底放松,慵懒的连触笔的情绪都提不起来。 ...

  • 檄文

    为袁绍檄豫州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

  • 檄文

    1三更半夜多次喝酒,作为老大不仅多次违规禁酒令。还组织内部的,外部的人聚众喝酒,睡到下午起床。2违规养鸡,养羊,养...

  • 话说包容

    据说在三国时期,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发表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个狗血喷头。 曹操看了檄文...

  •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三大檄文

    檄文是古代一种文体的名称,也是一种古代官方文书,主要用于征召、晓喻、声讨的文告,如传檄文而定千里。而通常所说的檄文...

  • 青春的檄文

    雨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砂石搁着脚底板的感觉, 让我忆起成长中的忧伤, 那是二十年几前的故事, 在暴雨中狂奔 那雨...

  • 激励檄文

    漫画《赌博默示录》有这么一段。 主角开司因为跟金融帝国的BOSS赌博输了,被投入暗无天日的小煤窑里,挖煤来挣钱,等...

  • 讨贼檄文

    卑鄙小贼, 甚是无耻, 龌龊行为, 天地可见! 偷盗无品, 伤人害己, 终毁家人!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善哉,...

  • 讨贼檄文

    盖闻黎民以食为天 果腹续命 以居为地 避风挡雨 足见食居为人之乾坤 命之本 凡以食居之存心不良者 可谓反人道之凶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檄文的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cc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