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远山不凭海

作者: 御承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4-20 07:19 被阅读0次

    盼望看海,一直盼望。

    以上帝视角俯瞰人间,满是嶙峋褶皱的大海,被蔚蓝阔海环拥。那番模样,看起来,就好像除了大海外,每个村庄都拥有前山后峰。然而,随着视线不断接近大地,渺茫的一切开始硕大起来,那些看起来不过咫尺间的距离,实际上却如同看山跑死马般遥远,随之也就会发现一个真实:多数人家都是坐落在无山无海的平原上。真可谓是,结庐在人境,远山不凭海。

    陆丰市地形

    家乡所在,是陆丰中西部的一块平原上,离北部山区的距离不近,离南部的大海的距离也挺远。在平原上长大的我,对山的形象,很小就熟悉了,毕竟伟岸高大的山,即便在很远的平原上,也是能够看到的。相比之下,南边的大海,虽然广阔无边,但受限于不高也不凸,很难被我远远地看到,因而,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大海的模样只停留在道听途说阶段。

    很小就听说了,陆丰南边是碧波万顷的大海。也听说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大海,很是美丽。兴趣被激发起来的我,常常借邻居的天台,向南边极目眺望,然而,除了看到密密麻麻的大大小小的楼房外,未曾看到有任何的波光粼影。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也真是异想天开,十数公里规模的距离,又岂是小小的一双好奇之眼所能穷尽的?

    后来,人情的冷暖有变,那个供我眺望的天台已经登不上去了。失去了眺望的高处,只能在梦里揣测大海是如何地潮起潮落。想过要像看河看湖一样去看海,可如此遥远的距离,只能骑着自行车的我,纵然蹬废了双腿,也只会落了个追日夸父一样的下场。后来,为了到隔壁镇读书,我学会了驾驶电动自行车,也在初二开始有了自己的一辆电动自行车。然而,已经不再异想天开的我,对现实中的地理距离已经有了清晰的把握,很清楚地知道凭着电动车,是不能实现看海的愿望的,能拥有突破十数公里级别距离的续航能力的,只有传统的烧油的摩托车。

    天意使然,初三快要毕业的时候,机缘巧合地拥有了一辆摩托车,虽然不是崭新的,但离我实现看海愿望已经迈进了很大的一步。往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一个理由,一个让父母亲应允我开着摩托车出去一天的理由。由于理由尚未形成,我只能压抑住蠢蠢欲动的心,继续等候。

    海之遥远,终感其苍茫。

    实现了看海的愿望,也就是亲眼且清晰地感受大海的浩瀚,是在高二的时候。如今回想起来,之所以要到高二才能实现看海的愿望,是有充满偶然的必然。其必然之处,那就是初中同学只会是就近村镇上的,高中同学才会有来自远方村镇的;同时,高一时大家还并不是很熟,得是撑过文理分班后的同班同学才能互相熟悉起来。所以,偶然之处,便在于高一时不一定有来自海边村庄的,纵然有,文理分班之后不一定还能继续在同一个班。

    好在一切终究都能按部就班。

    一位过去是同学,现在是朋友的人,其家所在的村子,正是名副其实的滨海小镇金厢镇下辖的城美村,前去拜访对方是作为让父母亲应允我开着摩托车出去一天的最佳理由。当然了,高中的我已经读过不少经史子集,很明白做事情不能落人口实,做到真正去拜访便是最好的方法,虽然在向来比较腼腆的我,多少会感到不好意思,因为对方是个女生。

    就这样,为了去看海,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千里迢迢拜访女同学家的经历;不过,回想起来,不论是为了落实拜访同学的说法也好,还是实现看海愿望也罢,当时那种敢于开着二手摩托车进行千里奔袭的行为,是相当不知天高地厚的。也不知道当时的我,究竟是下了多大的决心,燃起了多大的勇气,才能够将潜在风险——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上抛锚——弃之不顾。

    去她家的路上,有一段临海之路,但我并没有逗留,而是选择先到她家去。我的到来,还是令她感到惊讶了,当然了,这惊讶不是因为我不请自来。我在高二第一学期还未结束的时候,就跟她说过,我会找机会去她家坐坐,顺便看看想了很久的大海;此外,在出发前的前一天也跟她说了隔天会去拜访她,而她的回复带着几许不相信,所以,当看到我真的在她家门口出现了,她焉能不惊讶,何况我是开着摩托车去的。

    一阵寒暄之后,她带我去了鼎鼎大名的周恩来渡海处。作为陆丰政府相当重视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两年,周恩来渡海处被修葺一新,可我当年去的时候,立碑的地方只围了一圈不大的地方铺上地砖,本来就是冲着看海而去的我,对这些并没有多少在乎,所以只是匆匆扫了一眼纪念碑,便径直朝沙滩走去。

    辽阔的大海

    站在沙滩,感受着一股股来自大海深处的风。那风的温度,和往常在家里吹着的南风一样,令人舒爽。她告诉我,得亏是中午来,若是傍晚黄昏逛海边,她还得去找件薄外套给我披着,免得我发寒。

    既不是退潮时分,也不是涨潮时候,宽阔的海面演绎着无边的平静,看着看着心也就静了。旁边的她,看着面前的一片只有近处才能看出微澜的海,说道,你也是比较好运,遇上了这样的大海,要是遇上浪潮层叠奔涌来的时候,你只会觉得害怕,哪能像现在这样看得入神。以她这番话为契机,和她边看海边随意地聊天,聊一些她知道、我不知道的海边事。

    那时候,我才知道,过去在梦中设想的镜水映天的海面,不过是我将看过的湖面放大许多倍的臆想,现实上的大海,永远也不会有彻底平静无波的一幕,就好像长大了的人不能完全不表现喜怒哀乐其中一种一样。

    从那之后,陆陆续续看了不少大海,有站立着看的,也有坐在汽车上看的。不过就像牢记初恋模样一般,最为牢记的还是那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时的大海。

    山之不远,行之易趋。

    与看海相比,近距离看山就没有那么周折了,也不用借助拜访同学的理由,这大概是因为山峰所在,比海近。同时,想看山是自发而发的,因为每天都能看到,就想知道近距离看会是何番模样,是否也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各不同”的感慨?

    除去正南方向,村子四周望去,远远近近,坐落着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山,小的像东边那座似乎在望洋河对岸的河图岭,大的如西边那横亘在天边尽头的不知名高山。河图岭作为距离最近的一座,也作为海拔很低的山,并没有让我产生太大的兴趣,以至于高中就在它附近的情况下,一直都没有找个放学后的时间,顺道去看看,反而是一座离家不近、但海拔高一些、同时风光也更好一些的山,勾起了我满满的兴趣,而那座山就是陆丰境内数一数二的名山——清云山。

    去清云山,也是开着摩托车去的。到清云山的距离,与到碣石镇玄武山、或南塘镇潭头村、甚至是湖东镇的距离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自从那次开着摩托车去金厢城美之后,为了看不同的风景,我先后以拜访不同的同学为理由,一一去了上面所提到的地方。其中,记忆最为深刻的,还属南塘潭头村之行,因为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些碉楼,战事用的那种。同学告诉我,那并非抗日战争所留,而是新建造的军事训练设施。

    说回清云山,那里不仅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山的地方,更是近距离聆听梵音佛钟的地方。清云山上面有一座定光寺,原名清云寺,是陆丰地区的佛教古刹。因而,第一次攀爬清云山的过程,也是第一次游览大型佛寺的过程。

    青顶的清云寺

    佛寺,在荧幕上的形象,总是金碧辉煌的,然而,现实中的清云寺却殊然不同,是青一色的顶,在山坳里面浑然天成,也与周围的绿色山林相得益彰,便很好看。当时,看到用青瓦盖顶的清云寺,有种耳目一新的惊喜,令我真切地感受到没有做错选择。

    虽然寺庙旁边修了用于运输物资的宽阔水泥路,但我还是选择从山门开始拾级而上,也只有这样才不会错过前面几座殿的风光,又不会因为先到中殿前停车再去看前三殿而多了折返的时间。如下所示,清云寺整体依山而建,从最高处的到最低处,沿着中轴线坐落了许多座殿,殿名都是啥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最高的那座殿的顶部有一尊金色佛像,而它之上是一个类似墓园的地方,是纪念宏慧大和尚的地方。

    清云寺俯瞰图

    距离第一次游览清云山的时候,已经过去很多年,他现在是何种模样,又重新沦为道听途说。据说,这两年,清云寺有重新整修了一次,将山门前的广场扩大了,以及增加了许多灯饰,晚上的时候很好看,可惜我已经没有机会亲眼目睹。虽然去年年底,正值秋高气爽的时候,是爬过一次山,但爬的不是以前去过多次的清云山,而是不怎么去过的法留山。法留山的山脚下,也有一种寺庙,但其规模远不如定光寺,倒是其位于峰顶下的旧处,得益于更高的海拔而有着比定光寺更好的睥睨视野。

    现在,一方面没有多余的摩托车供我用,只有一辆电动车可以用;另一方面,各种事情缠身,实在抽不出多少时间去游山玩水。所以,并不遥远就在门口的平原风光,开始成为我日常欣赏的风景。

    庐不临山,屋不濒海,生于茫茫平原,望山向海,终心静于四时草野。

    平原草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庐在人境,远山不凭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ju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