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历史有意思散文
“慎终追远”,不知你是如何理解的

“慎终追远”,不知你是如何理解的

作者: 延平延微 | 来源:发表于2023-04-06 00:53 被阅读0次

清明刚过。清明节期间大家听得最多的一个词无疑是“慎终追远”。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句来自《论语》的话旨在告诉大家:培养孝心,崇尚孝道。

1.我们先从本意来理解下这句话的意思

终:指父母丧。远:指祖先。谓居父母丧要尽礼节,祭祀要尽虔诚。如果能够这样,社会风气就会变得淳厚朴实了。

这里说的是要重视仪式感。朱熹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当父母去世了,无法再为之尽孝了,那么,要有一个正式的丧礼。逢年过节,祭祀祖先要虔诚。做这些给谁看呢,无疑是做给世人看的,是做给年轻一代人看的,教育的意义更大一些。

“慎终追远”,也叫“追远慎终”,“慎终追旧”,“慎终思远”,或是“谨终追远”等。

2.让我们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一下“慎终追远”这四个字。

《论语别裁》中说:“终”是结果,“远”是原因。这里用了佛学里的一句话:“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这话怎么理解呢?菩萨深知因果循环规律,所以能够从源头上来约束自己,也就是从自己的起心动念起就要看清楚,不要种下恶因。

对于智慧高明的人,“因”一启动就知道结果了,“因”里头就包含了结果。而普通人却要结果来了才知道。这也就是菩萨畏因,不轻易种“因”的理由了。

“凡夫畏果”,凡夫只知道害怕恶果,却不知恶果起源于恶因。平常任意胡来,以图一时快乐,不知乐是苦因。

其实,人生大多苦多于乐,只是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情的结果,对结果产生恐惧,但并不了解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大家认识到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这里的德,指的是“社会风气”的意思。

3.让我们从中国传统“家”文化来理解一下

中国历来重视“家”文化,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也是“国家”一词所蕴含的意义。

西方人重视个体,而我们则重视家族观念。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家文化。一个家族中的成员都是荣辱与共的集体,大家只有共同努力,才有共同进步。一人犯错,就会牵涉到全家。常见的诛连九族也是家观念的具体表现。当然,这种牵连制度是不好的,应该予以摒弃。

但中国的家文化是历代的传承,是无法抛弃的。通过对先人,对祖先的祭祀,也是对家族先人的感恩,感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教育,带来了亲人。

同样四个字,不同的人理解不同,因为你的认知不同。这就是中国文化。

相关文章

  • 你是如何理解殡葬的?

    你是如何理解殡葬的? 国家一直提倡厚养薄葬,节俭环保办丧,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天价殡葬...

  • 慎终追远如何理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父母家人的丧事,追念缅怀家族中的历代祖先,在上者能够做到这...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 草稿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一节章句的难点在于,怎么理解慎终追远这四个字。 民德归厚矣,是慎终追远的结果,因...

  •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一节章句的难点在于,怎么理解慎终追远这四个字。 民德归厚矣,是慎终追远的结果,因...

  • 爱国兴学|治国|“慎终追远”的本义?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本章再用曾子的话,进一步发挥“如何学”的深意。 “慎终追远” “慎终”,真心对...

  • 慎终追远

    慎终追远,心中有根 2020.6.13,下午6点50分,大爷卒,享年67岁。 不知如何下笔去书写,当生命中特别重要...

  • 慎终追远

    思考:什么是慎终追远? 学习心得:慎终追远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这句话的解读有多种,其本质...

  • 你是如何理解“吃苦”的

    1、吃苦的本质 前两天咏哥在群里发了一个关于吃苦的图片,如上图,图中提到,吃苦不是受穷的能力,吃苦的本质是长时间为...

  • 你是如何理解认知的?

    感恩体质养成计day20 都说,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认知。如果你觉得认知很空,可以把认知理解为信念系统,也就是说我...

  • 你是如何理解“空性”的

    2020.12.5星期六石家庄 晴 【晚上好#齐#简书日反思第17天总第175天】 表现:10分 最近纠结的事情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慎终追远”,不知你是如何理解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iy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