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三)

作者: 王忆尘 | 来源:发表于2021-04-23 12:23 被阅读0次

立志做圣贤

1

话说,王老爷子带着王阳明到了京城,作为儿子的王华,在家设宴为父亲接风洗尘。接风宴后,一切步入正轨,作为父亲的王华,虽然身为状元,但对王阳明在教育上要求的并不像常人想像的那么严格,而是怀着“无为而治”的教育观念,通过引导和启蒙的方式来教育王阳明。王华去翰林院上班时,就由祖父王天叙教王阳明。

在学习上,王阳明没有父亲王华那么自律,爷爷教育孩子,免不了,心疼和溺爱,相对要求就不那么严格,而且王阳明,也没有当初父亲的状元梦,因此一直是边学边玩的状态,看到这种情况,王华觉得该把孩子送到私塾了。

2

1484年,12岁的王阳明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私塾,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王阳明上的是大名鼎鼎的豫章私塾,老师来自江西,熟背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能在这个私塾里上课的孩子们,非富即贵,王华也是托了关系,花了时间和金钱,才让王阳明进来的。(写到这,想想,作为家长,我们不也是这样做的吗,看来我们是继承了古人的传统)

一次课堂上,王阳明一本正经的问老师“人生何谓第一等事?”,老师告诉他是“像他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然而王阳明并不认同,他觉得人生第一等事是做圣贤。王华闻之此事,也是生气至及,但也不了了之,因为他反驳不了王阳明。

3

1487年,已经15岁的王阳明,有点厌倦了“四书五经”,开始关注起军事方面的知识,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很感兴趣。也是在这一年,王华带王阳明去了一趟关外,让其领略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王阳明一回来,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写了《平安策》奏疏,找到父亲,请父亲转交皇上,表明自己愿意出关,讨平鞑靼。

对于王阳明的这一做法,王华自然是反对的。思来想去,决定给王阳明寻个门当户对的老婆,让其王静下心来读书。

对于一个青年来说,要想快速成长、成熟,给他娶个老婆是个不错的计策,因为只有做了父亲,才能明白父亲的不容易,才会有责任感,我们常说的“成家立业”便是这个道理吧。

15岁的孩子现在应该才上初三,或是高一吧,没想到明朝的时候,就要成亲了,真是不敢想。

小伙伴们 ,今天就到这里了。明天继续

相关文章

  • 2王阳明在悟道之前有“三变”

    王阳明哲学2:王阳明思想的演变与发展(1) 王阳明的思想可以用“前三变”与“后三变”来概括。 “前三变”是悟道之前...

  • 王阳明(三)

    立志做圣贤 1 话说,王老爷子带着王阳明到了京城,作为儿子的王华,在家设宴为父亲接风洗尘。接风宴后,一切步入正轨,...

  • 读完《王阳明传》,更加坚信知行合一

    今天读完《王阳明传》(孟斜阳著)感叹王阳明不愧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人,两个半圣人是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

  • 再说《王阳明哲学》有感之二

    今天又听了好几遍《王阳明哲学》,王阳明的思想有“前三变”和“后三变”,在“前三变”之前,还有一个“同体和薄厚”的...

  •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大儒王阳明心学的思想精髓,与“致良知”、“心即理”并称为王阳明心学的三大纲领。王阳明也被称为中国...

  • 王阳明、围棋和日本的近现代(一)

    王阳明、围棋、日本的近现代是三个不同空间纬度的概念。但是又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先说王阳明。 一、王阳明和日本 王...

  • 浙江大学公开课:王阳明心学

    浙江大学公开课:王阳明心学(董平) 第一课 导论:王阳明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达到了真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然而在...

  • 晴天书评||王阳明传

    三月到四月期间断断续续看完《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王阳明全集》,《传习录》,《读透王阳明:心学教你内心强大》,王...

  • 王阳明心学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家规》 第三章 王阳明家规 第四篇 尽孝是尽心,而非表面的道理 一、有弟子问王阳明:有了孝敬父母...

  • 知行合一

    这几天在读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 王阳明真名叫王守仁。他经历了午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gjc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