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一二七年)
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
①冬,赐淮南王几杖,毋朝。〔朝,直遥翻。考异曰:汉书武纪曰:"赐淮南、菑川王几杖,毋朝。"颜师古曰:"淮南王安,菑川王志,皆武帝诸父列也,故赐几杖。"按诸侯表,菑川王志在位三十五年,以元光五年薨,齐悼惠王世家、高五王传皆同。此云菑川王志,误也。〕
冬季,武帝赏赐淮南王刘安几案和手杖,恩准他不必来京朝见。
②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说,式芮翻。易,以豉翻。从,子容翻。〕
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师古曰:萌,谓事之始生,如草木之萌芽也。〕
前日鼂错是也。〔事见十六卷景帝前三年。鼂,直遥翻。错,千故翻。〕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适,读曰嫡。〕
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之。春,正月,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上,时掌翻。〕
朕且临定其号名。"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主父偃劝说武帝道:“古代诸侯的封地不超过方圆百里,朝廷强地方弱的这种格局,容易控制。现在的诸侯有的连城数十座,封地方圆千里,朝廷控制较宽时,他们就骄横奢侈,容易做出淫乱的事情,朝廷控制一紧时,他们就会凭借自身的强大而联合起来反叛朝廷;如果用法令来分割削弱他们,就会产生叛乱的苗头。以前晁错推行削藩政策而导致吴楚七国叛乱就是这种情况。现在诸侯王的子弟有的多达十几人,而只有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人虽然也是诸侯王的亲生骨肉,却不能享有一尺的封地,这就使得仁孝之道不明显了。希望陛下命令诸侯王可以把朝廷给他的恩惠推广到其他子弟的身上,用本封国的土地封他们做侯,他们人人都为得到了希望得到的东西而欢喜;陛下用的是推行恩德的方法,实际上却分割了诸侯的封国领地,朝廷没有采用削夺的政策,而王国却逐渐衰弱了。”武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春季,正月,武帝下诏说:“诸侯王中有想推广自己所享受的恩惠,分封领地给子弟的,命令各自一一奏报,朕准备亲自给他们确定封邑的名号。”从此之后,诸侯王国开始被分割,而诸侯王的子弟们都成了侯了。
③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诏封青为长平侯;〔班志,长平侯国属汝南郡。〕
青校尉苏建、张次公皆有功,封建为平陵侯,次公为岸头侯。〔据功臣表:平陵侯食邑于南阳郡武当县界。晋灼曰:河东皮氏县有岸头亭。校,户教翻。〕
匈奴入侵上谷郡、渔阳郡,杀害和掳掠官吏百姓一千多人。武帝派遣卫青、李息从云中郡出击,向西一直打到陇西,在黄河以南进攻匈奴的一方的楼烦王和白羊王,获得匈奴首级和俘虏数千,夺得牛羊一百多万头,赶走了白羊王和楼烦王,于是就夺取了黄河以南地区。武帝下诏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的校尉苏建和张次功,都立了军功,武帝封苏建为平陵侯,封张次功为岸头侯。
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上下公卿议;皆言不便。〔下,遐嫁翻。〕
上竟用偃计,立朔方郡,使苏建兴十余万人筑朔方城,〔括地志:夏州方朔方县北什贲故城,按是苏建筑;什贲之号,盖出蕃语也。宋白曰:汉朔方郡治三封县,今长泽县有三封故城。什贲故城,今为德静县治。〕
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被,皮义翻。〕
费数十百巨万,府库并虚;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孟康曰:县斗僻,曲近胡。师古曰:斗,绝也,县之斗曲入匈奴界者,其中造阳地也。杜佑曰:造阳,在今妫川郡之北。辟,读曰僻。予,读曰与。〕
主父偃说:“黄河以南地区,土地肥沃富饶,对外有黄河天险为屏障, 蒙恬当年在此地修筑城池以驱逐匈奴,对内节省了转运输送屯戍漕运的人力物力,又扩大了中国的疆域,这是消灭匈奴的根本方法。”武帝把他的意见交给公卿大臣讨论;大家都说不便利。武帝终究还是采用了主父偃的计谋,设置了朔方郡,派遣苏建征调十多万民夫修筑朔方城,又修缮原秦王朝时期蒙恬所建造的要塞,利用黄河天险作屏障。水陆运输的路程十分遥远,自崤山以东的地区,人民都蒙受运输的劳苦,耗资高达数十百万万,钱府粮库被支付一空。汉朝还放弃了上谷郡所辖的与匈奴犬牙交错的僻远县份;造阳县,把这片土地给了匈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