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月的内蒙
一望无边的绿野,广袤而静谧,大朵大朵的白云贴地飞行,
黑色的公路在绿色的海洋里不断起伏,偶尔一两条黄色减速带拴在公路的腰间,高空俯瞰,恰如一条细长的金环蛇在草茵中盘桓……
这就是此前小李对“神域草原”的全部幻想。可当汽车真的行驶在111国道的时候,他的希望像巨大的泡沫被一针戳破。
放眼远望,一片枯黄,看不到一滴绿色。
十二月的北方,像紧裹棉袄的姑娘又披着灰氅,沉默不语的独立门头。看不出玲珑身材,听不到蜜语甜言,可单望着那双凝霜起雾的眼眸子,你也就觉得不虚此行了……
直到下了国道又行出了五六个钟头,小李终于望见了那双“眼眸”。那是一条清亮的河流,七八米宽的河槽一半都被冻成冰坨,只有中间还淌着极细的一股,夕阳下如一条橙红的丝绸,借着清风,浮动在此刻鎏金的草甸上……小李终于对这次旅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日头渐落,大地逐渐归于冷寂。打开远光,汽车像一只萤火飘摇在茫茫夜色。
“我去!”伴随着开车的刚子一声抱怨,汽车骤然停顿,巨大的惯性将其他三人从梦中惊醒!
“咋回事儿?”接连有人问道。
刚子下车才打开引擎盖儿,只见一股灰色雾气多路而出。他也没多说啥,就道汽车出了状况,毛病还不小,一时半会儿搞不定。
这时刻,这地界,天寒地冻,大家总不能杵在这里挨冻,于是小李和朋友们跟着手机导航,寻找附近的村落。手机地图,在大城市,确实好用,标准误差不超过十米,可在这境地,似乎显得迟钝和平庸。不过,非常庆幸,在两个小时后,大家误打误撞进了一个村落。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砖瓦房和土坯房各有半数。八九点钟,就有不少已纷纷熄灯住语。
他们沿着小路找了一户还亮着灯的土坯房,扣了扣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妇人,她听明了来意,便让大家进了门。屋分内外,外屋最显眼的便是一方柴火灶台,贴着灶台的侧面是一张手工制作的木板小桌,看上去既是案板又是餐桌,经年累月,已辩不出原本颜色。里屋相对暖和不少,一架铁煤炉烧的火红,顶上还坐着一个乌黑的大茶壶。一方土炕平展又温暖,一铺一盖,看来老人家已多年独身了!
老人家给每个人到了一碗现烧的咸口奶茶,又炕了两张糖饼,看起来有些不搭,可享用起来,大家却是挑不出一个不字。除了老人,炕上又睡了三人。而小李,则一个人俏缩在火炉后面的小木床上,除了暖和,就记得自己夜里流过两次鼻血。
2、久违平安夜
第二天,茶壶因水沸产生的鸣叫将大家惊醒,此时才发现老人家已不在屋内。窗外已是白茫茫的一片。
当大家快出门槛的那一刻才知道,昨夜自己是多么幸运。
近一尺多厚的雪层,目前还在堆积。
大家并没有商量太久,便决定先留在村落,等待救援。
村子的中心有一个座坯房,相比起其他的人家,这房子不仅宽大,而且有更多的玻璃窗,每扇窗子都贴有一个红色的“十”字,只不过这十字中间的一竖比横多出一半。房子里面布置的并不奢华,一幅《最后的晚餐》的喷绘,正挂在后墙,油墨味还没去尽,应该是最近刚做的;侧墙上九个相框,各裱着两个粉色吹塑纸裁出来的汉字;两个大火炉一前一后,此时像慢慢悠悠的烧着,一只黄黑相间的大狗就窝在后头的那火炉的一侧,打着盹儿,偶尔抬眼看一下推门进来的人影;几十条长凳清一水的朱红,被磨的能照出人影,它们无疑是这里最值钱的家当了。
此刻屋内有七八个人正忙乎着,有的正提水洗地,准备将这红砖地擦的更艳;有的正在探出半个身子将那门窗仔细磋磨着;还有的正把一张张红纸剪成花样,贴在墙上;昨天的那位老妇,此刻正坐在一边,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左掌压书食指不断在某些字句间滑动,右手正在事前裁好的纸条上不断的书写着长短不一的句子……
小李和几个朋友正看到这一幕,出于好奇便进去打听了一番。
怪不得,原来马上就是平安夜和圣诞节了,村子里的老人们正在教堂里忙着筹备。
听老人讲,这里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基督徒,当然大多是女性。所以,每到圣诞节,村子里很多人都会来到教堂,或唱诗或读经,用近乎最古典的方式纪念圣子耶稣!
与大城市里的圣诞节相比,这里没有圣诞树,没有白胡子老爷爷,没有烟囱与袜子的故事,但这里的圣诞节看起来更隆重也更神圣!
随行的两个女生很快就融入到“创作”中,而且乐此不疲,小李和刚子本以为可以躲过一劫,不曾想,在午饭后还是被两位临时女基督徒抓了来,说是要排练节目,准备明天平安夜表演给大家,以示谢意!
这是一个关于兄弟间以德报怨的故事,故事主角名字叫约瑟,是一名犹太人的小儿子,由于太得恩宠,遭到哥哥们的嫉妒,之后将其贩卖给路过的商人。多年以后,故地饥荒横行,哥哥们被迫下到埃及去换购粮食,谁知偶遇弟弟约瑟,此时约瑟已是埃及的第十二位立国宰相,结局当然是翻转加喜剧,一家团圆,歌颂上帝那些看似苦涩难当,实则未雨绸缪的伟大计划。
就这么一个小故事,演出大约要十分钟,可他们却排练了近五个小时,倒不是说因为他们敬业,实在是没事可做罢了!
为了确保明天演出的效果不会丢“城里人”的脸,两个女生开始走街串巷四处搜集舞美材料。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在日落前搜剿回彩色头巾三块、桌布两张、床单一条,破布无数。在几位临时艺术家的眼里,这些分别是显贵的头饰、精致的外袍、威风的斗篷和视频若干……
设计、出图、缝制都由两位姑娘操持,一夜过后,该有的道具皆已到位,除此,还多出了一件“彩衣”!
后来才知道,这是老人家早上趁着大家睡熟,用一块特殊的布头缝制的,说是“老雅各”给“约瑟”的礼物。
圣经中描述,这是一件华丽到过分的衣服,正是因为这件衣服才彻底让几位哥哥下定决心加害约瑟,如此看来,这衣服就是导火索!
起初,小李并不满意自己的角色,毕竟辈分小,台词多,排练过程里总感觉在吃亏,直到看到了这件衣服,才终于打心眼里喜欢自己的这个角色了。
不仅是因为这衣服缝制的款式别致,确有中东贵族服饰的一些样子,还因为这块布头本身质地不俗,它看起来光润亮泽,色彩艳丽。摸起来也是柔软细腻,亲肤贴体。披在身上能明显感觉到它在分量和厚度。老人家居然有这么好的料子,关键是还用在此处,小李念及此处,不免有些疑惑。直到吃了“总导演”一记板栗,才猛然回神,继续扮演起埃及的宰相大人……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也都在发生在巨大的变化,比如春节,还有几人会围着火守岁?中秋,不远万里奔赴亲人身边,趁着月色,吃糕赏桂?更别说什么清明祭祖,重阳登高之伦了……
历史的轮子是在往前,可我们却总忍不住转身回望,忍不住去怀念追想。毕竟,人是群居动物,而每个节日的意义,就是为大家的聚集提供一个巧妙的理由!
所以,这里的平安夜很好,莫论这是哪里来的节日,只看每个人脸上幸福的笑容和眼中虔诚的泪光,你也会受感染,会觉得自己置身在一个真实的世界,至少在这么一刻里,你打心眼里觉着自己快乐、充实和满足。
几个小时过的很快,诗歌、朗诵和短剧在这简短的时间里,像是一支神秘的乐团用各不相同乐器吹奏出的同一乐章,虽然声音迥异,但旋律一致,情感相通。
比起草原的风光,今夜的掌声、笑声和啜泣声更加动人,更加难忘!
几个年轻人,准备了那么多,终是没有让人失望,大家鼓掌之余,还拍下了不少照片。尤其是小李,台下很多人都称其演的好,事后纷纷用手机留了合影。
夜已深,几个年轻人陆续息了手机的屏。可是不一会儿,小李又悄悄点亮的手机屏幕,他不断的翻着今天大家给他发来的照片,大多都是带妆照,那一身临时拼来的彩衣不仅没有给他拖后腿,反而赋予他一些属于异域文化的神秘感和特殊性。他两指轻点屏幕,将一张全身照一寸寸放大,转而又缩小,反复数次,像是发现了什么,却又不确定,还在努力“彻查”……
翌日,小李出奇的并没有随大家出去到附近转悠,而是留在小院里,帮老人劈了一箩筐柴火。老人看着他不说话,变主动问了问,才知他是对那见彩衣的布料感兴趣。于是,老人也索性放下了手头的活计,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3、一个故事
七十多年前,一个法国的牧师在内地传道,行至福建,遇到了一场动乱,在动乱中,他救下了一个男孩儿。一年后,他将男孩儿带回台湾,留在绿岛的一家教会里。十多年后,那男孩进了台大,不仅成绩优异,性格也好,所以很招女孩子喜欢,可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在学校里谈过恋爱,因为他心里有人。五十年代那会儿,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有点复杂,双方都在搞一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运动。而他作为从大陆过来,又在台湾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自然是这些运动中的潜在动员对象。很快,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大陆的白皮信,据说是失散已久的父亲寄来的,百经周折才送到他手里。当时,他很激动,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告诉了那位带他来台湾的牧师以及他的心上人。那二人都为他高兴,只是,前者鼓励他回去,顺便将福音带回去,而后者对此表示反对,她觉得那样太危险,如果可以,先维持通信,等过些年再回大陆,这样似乎稳妥些。可他终究决定要想办法回大陆去。
于是,她没有再挽留他,他们在离别将近的日子里,去照相馆里照了一张合影。男的身着白色衬衫,英俊挺拔,女的一袭淡蓝色的连衣裙,文静素雅。背景是一块进口的彩色织料,像幅抽象的画。
就这样,他们双方各执一张照片,约定三年后在这里见面。她口上没说,可心里却下了咒,如果他没来,她也会追去大陆,纵使天涯海角,都要找到他。这辈子,她只认他。
世事变迁,开始的两年尚有两封信件通达,第三年,信都是有去无回。
第四年,她孤身一人,借道日本,登陆大连。心想总算是和他踩在了同一块土地上了,可这种踏实来的快,去的更快。六十年代的中国,一切都是计划经济,作为一个从台湾来的“外人”,她此番旅程注定艰辛。
果然,她从大连一路南下,学着小伙子扒过火车,跟着村妇挤过牛车,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找到他住过的村庄,可是他已不在哪里。
后来听人说,他从台湾回来的第二年就被组织调到北方某片荒野里搞生产搞科研去了,至于他的父亲,本就是子虚乌有的烟雾弹。
她没有时间伤心,她找到最近的小镇照相馆,从行李中取出一块彩色的进口织布,挂在墙上,以其为背景,拍了一块照片,同样是洗两张,一张自己带着,一张留在照相馆,贴在玻璃上,老板也很乐意,毕竟这姑娘不丑呢!
就这样,她一路打听,所有他走过的城镇,或者有过他消息的地方,她都会在离开的时候留下一张照片,然后带走一张。
也是一个圣诞节的前后,她晃荡到内蒙古中部,遇到了一帮下乡的知青,从他们的口中听得了一个关于他的消息。那个消息很不好,为此,一路坚强的她大哭了两天。因为她得到的消息是:他死了,一次意外事故,就死在这片草原上!
红肿的眼睛还没消去,她便带着噩耗继续向北,直至到了一个叫灰腾格勒的地方,找到了一块刻有他名字的墓碑,才终于停下来。
她将之前照的所有照片都烧在他的坟头,之后便再没拍过一次照!
所幸,那地方人少,没人管束,而且她也喜欢,便决定在那里落脚,这一住就是五十几年……
老人,将最后一句话讲完,嘴角竟然出现了一丝微笑,全然不像是在说自己的故事,可小李认定这个故事里的“她”就是眼前的这位老人。
而且,他还知道,除开来大陆之前拍的那张,她在北上的沿途至少留下了二十张照片,照片里的她,年轻、漂亮,不论是一袭淡蓝的连衣裙或是军绿色的工人装……
只是他没有说这些,他只是说他喜欢这块料子,能否卖给他,多少钱都行。
老人当然没有收他的钱,不仅如此,还送了一本圣经给他,说这是一个朋友送给她的,她现在要送出去,免得成了圣经上描述过的“埋没主人金子的恶仆人”!
车子修好的那一天,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一片石岗上,石岗上有大大小小几十个用石头垒砌的矮坟,根本看不到什么墓碑。雪还在消融,这一处,化的很快……
他还有小伙伴都和那位老人合了影,照片里的她还是那么端庄,优雅,仿佛像一支风中的蓝色玉兰花。
4、最后的最后
小李的爷爷在五十多年前,因一场意外失去了一双腿,但为了留下一条命,便作假死,而后更名改姓,生活在另处!直到三年前方才离世,离世前唯一嘱托家人的事项便是继续搜集带有那块彩色进口织布的照片,同时要打听照片上那人的下落。
他说他很后悔离开绿岛……
汽车又飞驰在高速上,路两侧白茫茫的一片,像是旧的一切被盖上白布,万事皆已;也像是被新裁出的白纸,等待落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