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雪纷飞。青山白头。
山中有青灯古佛,有一个远方来的老和尚,有一个被其收养的小和尚。
老和尚念经,小和尚打盹。
小和尚梦到了隔壁山上的小和尚和那只漂亮的白狐狸,梦到山下总笑眯眯看向自己,叫自已小秃子的小姑娘。
虽然师父说了光头与秃子不同,光头实际长得出头发,而秃子是长不出得,但是小姑娘笑得那么好看,就任随她叫吧。
“徒儿,你因何而睡啊?”
老和尚诵经的苍老声音停下,问向小和尚。
“师父,徒儿想隔壁山的小师兄了。”
小和尚并未回答,而是睁眼应道。
“还有呢?”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充满灵慧的眸子,停顿一阵叹息问道。
“师父,徒儿还在想小师兄庙里的白狐,还在想山下那爱笑的小姑娘。”
小和尚看着老和尚苍老的慈祥面孔,开口如实的应道。
老和尚听闻不语,只有手上的念珠轻转。
“师父,徒儿想以后将那个姑娘娶上山来,虽然她经常叫徒儿小秃子,但是徒儿还是念着她。”
小和尚观老和尚并不言语,继续说诉着心中所想。
老和尚闭目仰首,轻念一声佛号。
“痴儿、痴儿…南无阿弥陀佛。”
小和尚不在开口,而是静静地看向了老和尚。
唉?师父眼角怎么湿了,难不成是哭了吗?
2、
老和尚最后没能熬过严冬,早早做好斋饭等待着师父,却久是无人的小和尚在那间简陋禅房中看到了闭眼的老和尚。
多声呼喊无应后,小和尚走近,发现老和尚眉头紧锁,嘴角却带有笑意,身子僵直没了一丝温度,小和尚大声哭了出来。
小和尚的哭声惊动了到山上拜佛的山下村民。
老和尚火焚的那天,整村的村民都来了,他们大都叹息着,说着些好人不长命之类的话。
唯有一名老婆婆在看着老和尚尸身慢慢的被火焰吞噬时,发声大哭。
小和尚这次没下山,便看到了小姑娘,小姑娘这次没叫他小秃子,而是静静地站在了他的身边。
村民散去,小和尚打扫着骨灰,装好后放进了木盒。
老和尚没能烧出传说中的舍利子。
小和尚看着骨灰盒想着想着便哭了一夜,小姑娘站在小和尚身旁陪了一夜。
第二天小和尚醒来,发现小姑娘已经不在,灵慧的眸子通透,看到了老和尚留下的纸墨,颤动着声音念了声佛号。
皈依,皈依。
小和尚开始了一个人诵经。
虽然有时小和尚还是会念着念着便昏沉睡去。
但是小和尚已不再去想那隔壁山上的小师兄和白狐狸,不再去想那山下的小姑娘了。
小和尚的生活依旧继续着。
3、
时间过了不久,带着一包裹衣物的小姑娘再次上了山。
“女施主,你在干嘛?”
小和尚看着忙碌的小姑娘,一本正经生硬问道。
“搬家!”
小姑娘看着站在一旁的小和尚,气鼓鼓的认真回道。
小和尚拿过小姑娘手中不重的行囊,为姑娘安置好了住处。
后来,小和尚听上山的村民说小姑娘的爹娘在外出进城时,城中正好发生了叛乱,两位淳朴一生的山民就这样被亡命的叛军给害了性命。
小和尚默默走近为小姑娘准备的禅房,低泣的哭声传到耳边。
小和尚并未靠近,他想到了老和尚。
小姑娘就这样住在了山上。
3、
几年的时间过去。
长成少年模样唇红齿白的小和尚穿着一身小姑娘买的白色僧衣,越发具得佛相四处奔波与人论法讲道。
而每一次出门,小和尚身边都会跟着一个水灵的小姑娘。
一日。
小和尚借着烛光看着手中求来的经书。
房门轻启,一身鹅黄色长裙的小姑娘走进。
“何事?”
小和尚看着咬着嘴唇的小姑娘,疑问开口。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依旧紧咬嘴唇的小姑娘应道。
“贫僧尽力而答。”
小和尚放下经书,正色说道。
“小和尚,你…你觉得我怎样?”
小姑娘本紧咬嘴唇的玉齿松开,吞气如兰。
“女施主,何苦如此?”
小和尚眼神灵明中闪过迷茫,随即叹气,轻声说出便不再开口。
小姑娘对小和尚言语不闻不听,只抓住了小和尚眼中掠过的迷茫和夜色烛火下的些许羞涩的少年脸庞。
小姑娘开心的走了出去。
小和尚看着小姑娘背影,一阵恍惚,闭上了眼睛。
4、
几年后又是几年。小和尚长成了和尚,小姑娘也不再是小姑娘。
这些年,和尚游走四方,成了南域世俗人眼中得道的高僧。
传闻他是天上的罗汉转世,下凡来普渡众生,为世人解惑。
传闻他身边总是跟着一尊吃人不吐骨头,随着大师赎罪的女罗刹。
和尚看着面前已然长成如祸水般的姑娘,捻着手上念珠开口,
“施主。你却是早已可离去。寻一好人家嫁罢。”
姑娘捂嘴巧笑,一双美眸看向和尚,柔声坚定道,
“小和尚。你要娶我吗?”
和尚低首不语,摇了摇头。
姑娘玉齿咬了嘴唇,渗了血迹,并未再言。
5、
时光流逝。
转瞬间。和尚已眉目间有了银白,姑娘青丝也已不复从前。
现已是神州大地上被誉为一代圣僧的他,回到了南域那座偏僻的小山,那座破败的小庙。
“和尚。我方最后再问你一次。我可美吗?”
姑娘看向和尚,不再年轻的她撩过发丝轻声决然道。
“施主何必如此执着?”
和尚看着面容上已是生出皱纹的姑娘,眼神中却已不再有茫然亦或恍惚,平静问道。
姑娘看着和尚,狠狠地咬牙,然后离去。
此一离,虽只是去了自己那间禅房,但却便是终年。
姑娘没能活过这一年冬天,躺在简陋的床榻之上永远闭上了眼晴。
自至死前,那一问无果后,姑娘没去再见一眼和尚。
大雪封山,和尚看着姑娘已无温度的尸体,用庙中仅剩的柴火将其烧了。
火光映在的和尚脸上,和尚想起了仍留在记忆角落中的老和尚仰首的叹息,想起了归途中再次遇到,也已走向苍老,身边少了白狐,却多了一白衣女子的隔壁山小师兄,想起了原来这个执念一生的姑娘,是自己曾说过要娶上山的姑娘。
和尚守着一地骨埃,如老和尚火焚那夜小姑娘的做得那般,静静的立了一夜。
6、
后来,和尚彻底老了。
和尚成了新的老和尚,山上多了新的小和尚。
又是一年冬日。
寺外雨雪纷飞。青山白头。
寺内青灯古佛,有老和尚诵经,小和尚打盹。
老和尚看着小和尚,一时失神,不知想着什么,竟是模糊了眼角,片刻后才发问,
“徒儿,你因何而睡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