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可是与一些顶级人物相比,尤其是那种小说作家,还远远不够。一般的情况下,与不努力的人相比,说不定还能够比得上,但是,与那些大师级别的人相比,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了。
就像我,也许在别人看来,每天更新1000字很厉害。但是,有的人却能够做到日更3000字,5000字,甚至还能做到日更万字。我都不敢比,更不敢说自己很努力了,真是应了那句话“比我优秀的人比我还努力”。
人家写文章的思路,恐怕是提笔就写,一下子就写出很多。而我呢?经常是半天都挤不出一个字。写写停停,所以说,1000字对于别人来说也许只需要十几分钟,但是对于我来说,有的时候至少需要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要说内容含量,恐怕就更不用提了。

我的努力,可以说是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也许跟那些不识字,文盲,或者说学历低的人还有得比,可以炫耀。但是如果说要真正跻身于那些作家的行列,跟他们比肩,恐怕还差得远。
也许,这就是一个人拉开的距离。其实,不只是在写作这一块,其它方面都一样。都说什么人有天赋,但是条件限制,基本上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用来练习,更没有人指导。恐怕即使自身再努力,也是很难出头的,毕竟要赶上一线城市的那种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其实,我很欣赏那种自学成才的人, 因为这种人不需要老师监督,而且自身能够约束自己,并且知道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究竟一个人能够有多远,也要一个人的造化了。

无师自通的人是有,但是很稀少。一般的人都需要老师指导一下,或者纠正,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练习书法,写毛笔字。没有见过世面,或者说周围的人都不懂得,那么自己写出来的字就很难有参照。
没有见过别人写毛笔字,或者说几乎没什么机会见识毛笔字。那么就会在自己练习毛笔字的时候容易失去动力,就会认为自己会写毛笔字。但是,具体标准,还有就是规范、字体结构,或者参照。心里就没有概念,也就更不知道该怎样努力。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可能在农村里很被看好,但是,出了社会,进入大城市了,反而不被看好的原因了。为什么说“寒门难出贵子”,就是因为门槛高,外在的资源太过缺乏,同时还面临着生活的压力。

要适应环境,要解决生活的困境,还有就是学习上的问题。有些人也许做的好,有些人却不一定能够做到。没有足够的资源,也没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支撑,一切就只能靠自己。父母管不了,也没有这个能力去管。
我从来不排斥读书学习的重要,因为这是接受新的思想。不管成绩怎么样,其目的也是为了能够真正在这个社会上立足。而不是重复着老一辈,走相同的路,跌同样的跟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