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林社国学经典国学文化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九章 安用一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九章 安用一

作者: 红林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7-25 08:33 被阅读0次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九章 安用一

    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上一章韩非子将“见利不喜,临难不恐”的所谓贤能之士定义为不令之民,也就是不服从君令的人。从许由、续牙、晋伯阳、秦颠颉、卫侨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识、卞随、务光、伯夷、叔齐,这十二人的简介来看,他们确实是不服从君令的人,他们既不听从君主的旨意接受天下之利,也不按君主的指示为君谋划天下。

    韩韩子所言不令之民,绝不是单纯的不服从君令的意思,在他看来这十二人一类的人不服从君令只是表相,实质是既不接受国家正统思想与社会核心价值的约束,也不接受国家律法的规范,更不愿入世为国,在他们看来一切世俗的东西不管是好还是坏,都与利益相关,为利出山则是沾污了他们的名节,有背于他们的思想,这就是典型的自视清高,厌俗避世。

    后世人对这十二人有各种各样的猜想,如笔者所想许由一类的人是为了避祸,明知尧让位于他只是为了表现一下尧的高尚品德,或是试探一下许由,并不是真想让位。再说,许由也清楚由族人和长老推举和拥戴的首领之位怎么可能说让就让,以许由的资质怎么可能说接就接呢。许由是个聪明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远走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到死不回朝,落得个保全性命。

    法家的依法治国基于人性的基本的特质,建立在民众重生轻死,任法非私,尊爵重禄的社会共识上,如果人人都如这十二个人一样对利益不动心,对生命不重视,一幅无所谓的态度,那于基于奖罚权柄的君权就没有了着力点,也达不到治国的目的,这对于君主来说显然是釜底抽薪。所以韩非子说“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上虽严刑,无以威之”君主给再大的赏赐也激励不了他们,君主给再重的刑罚也征服不了他们,国家律法对他们毫无作用,按这十二人的想法大不了就是一死,还能把我怎么样。

    也许,会有人说这十二个人最起码具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也算是贤能之人。很可惜,他们不是,如果是,他们的学说自然会流传下来成为经典,实事是至今也没有关于他们的学说,有的只是传说。如果,你的思想与学说不能用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人与学说就不是真正的圣贤与贤论。

    韩非子也说“此十二人者,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或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意思是这十二个人,有的隐居而死在山洞里,有的枯槁而死在荒野上,有的在深山里饿死,有的投水自尽。他们就是死也不愿意入世为国,这十二人的思想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吃野菜喝山水只是为了维持机体而已。

    在许由的那个时期,正真的圣贤之论还没有出现,这十二个人凭自己师范自然的言行得到了世人的尊敬与尊崇,但他们并没有将自己悟得的道理用于部落发展,也没有传授于人教化天下,只顾着自己隐居修道,这更是增加了世人对他们的神秘感。

    这十二个人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毫无作用,韩非子也认为“有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意思是有了这样的人,古代的圣王都不能让他们做臣,当今之世,又用他们派何用场?是啊,这十二个人再有贤能,但不为国效力,不为君谋事,不为民谋福,就什么作用也没有,还不如一粒沙,一滴水。如何让一粒沙一滴水永远存在,就是让它们融入沙漠与大海。所谓的贤能之士不融入社会,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就毫无价值。

    【此十二人者,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或饥饿于山谷,或沉溺于水泉。有如此,先古圣王皆不能臣,当今之世,将安用之?】

    佛家讲出世只为入世,入世只为出世,入世是为经历世俗悟得大道,出世只为脱离世俗普度众生。佛祖成佛后依然为民众开坛讲经,从另一条路径造福社会。理论不与实际想结合,那是主观主义,世俗世界需要的如韩非子一类的贤能之士,学说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在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林悟道《韩非子-说疑》第九章 安用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hg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