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期目标:
1、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2、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3、每天学习充电,不停输入和输出。
二、每日日程安排:
6:00—6:30 起床。
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行动执行力情况。并在简书形成文字材料。
7:00—7:30 送娃上学。
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8:10—9:00 洗澡、早餐,提前到办公室。
9:00—12: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2:00—12:40 下班做饭吃饭。吃完饭立即关手机才上楼午休。
12:40—13:45 午休
14:00—17:00 上班(上班时间尽量用空闲时间完成对简书的任务)。
17:00—18:30 煮饭,接娃放学。完成简书任务,如果简书任务完成了可以自行安排。可看剧,可浏览其它APP。
18:30—19:00 吃饭。
19:00—20:00 自由时间。可适当带领小孩进行运动。
20:00—22:00 陪娃学习。
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三、每日达成情况打卡
1、晚上22点前准时关机。 ( 已达成)
2、早上6:00准时起床。 ( 已达成)
3、6:30—7:00 复盘前一天的执行情况,并在简书开成文书。 (未达成 )
4、7:30—8:10 散步(小跑),同时听书(喜玛拉雅APP)。 (已达成 )
5、12:00—12:40 吃完饭立即关手机。(已达成 )
6、20:00—22:00 陪娃学习。 ( 已达成)
7、22:00以后关手机读纸质书或直接睡觉。 (已达成)
总结:
1、看完了《梅菲尔女巫》,没想到第一季结束这么快,才8集就没了,跟其它的动不动就几十集的剧相比,这个给我感觉着实有些结束得太突然了。不过也好,这样就有时间开始追新剧了。现在同时追《名姝》和《我们的日子》,《名姝》之前看了第一季,现在开始追第2季,这个剧情节紧张,节奏比较快,如果说这它像涛涛江水,那《我们的日子》就像是涓涓细流,我都是习惯同时追不同风格的剧,好调节一下脑神经。
2、这两天看完了《我们的日子》前7集,这是一部年代剧,是讲关于80后的,。剧中有一个旁白,说80后生在了一个最好的年代。我心里很是不赞同啊。为些我特意打开了一直关闭的弹幕,果然,很多观众留言很不认同这个观点。80后承受的太多。或许,大部份的80后都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意吧。网上有文章说:
有这么一群人,读小学的时候大学不要钱,读大学的时候小学不要钱。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可以分配的,可以工作的时候,要自谋职业。没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的时候,发现买不起房子。
80后从出生到成长,几乎错过了整个经济潮流的所有的红利。到了现在,很多企业招工,还不要80后了,因为超过了35岁了。可是还在工作的人,也要面临一个残酷的现实,又赶上了延迟退休。
所以,有人四句话以偏概全地总结了如下:生我的时候嫌多,我生的时候嫌少,上班了嫌我老,退休了嫌我小,终究是80后抗下了所有,活得像个超人,却不敢再奢望诗和远方……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80后经历和现在的生活都这么不堪。我相信过得好的只是极少部分,大部分都还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作为一个80后,我感觉自己真是悲哀的一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