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讲课,当讲到禅的时候,其实许多人对禅宗的了解非常陌生,打坐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如何参禅,如何契入心流,则不好懂,我想这跟我们整个传统文化的断层有关。我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汉传佛教要复兴,必须儒释道三家的传统文化要一起复兴,它们之间有内在联动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禅宗在唐宋之后几乎代表了汉传佛教的主流正统,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复兴,禅宗是绝难复兴的!
我们从历史去看,唐宋时期汉文化发展到一个高潮,那时科举取士,读书人都要贯通《四书》、《五经》、《道德经》、《周易》、《老庄》、乃至佛教的《金刚经》,他们的文化熏修是以儒释道三家为共同的底色的,而你也可以观察到那时的汉传佛教,真是祖师辈出,人才济济。而到了元朝之后,汉传佛教的悟道者就锐减,为什么呢?战乱使社会动乱,修行人不得安身是一个原因,另外,关外游牧民族的落后文化入关,劣币驱逐良币,对汉文化产生了压制的作用,所以在元朝战争和汉文化退化双重作用下,佛教参禅悟道者就减少了。到了明朝,汉人重新掌管自己的政权,汉文化经过明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和重振,到了明朝的中后期,才又呈现出中兴气相,而佛教在中晚明时期,也出现了莲池、藕益、憨山、紫柏等四大高僧,据考在晚明时期,禅宗集中出现有一百多位开悟的祖师,以及王阳明这样的成就者,这是元朝和明初没有的。
而到了清朝,满清入关,由于满人政权了解汉文化对政权正统性的重视,为了有效掌管这么庞大的以汉人为主的帝国,清初的皇帝对汉文化都有相当高度的重视,而皇子们从小在宫中也受汉文化的教育,明政权虽退出历史舞台,但明的汉人官僚统治形态还是被满清延续了。所以清朝的汉文化也没有受到削弱,禅宗在清代也还有人才出现,像顺治皇帝就跑五台山去出家了,雍正皇帝据考是开悟了的皇帝,又有天慧彻祖乃至清未的虚云、来果等祖师涌现。
到了满清后期,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打击,一大批知识精英认为中国的落后是由于传统的文化造成的,不改革不足以强国和御敌,而康有为等人为了变法又极尽所能写文章批驳传统的儒家学说,写了《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等书,社会的启蒙运动慢慢使民众倾向西学而轻传统的学问。而后1901年清朝废除科举,传统的学问开始成为非主流,乃至到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整个社会愈是长西学威风灭中学志气,乃至到了我们最近的政治运动,孔圣人被称为孔老二,儒释道无一幸免地遭受法难,这中间足足有一百年几代人都不怎么学传统文化了,看四书五经的文言文看不懂了,对诗词也仅停留在几首九年义务教育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简约诗句里。那你说那些禅宗公案你能参得懂吗?那些祖师语录能会人家的意吗?肯定就有困难。
所以从历史经验上看,以汉文化为主的儒释道传统文化兴,则汉传佛教和禅宗就兴,传统文化衰落,则汉传佛教和禅宗必定衰落。
其实古人在学佛前,先受的是儒家的教育,在学堂里天天背经典,《大学》《中庸》这些东西,早已把心性的道理说得非常到位了。比如《大学》一开头就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读书人受这样的教育,这些“止”啊“定”啊的熏习早已种下了,然后去学佛,他对禅定,对止观,早已有了非常接近的了解和训练,进步能不快吗?
又比如说,《大学》里有讲:“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当儒生学了这个道理,天天用这个指导去养心,那跟参禅的用功岂不是异曲同工吗?你想当你参话头起疑情时,念兹在兹地沉浸在疑情里,这时心就是一种“正”的状态。要怎么个正法呢?境界的东西一说即错,但不说又不行,只能跟《金刚经》的说法一样,告诉你怎么样是不对的。所以《大学》就教你,心不能忿懥(也就是不能有嗔恨心),不能恐惧,不能忧患,不能好乐,这些情绪都是对事物的执著,也就是说,你的心一旦执著了就不对。这是只破不立的中观教法了。
假如你前面四个不得其正还是没搞懂,那《大学》就再进一步教你,参禅的“正心”应该是什么状态:那就是心不在焉(当你念兹在兹地专注于禅的心流中时,你是醒着的,但是你的眼耳鼻舌身几个根门都自动严控,不对外攀缘),那么你就会视而不见(眼前有人走过你眼睛睁着但是你专注于心流中,外境你不攀缘它),听而不闻(外界有什么声音你也不攀缘而转意根,不去理它),食而不知其味(即便在吃东西,你也专注于心流中,吃饭如同嚼蜡,不知道饭菜的味道)。当你保任在这种状态里面,长时熏修,机缘成熟时,有一天磕着碰着,就能桶底脱落,开悟见性。
儒生们受这种心性之学的涵养,有朝出家,受个明师的点拔,本来已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础了,仿佛一锅水已烧到八九十度,有善知识再帮忙添上一把火,烧开就非常的快。我们今天的人从小没有这种传统文化的涵养,要想修禅开悟,确实不容易。禅宗是高度植根于汉文化这块土壤的,所以汉传佛教要复兴,特别是禅宗要复兴,必须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一起复兴,孩子们要从小就学儒释道的经典,这样经过两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养出一批有修有证的人才,禅宗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中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