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忙着策划一个系列节目,外国人过中国年,让小伙伴们找到几位放假不回国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欣然同意与市民家庭共度除夕,言谈之间,中文都很棒,提及武汉的美食,他们似乎也了解一点,什么热干面,三鲜豆皮啊都说得出口,不过看神情,也并不很兴奋,不像电视里展现的那样,把溢美之词经常挂在嘴边,他们也只是说,偶尔吃下还可以!这是太实诚?还是口味叼?我倒是觉得,他们所说的,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我一直觉得,户部巷的名声,远远大于实际口感和体验,这确实是个问题,实际上,武汉最好的小吃,可能都不在那,都藏在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小巷子里,但户部巷就是知名度高,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外地游客来到武汉,必去的有黄鹤楼,归元寺,当然还有大美东湖,这两菜一汤,的确都还不错,各有内涵,户部巷是后起之秀,小小巷子,人气不亚于那些著名景点,据说高峰期人流量几十万,这个数字挺吓人的,一般时候也是摩肩接踵,人挤人,比西安的回民街密度高多了,这主要可能还是因为吃货比较多的缘故,那种小街小巷的情调,很符合武汉这个市民城市的气质。

但是不得不说,户部巷的管理和维护还是比较差,说它修旧如旧吗?旧得也不典型不彻底,说它整修一新吧,还是那么破破烂烂的,保洁也不是特别到位。这些也就算了吧,关键是口碑,户部巷的小吃,哄哄外地人是可以的,本地人早不大感冒,比如豆皮吧,外表看上去金黄金黄的,挺诱人,价格也不算很贵,但吃起来味同嚼蜡,这个词真的比较形象,在这要替武汉小吃叫声屈,这哪能代表武汉的美食呢?这充其量是外地人来武汉占码头铺子,借这个名头做的概念,忽悠!

户部巷的热干面,因为有正规武汉老字号连锁,味道总的来说还算过得去,芝麻酱,小料看着也还正宗,不过那还不能代表武汉,我住的巷子边,一个小店做的热干面,都比这里好吃 难怪上次一名大明星吃了热干面,说太干了,真正的正宗热干面,不存在太干的问题,这只是一个小工艺问题,也是个服务品质问题。

所以武汉的小吃,正不正宗,一看料,二看手艺,三看服务到不到位,这些在旅游景区,其实都很难做到,所以坏我大武汉名声的,也许不是那些坑人小店,而是人气更旺的景区。这一点,希望那些赚快钱的景区小老板们应该重视起来,真到了人人喊坑的时候,你再求人,也没人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