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众生是有底线的

作者: 大智度彼岸 | 来源:发表于2019-06-16 18:57 被阅读191次

在讨论佛菩萨与众生关系时,我们常会说到:“佛菩萨应当随顺众生……”。也经常有人对“随顺众生”这个词做种种解说。那么,这个词到底有没有佛经依据?佛经上又怎么定义这个词呢?

翻检大藏经,我们发现,“随顺众生”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比如《思益梵天所问经》提到如来有五种说法,其中第二种叫做“随宜”,也就是说,如来随顺众生之所宜,而说种种诸法,令不同根器的众生都能开悟慧解。

再比如《大智度论》谈到,已经证得圣道的菩萨,随众生因缘,而为说法。并举例说:对于心高气傲的富贵人,则向他赞叹讲说布施能带来名誉和福德,令其心生欢喜,乐修善道。

总之,随顺众生就是随着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喜好,而以相应的善巧方便,为之演说不同的正法,令其积功累德,获得真实利益。而不是随顺众生的烦恼,以讨好众生,获取自己的身心安顿、名闻利养等。

明白了这个宗旨,就能解答一个大家常常提出的疑问了。有人经常问:“总说随顺众生,那众生喜欢做恶业,我们要不要随顺?”

根据上述宗旨,我们就知道了,众生作恶,是他的烦恼习气使然,佛菩萨不会随顺。佛菩萨要做的,是随着他当前的这个特点,以适宜的方法引导他降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去恶修善,走上解脱之道,而不是为了讨好他,随着他一起去作恶。

这个道理,在《普贤菩萨行愿品》“恒顺众生”一节中,讲的就更清楚了。经文在解释“恒顺众生”的意思时说,恒顺众生就是于一切众生“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以大悲心随顺众生,令众生远离烦恼,离苦得乐,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总之,我们在理解“随顺众生”这个词的时候,要依据经典说法去理解,从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本怀去理解,而不是从凡夫的贪欲习气角度去解说。否则的话,就会走上与佛法相悖的道路了。

相关文章

  • 恒顺众生是有底线的

    在讨论佛菩萨与众生关系时,我们常会说到:“佛菩萨应当随顺众生……”。也经常有人对“随顺众生”这个词做种种解说。那么...

  • 恒顺众生

    我不知道这世界怎么了,一个孩子居然因为数学老师上第八节课辅导批评了就哭个没完,下了课放学了找我这个班主任理论她没有...

  • 人只有辛勤劳作获得的收益才有价值

    才能获得幸福 不应贪著,不应吝啬 分享你的生命 恒顺众生

  • 无情不生娑婆

    梦终究要醒,家终究要回。 解脱之人,无我无法,世俗之法岂能束缚,无不可为。佛成就众生才成就自己,恒顺众生就要恒顺世...

  • 简年6: 恒顺众生

    1. “恒顺众生”是普贤菩萨十大愿中的第九愿,是十大愿的灵魂与核心,也是我第一次接触普贤菩萨十大愿的时候,感触最深...

  • 打太极与恒顺众生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太极锻炼第39天 琢磨太极拳,慢慢领悟到了太极行拳时的阴阳之理。进步时,欲进先退;...

  • 什么是真正的爱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 是接受,不是忍受! 理解了,才能真正的接受! 恒顺众生,爱,从理解开始!

  • 莫将“恒顺众生”和“亲近恶友”混为一谈!

    恒顺众生是一种菩萨行为,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不过,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去影响他人,还是要尽量远离,先保持距离,否...

  • 大年初一去无锡灵山胜境祈福一路见闻和感想(十二)

    这个是大雄宝殿里面的牌匾,写着四个大字“恒顺众生”,这个字有很多种解释,笔者自己也可以按自己的生活去解释。 人生其...

  • 众生修持行相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恒顺众生是有底线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og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