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佛菩萨与众生关系时,我们常会说到:“佛菩萨应当随顺众生……”。也经常有人对“随顺众生”这个词做种种解说。那么,这个词到底有没有佛经依据?佛经上又怎么定义这个词呢?
翻检大藏经,我们发现,“随顺众生”这个词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比如《思益梵天所问经》提到如来有五种说法,其中第二种叫做“随宜”,也就是说,如来随顺众生之所宜,而说种种诸法,令不同根器的众生都能开悟慧解。
再比如《大智度论》谈到,已经证得圣道的菩萨,随众生因缘,而为说法。并举例说:对于心高气傲的富贵人,则向他赞叹讲说布施能带来名誉和福德,令其心生欢喜,乐修善道。
总之,随顺众生就是随着众生不同的根性、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喜好,而以相应的善巧方便,为之演说不同的正法,令其积功累德,获得真实利益。而不是随顺众生的烦恼,以讨好众生,获取自己的身心安顿、名闻利养等。
明白了这个宗旨,就能解答一个大家常常提出的疑问了。有人经常问:“总说随顺众生,那众生喜欢做恶业,我们要不要随顺?”
根据上述宗旨,我们就知道了,众生作恶,是他的烦恼习气使然,佛菩萨不会随顺。佛菩萨要做的,是随着他当前的这个特点,以适宜的方法引导他降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去恶修善,走上解脱之道,而不是为了讨好他,随着他一起去作恶。
这个道理,在《普贤菩萨行愿品》“恒顺众生”一节中,讲的就更清楚了。经文在解释“恒顺众生”的意思时说,恒顺众生就是于一切众生“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以大悲水饶益众生,以大悲心随顺众生,令众生远离烦恼,离苦得乐,乃至成就无上菩提。
总之,我们在理解“随顺众生”这个词的时候,要依据经典说法去理解,从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本怀去理解,而不是从凡夫的贪欲习气角度去解说。否则的话,就会走上与佛法相悖的道路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