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林树
大概很多人不知道,其实很多电影都是小说改编的,有些当然改编得非常棒,而有些其实也因为时间的关系,被迫只能给观众呈现一部分。
电影最棒的部分是在因为它更高的传颂度 ,让这些可能不那么为人所知的艺术被更多人欣赏,这个是慈悲的地方。
我在2016年才知道宫崎骏的动漫电影《起风了》,那个春节我是在医院度过的,和父亲姐姐陪着因为车祸受重伤住在ICU的母亲,那段时间,我通过手机和医生办公室的电脑输出了很多文字,也让很多不那么认识的人了解家里的状况。
当时就有一个不认识的文友经常给我发《起风了》的剧照,她说希望这些温馨的画面能给我一些力量。
其实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完全看完整部影片,但是通过很多方式知道了故事的整个情节。
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妻子,陪她疗养,他们共同寻觅生之幸福,但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悲怆。
那时候的自己和家人是都满怀希望的,这份不得不面对死亡的悲苦,是在4个月后,不得不把母亲接回家。
无常如风起,人生不可弃。
母亲离去,那时候大概就成了注定的结局,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谁都不提。
那时候觉得是自己最苦的日子,是不知道4年后,这种苦会这么又重来一遍。
母亲和父亲都走得突然,他们都没有什么弥留之际,我也无从知道他们对这个世界是否有恋恋不舍的牵挂,或者还没有完成的愿望。
所以,我经常反而很羡慕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因为在结局是注定的时候,他还是有机会去和妻子享受最后的日子。
无常如风起,他和妻子这股风是有一点点余地的。
很多人的人生里的风起,没有任何征兆,飞机失联了,汽车车祸了,突然病重了,这一天就这样突然来了,你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天就这样突然来了,重点是在起风的这一天,在这一天来之前,我们还能记得与这些人相处的那些微小的东西吗?
临终关怀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得了绝症,我们积极治疗当然很重要,但是我们还是要相处,这个是最后的机会,最后的机会去记住对方,记住这个在你生命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
父亲母亲都是家里最小,我的很多长辈都年事已高,有些也陆续过世了,我有时候也会回忆他们,有些还记得,而有些随着时光的推移开始变得模糊了,我有时会想,这些在记忆力变得模糊的人,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留下的还有什么呢?
所以,生活和关系的意义大概在于,我们这个人相处的时光,这些每一天的生之幸福在什么地方。
男主人公是有机会去刻意将那几分带有死亡味道的幸福保护起来的,他们一起看夕阳、说话、微笑,他一直在体会这份美好。
这些美好的记忆,会在若干年后依然在脑海里显得动人心魄。
陪伴一个即将死亡的人,不是在渡人,而是在渡己,故事里的未婚妻是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状态的,当年的母亲是植物人状态,根本对外界的现状一无所知,需要煎熬和忍耐的人是身边的人。
所以,在母亲去世后,阿姨的出现没有让我们不开心,我很喜欢她,因为我似乎能够理解父亲心里的那份孤苦,我和姐姐都要工作,他一个人面对没有任何意识的母亲,从医院到家里,都是他一个人,在这点上,我和姐姐并没有真正分担过什么。
无常如风起,人生不可弃。其实不是要抓住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死不放手,而是不要忽略当下之幸福。
当然,生命的美丽和爱情的可贵并不是只能在死亡的阴影下才能显现出来,反观我们无病无灾的每一天其实都值得庆幸。
中国人平均寿命大概70多岁,30岁一过,哪怕正常也只有40多年,往后越来越少,这样想的时候,就会发现真是没有太多时间去痛苦,去纠结,去悲伤,去抱怨,焦虑,暴躁,想明白这一点,大概会花更多时间去看看身边的人,默默陪在身边的爱人,可爱的孩子,永远为自己付出的父母,总是给自己鼓励支持的朋友,看蓝色的天空,温暖的阳光。
当温暖的阳光洒到身上,心里升起那种暖洋洋的感受,我想这是生命的感受,而这份生命的感受有时候下一刻就消失了。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痛苦焦虑上,而忘记了眼下、当前,很多的美好不一定要等到起风了才感知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