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理论科学。在生活中起着指导的作用。而这些理论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实践活动都是非理性活动。
非理性活动是前意识前理解,也就是前直觉。语言往往没办法解释得很透,心里明白但说不透,理就解受限制。填补这道鸿沟只能是无限的接近,所以真理应再回到实践活动中去接受检验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循环往复不断探索。写作就是在非理性中来完成这个任务,为后人总结出宝贵的经验。
前理解前意识就像不会说话的婴儿,大声哭啼很难过的样子其实不悲伤,泪珠挂还在脸上就会开心的笑。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人怀疑的你会觉得很美。再例如当婴儿第一次看见飞机时,眼睛里放着奇异的光芒,嘴变了”0”型,仿佛停留在那一刻,很久缓不过神来。”这到底是个什么怪物呢?” 这神奇、迷恋、震撼,向往世界已注入童心这就是没有意识的前意识。从婴儿到幼儿,看见的次数越来越多对飞机就有了意识,好奇心慢慢会消失。
幼儿又会产生新的兴趣。小朋友的玩具也认为是自己的总要去抢,自己的玩具不喜欢的就扔掉。到了”物归属敏感期”。才知自己的和别人的不同处。
小孩子的想象是漫无边际的,原因是没有受到理性的东西的限制。在大人的引导说教下,想象被受到限制后,这种创造力就被扼杀在摇篮了。国外发达国家是很注重保护孩子天性的,长大后他们就是潜力股的艺术创造者。天性不是培养而是保护!
一个人从什么也不知道的新生儿来到这个世上,再从一个什么也带不走的老人而终止,中间的人生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在这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把遇到无数迷茫和无法避免的不幸亲身感受用笔写下来,就是艺术创造。生命因此有了意义人生成为不朽。所以写作是值得付出生命代价的。就像叔本华说的:”人有了出世的精神。才会有入世的事业”!
叔本华的非理性哲学最接近寻虎老师教我们的意象写作,值得人们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