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早起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刚开始的那两天倒是从容不迫,早上完成日更后,一整天都显得有条不紊,只是这两天,节奏又开始乱了。
昨天晚上从下班到睡觉,整整五个小时,我竟然只做了一件事——陪儿子写作业。
如果不是最后那半小时我以“泰山压顶”的形式高高地伫立在儿子那小小的身影前,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上床睡觉。
五个小时,除了见缝插针式地断断续续地阅读了几篇文章,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干。临睡觉前突然想起鞋子还没有擦,又披着棉衣颤颤抖抖地擦完了鞋,才气鼓鼓地去睡觉。
本来是想在阅读中找点灵感,找到第二天日更的话题的,结果因为心烦意乱,灵感与我“相委而去”,以至于现在还是脑袋空空,那就自省一下“拖延症”吧。
如果一味地说儿子拖延,那确实有点牵强,毕竟他还小,他是随着我的节奏来做事的,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是我“拖延”在先,他紧随其后。
昨天晚上吃完饭,儿子在六点钟的时候准时开始写作业,我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在六点半的时候准时坐在了火桌旁,当时看看时间还早,儿子剥了两个橙子,我和他一起分享了。
后来,他要我给他热一盒牛奶,我欣然前往,然后,我递给他一包葡萄干,他也笑眯眯地接受了,我们吃着零食喝着茶、有说有笑。晚饭后的时光,我们是轻松而惬意的。
时间过得真快,乍一抬头,时针已经指向九点,儿子的作业还没有写完,我想安安静静学习一小时的愿望也泡汤了。
一股莫名的怒火从心中涌起,我收拾了一下火桌上的垃圾,站在儿子面前疾言厉色:“你可以安安静静、专心致志地写半小时的作业吗?”
现在想想,其实我有点“以大欺小”。
儿子看了我一眼,虽然有点不服气,但没有说话,低下头开始写作业。
我又拿起杂志,准备把刚才没看完的那篇看完,不经意间的一次抬头,发现他又在把玩手上的水笔,眼睛看着我,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一次,我真的怒了,书也看不进去了,于是站起来杵在他的面前,盯着他。半小时后,他的作业终于完成了。
“现在,你的脸可以不板着了吧?”儿子的情商比我高。
“当然可以,你的作业如果可以早些写完,我也不至于板脸呀!”既然是给了台阶,我自然要顺势而下了。
匆匆忙忙地洗好了睡觉,浑浑噩噩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睡在床上仔细想了想,其实,这就是那种低效率的勤奋。表面上看起来很忙,其实什么都没干。
晚上对儿子发的一通脾气真的好没来由,他却好像从来不记仇,临睡前和我道“晚安”,现在已经传来了轻微的鼾声。
开始早起的那一天是决定,早起日更,晚上九点开始学习一小时,在九点之前,是亲子时光,专心陪孩子,并监督他写作业。
然而,不知不觉中,我就自己混淆了概念,见缝插针地阅读和聊天,让我们母子俩都变得做事没有效率。
今天晚上,把火桌变成课桌,把客厅变成教室,不聊天,不吃零食,不喝茶,把亲子时间和学习时间再次细分开来,看看能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边前行,一边思索,不迁怒,不贰过,谨记儿子的劝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