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公众号【麦小丁】征集优质文章
#我所理解的中国#《尚书》33:儒家之本,管理者的要求

#我所理解的中国#《尚书》33:儒家之本,管理者的要求

作者: 我叫陈庆红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07:32 被阅读71次
#我所理解的中国#《尚书》33:儒家之本,管理者的要求

先摘录全文。

皐陶谟第二上 虞夏书二

曰若稽古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

禹曰:「俞,乃言厎可绩。」

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原文    曰若稽古

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尧典》开头。提及圣人往事才能这么用。

《泰誓》说:正稽古立功立事。非稽古不能称呼圣人。

《周书》说:曰若稽古,意思是昭天之道,熙帝之载。

原文    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

司马迁注:皋陶述说其谋略说:「信其道德,谋明辅和」。谟就是谋,弼有辅弼一词,两者可通。

允,《释诂》上解释为信,迪解释为道。《释名》进一步解释道就是导。

重点是德的解释。

《淮南齐俗训》说:得其天性叫做德。天性指五常之性。《易系词》说立人之道在仁与义。

皋陶意指道德的重要性。

禹曰:「俞,如何?」

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

大禹说:「是的,该怎么做呢?」俞就是然。

司马迁注:都就是于,我理解为这样。厥作其,慎厥身就是慎其身。永就是长,修思长。惇叙就是敦序。庶就是众人的众。励就是厉,高的意思。迩就是近。

郑玄注:次序九族而亲之,以众明作羽翼之臣,政治就可以由近及远。

九族,从高祖到玄孙,马融、郑玄在《尧典》中如此注解。

这句话本质上是儒家的放大扩充原理,《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跟此处的慎身、长修思、次序九族、任用贤臣、政治影响由近及远是一个道理。简而言之,要想别人也这么干,自己先这么干。

对于吸毒的明星,可以重新做人,但绝不可以重新做明星。坏榜样,为害甚。


禹拜昌言,曰:「俞。」

司马迁注:昌就是美。《说文》昌就是美言。

《孟子·公孙丑》说大禹听闻善言就拜。

显然,听到皋陶的一番道理,大禹拜服,是真的拜服,深以为然。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

皋陶继续说。

都,上文有解释。

人和民今天我们合起来用,指的是普罗大众。古文中人和民却不是一个意思。民,指的是民众,人指的是官员。

《汉书》中记载:帝王之德莫大于知人,知人则百僚任职,天工不旷,众职修理,奸轨绝息。

皋陶先说修身睦族,再说知人善任,其政治才可以由近及远。

领导者就这两个要求:管理自己、知人善任。

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这一句分两句看,上半句到黎民怀之。下半句大禹提出了疑问,能知能惠,怎么看待对四凶的处置?

司马迁注:咸就是都的意思,时就是“是”的意思,哲就是智,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知人能器使,安民则众民思归附——民众用脚投票,没道理在这里生活得更好,不归附。

大禹认为皋陶说的都对,然而帝尧依然有为难处,否则不至于流四凶。《论语》说博施济众,尧舜其犹病诸。四凶,大禹仅仅提了三个,隐去了他的父亲鲧。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指的是共工。孔是甚,非常的意思。壬就是佞。

对此,皋陶如何回应?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

司马迁注:载是开始的意思。采是事。“其人有德”写成“其有德”,人是后来人加的。

行,郑玄注: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行,是知行合一。

行包括下文会提到的宽、柔、愿、乱、扰、直、简、刚、彊。九德包括栗、立、恭、敬、毅、温、廉、塞、义。

皋陶说:「说其人有德的,要开始用事情来考验他。」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论衡》说圣贤之人,要用九德检视他的行为,用事情考校他的言。总之是看能否知行合一。

具体包括哪些知行合一?

明天的事。

打完,收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所理解的中国#《尚书》33:儒家之本,管理者的要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n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