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场所!

作者: 木木木壳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22:54 被阅读38次

    空间?场所!

    ——读《场所精神》有感

    “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

    无论哪儿一个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唱歌,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血流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郑重地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与‘画’以外的‘意’的存在。”

                                                                                                                                                                                           ——梁思成 林徽因

    《场所精神》一书作为《建筑的意图》、《存在、空间与建筑》的续集(出于翻译间接性的考虑,我选择阅读了英文原著),开篇便提出了“场所”(place),与“事件的发生”(take place)这两个词之间的联系。事件的发生需要一个场所作为行为的载体,而“场所”便是理解一个完整逻辑最初的切入点,因此全书滥觞于此。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在科学主义的萌芽从人们懵懂的哲学体系中抽离出来之前,人们一直是用具象主观的唯心主义来看待世界以及世界的运行。但是文艺复兴之后,科学作为哲学的一个衍生品呱呱坠地,与另一个分支——神学形成了对立。人们开始激进地对自然进行抽象、剥离与概括,试图从中找寻出“上帝之手”并最终颠覆了最初的世界观。这使得建筑在这一巨大的鸿沟前作出了不置可否的巨变——在我看来,room一词作为原本对于建筑初始印象的描述演变为如今拥有的“空间”(space)的含义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根本的认知变化。人类是一种短视的动物,人们对于工具的重视甚于由工具创造的环境。映射于建筑也同样如此,人们总是对建筑所营造的“氛围”留有深刻的印象,而对其创造的从自然中隔离出来的环境却视若无物。所以我们或许在营造建筑时应该从表观上人们的“精神意识共同体”出发考虑。因此建筑现象学应运而生。作者Christian Norberg-Schulz认为现代建筑危机是建筑失去了本身所应具有的意义,而沦为了效用、抽象的存在。那么在发现现代建筑的痛点之后,作者便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体系。

    一、场所

    “场所”这个词的出现是对“空间”发起的冲击,与之相应的当是“诗”与“科学”。在描述一个场景之时,我们常常会重返具体的物。比如场景中有些什么东西,他们是什么颜色,有什么质感。也可能说光线是什么样的,有一种什么样的氛围感等。但“场所”多以地理的概念来加以定义,而事实不仅于此。“场所”位于“大地之上,穹顶之下”,两者在地平线处分野(distinction between earth and sky),是一种“包被”的关系。它是所谓具体的房子、村庄、城镇等及其周边建筑物集结了各种中间物所形成的成果,因此可以认为场所的基本特质是集中性和包被性。而人们生存所依赖的特定的场所的实质是一种心理上的舒适与惬意,我把它理解为人在日益脱离自然的情况下的人与自然的支点或是平衡。人会在潜意识中一直追寻这种环境的“方向感”——抑或是归属感。

    书中对比了Martin Heidegger和作者的思想。Heidegger认为建筑的意义在于“富有诗意地栖居”,因此需要在“营造”中感受诗意;而作者则认为,建筑的意义在于“氛围”,所以人们应在包被的集合体中寻找一贯熟悉的氛围。而这种氛围给人的感受则被定义为“精神意识共同体”。

    人们立足于此类场所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不同的“精神意识共同体”,将各种自然事物物化且加以凝聚,它呈现出的是一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交替更新。当我们看到中国古典建筑及园林时,便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当看到欧洲抑或是古埃及的建筑时,便有一种浓烈的历史感甚至是宗教感。这种感觉难以言喻却又真实存在。

    二、场所精神

    每个地域都有独特的气场和灵魂。罗马人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将场地赋予了灵魂。建筑的出现并不是凭心而为,它存在着一种必然性。正如安藤忠雄在设计前在场地打坐冥想感受环境,探查场地的涵义一样,想象自己根植于这片土地,建筑便鲜活了起来。又如同语意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得到,“建筑意”也只有在具体的场地中才能被解读,场所的精神只有在场所中才能找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领悟,它不能被凭空抽象,任何妄图的臆测只是场所精神的虚无主义。

    从物理的层面上讲,建筑根植于一片土地,土地存在于自然,而自然又有各式各样的属性。因此一个富有场所精神的建筑需要服从于场地的调配,诸如风、水、光等一系列可见的事物;与此同时,建筑也有一个精神的内核,它存在于这片土地,见证着一个个过客,它是一群人精神意志的载体,是在物理三维的层面上加入了第四维时间的轴度。那么在物理层面上又叠加了民族的历史、集体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等。从这个角度来说,雕塑是建筑的一个特例,坍缩了其物理层面的意义。

    场所精神就像一个造物法则,塑造建筑并维持其意义。场所的营造就是为了将场所精神的各要素可视化。

    三、场所精神与建筑现象学

    私以为,建筑现象学在哲学意义上是对快速发展了几百年的科学的叩问。人们习惯了用抽象形而上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却忘了事物存在的根本。殊不知科学也只是哲学的分支,并不存在永恒的正确性。抽象提取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近似,它不能够代替事物本身。它不以任何假设为前提,追溯本源,具有普世价值。

    作为一个“自由人”,在看待“物”时,并不会夹带一丝程序化的眼光,他们所看到的只是事物本身。因此建筑现象学的意义在于抛却抽象粗犷的数字化的空间概念,反而以更细微的视角来体会生活中的微妙感觉,通俗一些讲便是一种由物组合形成的“气质”。而场所精神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四、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

    自然场所:作者总结出一系列有典型特征的地景(landscape),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建筑形式,如浪漫式、宇宙式、古典式、复合式,并阐述了每种类型的场所精神。

    人为场所:第一种(中世纪城镇)以活泼动态的特性著名,第二种(伊斯兰建筑)带有明显的一致性和绝对的秩序,理性而抽象,第三种(希腊建筑)人为环境常常引发人的可想象性和明晰的秩序。而第四类的复合式多适用于较为复杂的都市,在都市中,集结了各种意义,能够提供了许多认同感的可能性,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比在一个陌生的地景中更容易有“在家”的感觉。

    作者以场所的意图来分类,地景和建筑表现出不同的秩序性。并以布拉格、喀土木和罗马为例来阐述观点。

    五、场所精神的丢失

    自从上世纪初现代主义建筑兴起,建筑开始不再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更多的是运用一种科学抽象的眼光和手段来对待,人们在激进的现代化热潮中迷失了方向感。建筑成为了一种统一标准,成为了一种商品。追求同质化,抛弃了场所精神。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指出,“节点”“路径”“区域”构成的空间结构是形成人们方向感的客体。而抛却了传统意识的街巷和建筑,人为场所和自然场所相割裂,使人在都市中失去了方向感。建筑失去了魂魄,成为了仅仅在物理层面上或许好用的躯壳。

    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使人们在被新的形式,新的空间感受所震撼而暂时忘却根植自然的本源的同时,感到深深的疲惫与倦怠。而这种现象却仍在愈演愈烈。现代人的欲望总是被无限地放大,欲求不满却身心俱疲。当我走进古代高塔、神庙等赋予了意识的建筑时,我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升华,而物理功能上的需求被无限地缩小。建筑的出发点倘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而非存在上,那么场所精神便只能沦为一种肤浅的情感——抑或是淡淡的乡愁,更遑论人存在于世的凭依物。

    六、总结与评价

    评价:读完《场所精神》一书,收益颇丰。它一定程度解答了我从建筑学入学以来关于“空间是否即建筑”的疑问。正如哲学上说,社会的发展总是曲折而螺旋向上地进步着。在建筑思想的发展上也是如此。不断前进又不断回溯本源,不忘初心。人们在发展过程中似乎将自己独立于自然之外,因此丧失了“方向感”。本书的意义便是使人重拾和自然的关联。如何创造场所使其在功能上既可以满足现代生活又呈现真正的意义连接,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建筑需要融入城市文脉,在传承的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发展。

    疑问:但同时我对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疑问,首当其冲的便是:作者反对现代主义中用科学的眼光将建筑轻率地抽象化为空间,认为“场所精神”要求的具体的“物”才是人们所认识的“场所”。因此在逻辑上便是反对抽象,保留具象。但是这本著作却又是用抽象的科学来描述、分析自己的理论,这不是有自相矛盾的嫌疑吗?

    其次关于自然场所和人为场所的分类上,作者对四类地景和建筑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分类准则,这使得这个分类并不能完全说服我。光是感性地用秩序感大致划分,却又使得“宇宙式”和“古典式”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倘若作者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地景与建筑的割裂,那么似乎这个分类便无伤大雅。

    总结:让我们回到最初的序言,梁思成与林徽因所述。用中国古典的说法来说大概就是“人杰地灵”。“建筑意”是与“诗意”“画意”相并列的。本族人可以在建筑中获得归属感和精神上的慰藉。而外乡人也不难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无声的历史和故事。这种无声的诉说比文字、画面更加掷地有声,动人心魄。场所精神就是建筑的灵魂。粗略地来分,便是怎样的地景对应怎样的建筑,两者不能割裂。而需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便是建筑师的毕生追求。

    在浩浩荡荡的建筑发展潮流中,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中过多抛弃了文化背景而单一又机械地处理人与建筑关系的批判。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处理手法仍然过于肤浅,仅仅是提取了传统建筑的符号意象,试图通过这种简单的手段来满足人们内心的某些需要。但这只是对现代主义的弥补,并没有从建筑的本源,场所的精神出发来考虑问题。建筑所营造的微妙的氛围不能够被简化。建筑最终需要回归于“人”。而这本书的现实意义也是毋庸置疑。

    微拾衣袖,轻嗅花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空间?场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uz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