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在回家的火车上过,趁人不多,抓紧时间用电脑备课、收集QQ空间里的诗文,竟忙了一个通宵,今晨六点方睡。
晚上十一点,终于闲了下来,开始“补晨读”。读完了《卷四·秦文》。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有八个,一个是《触龙说赵太后》里的触龙,一个是“头悬梁,锥刺股”的苏秦,一个是《冯谖客孟尝君》里的冯谖,一个是《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邹忌,一个是《李斯谏逐客书》里的李斯,一个是《唐雎不辱使命》里的唐雎,一个是《卜居》里的屈原,一个是《宋玉对楚王问》里的宋玉。另外还有五篇,也涉及了五个人物,再看题目就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了。
发现“观其大略”式阅读,也需要有一个或几个简明的测量标准。比如这一卷《秦文》,最起码的“有效阅读”测量标准就是: 回看题目,要知道每个主角都干了件什么事情。又或再加上这件事情的大体情况。比如《唐雎不辱使命》,就要知道唐雎是去跟谁谈判了,谈判结果如何。
我看还可这样,就是每篇读完,写一句或一小段阅读心得。不然,“观其大略”就很容易沦为“囫囵吞枣”和“不知所云”。
虽然这些方法听上去耳熟能详,无甚新意,然唯亲摔跟头,甚至摔得头破血流,才会真把他当回事,真明白还怎样做,并且真的做出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8.1.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