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惠书屋论语读书
《论语》讲堂留影177

《论语》讲堂留影17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3-28 04:56 被阅读0次

    2024-3-28 一百七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语音整理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根据每个人智力的不同,把人分成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孔子认为他自己本身的天资并不优异,所有知识的来源都是勤奋学习所得,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学而不厌”。因此他把自己归为“学而知之者”这一等,比“生而知之者”这种天才要次一等。
    “不知而作”,就是不学习还不懂装懂去妄作。这种人孔子是见过的,而且大多都是贵族,但是为了给他们一些面子或者保护自己,孔子用了“盖有”这个词,也就是说“大概有”,实际上他应该是见了很多。“我无是也”,孔子在做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以后说,我不是这种情况。因为孔子一直的观点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甚至孔子还说过,“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就是说,你不知道的,哪怕你存疑也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不懂装懂。所以孔子的观念一向都是反对那种不懂装懂而且胆大妄为之人,称他们“不知而作”。
    这个“作”我们今天理解成“妄作”的意思,就是不按正常的规律去做。这个字在河南方言里用的比较普遍,这个“作”有点儿无事生非的含义。它不仅不懂装懂,而且还擅自作为,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些恶劣的后果。在网络语言中,有一个词叫no zuo no die。直白地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本章的后面两句我感觉是有省略的地方,我们尝试来给它补充完整,“多闻(而知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知之,择其善者而从之),知之次也”。这样补充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多闻”也好,“多见”也好,它只是学习方式的不同,就是尽可能多听,尽可能多看,然后选择认为好的就去学习。
    当然你在学习它之前要“知之”,就是记住它。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先听先看,然后就记住它了,就学会它了,最后去做,去执行。
    最后,夫子总结说,“知之次也”。就是说,我的学习方法可能不那么先进,不像圣人那样是“生而知之”的,我是属于次一等的,就是“学而知之者”。
    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生而知之”的人很少,几乎没有,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应该是“学而知之者”。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困而不学”,遇到了挫折,仍然不愿意去学习,那就是最下等的了。
    “生而知之者”少见,“困而不学者”也少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是“学而知之者”,或者是“困而学之者”。这样的一个形状就类似于一个纺锤,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中间凸起的那一部分。

    孙中兴详解

    这章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是指一般的情况:孔子说:“有些人对教诲的内容没有充分的了解就穿凿附会。我不是这样的人。我靠着广泛听闻,然后选取其中可信的材料当根据,其次是靠着我自己到处亲眼所见,努力记下来的内容为补充。”从何晏、皇侃、邢昺到朱子,大概都是这样解释的。

    另一种专指孔子“作《春秋》”:孔子说:“有人不知春秋大义就妄写历史。我不是这样的。我对于‘所传闻之世’和‘传闻之世’,都广泛求取古代的各种传说,然后选择可信度高的当成我作《春秋》的根据;对于‘所见之世’,我也都是谨慎地记下我的见闻,当成补充内容。”戴望和刘宝楠都持这样的见解,而且还都引用《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桓公二年》和《哀公十四年》,以及《春秋繁露·楚庄王》为证。我觉得有理。

    “识”,朱子说要念成“志”,是“记”的意思。“知之次”一句,孔安国认为是“次于生﹝而﹞知﹝之﹞者”。这就把此章强调“作”的重点转向了“知”,更转向了“生知、学知和困知”的三境界。我觉得是误导。应该还是在“知而作”这点上着力。

    如果我们将这一段定为孔子自述作《春秋》,那么《述而篇》所说的“述而不作”就是孔子早期还没想到要“作《春秋》”时说的话,而这段也可以推测是孔子晚年说的话。否则,孔子在本章说的话就和那句自相矛盾了。

    孔子“作《春秋》”是要针砭统治阶级的为非作歹。这在专制时代是很具革命性的行为。所以后人谈起这样的事情就尽量隐晦。这章也许就留下了“作”“闻”和“见”这样的线索,让知津者可以按图索骥,得知孔子的苦心。

    天涯箫声 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17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iy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