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第二次精讀 2018/12/26

曄菁在認識易效能之前閱讀過一本叫《整理家》的書籍,也是和斷舍離的內容及其相似,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就會有什麼樣的家。
趨樂避苦乃人之天性,本無可厚非。然而很多人做了很多種的努力,也努力持續了很多年,理想中的幸福卻仍然沒有光顧。我們又去給自己做了理性的分析,做了很多項考量,又去閱讀了深奧的哲學書,甚至讀了很多本,心靈雞湯也喝了很多碗,煩惱依然如影隨形。這其實並不費解啊!因為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既不瞭解自己的內心,也不瞭解外在的世界,在諸多誤解和錯覺中越努力,可能錯誤越嚴重。
最簡單的例子是: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像收納高手所示範的那樣漂亮整齊,但即使痛下決心買來所有的收納工具,大千一場,最後友現總也出不來雜誌上、微信公眾號上示範的那種效 果,於是再度自暴日棄。這種挫敗感源於不瞭解自己的處境和美化過的示範樣本之間的客房距離。
大多數感到生活不如意的人就是這樣經營自己的人生的,以一個並不現實的榜樣作為目標,不了解自己的資源和特質,最後,行至暮年才不得不面對夢想破滅的殘酷命運。
先做第一步,你能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先從整理家開始,而怎麼整理,先從認識自己和家人開始。
通過你的家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身邊的親人,如果你能通過檢閱,思考,反思,斟酌,執行,雖然這18個點內容感覺冗長,但是相信能用到三分之一那就是收穫了,曄菁期待聽見大家的閱後感。
1.你想成為什麼人和你現在呈現給別人的有什麼差異?
2.你真正喜歡的和你認為應該喜歡的有什麼不同?
3.你真心覺得自己需要什麼?為什麼需要?如果得到了會怎樣?如果要得到,你願意付出的代價的上限是什麼?
4.你不能沒有什麼?為什麼?如果真的沒有會怎樣?為了留住它,你願意付出的代價是什麼?
5.你不能忍受的家人的生活習慣是什麼?如果非要忍,你的底線是什麼?如果希望家人改善,你怎麼說服對方?
6.對於家中事務,你有多少決定權?如果你能決定,你最想做的改變是什麼?如果做不了主,你能忍耐的極限是什麼?
7.你家中有多少東西是別人送你的?
8.你家中有多少東西是你隨手送人而不心疼的?
9.你家中的東西有多少是伴你超過5年、10年、15年的?為什麼你一直留著它們?
10.什麼是你不願和別人(哪怕是家人)共享的? (日記、內衣、牙刷除外。)
11.什麼是你很希望和家人甚至其他人共享的?
12.你喜歡的東西家人也同樣喜歡嗎?你喜歡的顏色或款式家人也同樣喜歡嗎?
13.你知道家人最喜歡的顏色或器物風格嗎?
14.如果由你來排序,你最捨得將有限的家庭預算花在哪幾類物品上?
15.如果別人覺得你家太過凌亂或不潔,會讓你感到難過或羞恥嗎?
16.你或家人因為家中的衛生問題生過病嗎?
17.你知道自己的哪些疾病和生活方式有關嗎?
18.你的家人是否有什麼病需要在空間規劃時得到照顧?
找到這些內容的特性我們就可以理性的去分析整理家和斷舍離的異曲同工之處了。
希望我們未來一起共讀!
這週我在家裡再次清理出整整二大箱的衣服和鞋子,裡面包括了各種衣物,幸好他們有了可以用到的去處河南省定远乡的黃洼小学给到孩子们和贫困家庭。所以這樣事件,可以說是不計其數,再次讀了《整理家》之後明顯的這樣的事件次數減少了,真正意義上明白什麼是整理,這本書和斷捨離一樣明確的給了我一個指示燈,在我購物慾望上揚的時候,我的內心的那個學習后的系統一的我會傳達最新的訊息給到那個充滿慾望的系統二的外在的我,這就讓我清晰自己到底這件物品是不是當下必須要買的,必須要用的,說難聽點就是不買會不會死。
還有很多朋友會買書,封面高顏值,書名吸引了你,但是真的買回來之後你真的會看嗎,還是幾年之後,你的書房裡面還有很多包著紙皮的從未打開的書本呢,其實都是外界的影響導致自己也想附和別人一樣去買書,問題是有沒有問過自己這些書你真的會看嗎。還有很多朋友在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看見很多課程也會報名,費用也不貴,199/299/399買一年送一年,哇哦那麼大的誘惑我們又上鉤了吧。其實林林總總曄菁自己親身體驗,親身經歷。還有微信所謂的好友,加了不好意思刪除,總覺得未來哪天會有用,不好意思各位朋友們,這些人加了你一年或者半年可能連一句話都沒有說過啊,你的未來還剩多少個半年多少個一年?
還收把這些時間留在有價值的人和陪伴家人還有如何完成自己的夢想上去吧!
這也是學習整理家的第一步,仔細想一下這是我當下必須要買的嗎???
所以在當下,看完我的筆記的你請在你的日曆清單裡面寫上一個確定的時間,斷網,拍照,最後和你當初最鐘愛的卻未來永遠用不上的物品來一次大型的告別儀式吧!葉老師說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

道家的美學基因則崇尚敬天法地,道法自然。中國的庭園設計是道家思想的絕佳體現,落實在家中的秩序安排上,簡約、質樸,模擬山水的自然氣質,不雜陳人工雕琢的痕跡,更符合道家的美學觀。去掉一切多餘的東西,放棄繁復工巧的風格是道家思想的信徒一力追求的美學境界。於是無論貧富,素潔的色彩、天然的材質、取自大自然本有的造型、不同於儒家美學有意安排的規範秩序而是看似信手拈來的渾然天成,是道家思想指導下的美學追求。
佛家因將人世間看成需要拋棄的輪回之地,所以去除物欲是第一要則。我們現在流行的「禪意」其實是對「禪」的庸俗化解讀,「禪」本來有連接、結合之意,而「結合」是指人能和自己的本覺連接,外在的肉身能和內在的覺悟結合,最後衍化成不執一物也是很自然的。時下模仿住寂之所以不成功,是因為模仿者既沒有回望內在的真心,亦對外在器物人事生起諸多的分別心,對某些器物的執著和對某種品味的固執離「禪意」實在是很遠,要想打造佛家「中」的美學意境還有相當一段心路要走。
安排自己的家居用度和配置,或放縱身心,置自己於不得體的環境中,是沒有在自己的內在和外在之間求得一個「中」, 因為那個狡猾的自我有私心,讓你以為虛榮和放縱可以給自己帶來許多好處,於是以懶惰和散亂任由自己迷失。
這一場關於美的修煉亦是生命昇華的道途。看看我們如何對自己家的美負起責任美感是不容輕忽的收納標準之一,其重要性並不亞於滿足功能性的需求,因為人類接收的70%的信息來自於視覺,好看比起好聽、好聞能更快地吸引人的注意力。
如何優美而合理地安排各種收納空間,選配並碼放好衣櫥里的收納箱,搭配好懸掛衣服的色彩,如何將一卷卷的襪子、T恤、內衣折疊得好看,這些都會影響到你和你的家人是否有熱情與耐心,希望我們持續做好這件事。
曄菁在這裡想告訴大家想:沒有人可以給我們想要的生活,除了自己!讓我們先從乾淨來作為美的底色,再從你的家為誰而建來思考,再來填充更美的家和內心。
我們需要愛、幸福,但它們不會從天而降,一切都要靠我們去創造,創造屬於自己的內心的豐盛的時候,你的外在的周遭的一切都會因你而改變,而豐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