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好几个朋友问到一个概念,叫做“发展”,说看早期教育类书籍都说到这个词,据说还挺重要,但是不太明白啥意思,感觉挺抽象。
这让我感到挺欣慰的,因为从想要了解“发展”这个词的意思,说明大家能够真正的开始关注早期教育了,并且能够多了解些关于“发展”的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大有裨益,因为理解了发展,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理解每一个人。
发展这个词从专业诠释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方式,广义的发展包含种系发展、种族发展和个体发展。在教育学、管理学中使用的发展一般是指狭义的发展,用专业术语表达是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随时间而发生的有序和连续的变化。”这解释还是挺抽象,说的简单些,就是人从生到老这一生中各个阶段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举个栗子,“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这是我们老祖宗总结的人刚出生1年内身体动作发展变化的规律,现代科学也证实了全人类的动作发展基本也都是这样。除了1岁内的身体动作发展变化的规律,还有N多规律,比如感知觉发展变化规律、思维能力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把人一生所有发展规律都合在一起就是一门学科,叫做发展心理学。
作为教育者,是必须要了解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教育嘛,无论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都必须适宜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教师资格考试中就有相关内容的考核,比如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就得考中等教育心理学,里面包含了少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得了解0-8岁孩子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家长作为最重要的早期教育者,当然得了解一些关于这个阶段的发展知识。(留言回复“早教”可了解真正的早教)。
我们平时所关注的那些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孩子为什么总发脾气?孩子为什么胆小不敢和别人打交道?孩子怎么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太多,说下最核心的,就是关于儿童发展的十二项基本原则。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全球数十年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早期儿童发展的12条规律,将其作为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NAEYC)成立于1926年,是全球权威的、规模最大的早期教育组织,引领和推动着美国乃至全球早教事业的发展】
原则一 儿童发展的领域包括身体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几个方面,每个方面都密切相关并且相互影响。
不似青少年发展和成人发展,儿童发展领域还包括身体的发展,这是因为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以身体发展为前提,所以,保育是早期教育的基础工作。
认知、情感和社会性是心理学术语,为了便于理解,用个不是完全恰当的方式表述下吧,认知就是人认识世界的能力,情感是指人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社会性是指人如何应对这个世界的,这三个方面也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原则二 发展是以一定顺序进行,后来发展的能力、技能和知识建立在已掌握的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之上。这一点前文已经拿动作发展举例说明了,儿童的成长存在具有相对稳定并可预测的发展顺序和模式,了解这些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要关注什么、提供什么,防止出现早期障碍,另一方面也防止我们揠苗助长。
原则三 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不同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还拿上述“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举例,尽管这个顺序是基本稳定和可预测的,但是每个孩子都会因为社会文化、家庭背景、遗传基因、教养方式等差异而导致在出现发展方式和速度的差异。
所以家长和老师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也不能捧着一些年龄发展标准对不同的孩子进行刻板的对照和僵化的期待,比如辅食添加,大多是说要到6月添加,也有说4月添加的,这些都是根据普遍规律来的,具体到自己家孩子几月添加辅食,还得更具自己家孩子的发展特性来。(回复“辅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一点)。
原则四 早期发展经验对孩子有累积效果和延时效果,特定类型的发展和学习存在关键期。早期经验无论积极还是消极,都有累积效应,都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比如孩子在学龄前通过同伴游戏获得的社交经验会帮助他们在学校发展社会交往技能,会比同辈交往中没有早期社交经验的孩子表现的更有自信。有的经验不一定立马会展现出意义和价值,但都会在未来有所体现。还有一些经验的发展存在关键期,也就是错过了就会比较难发展,比如0-3岁的亲子依恋关系。
原则五 发展沿着可预期的方向进行,越来越复杂。儿童早期的学习是从动作感觉系统向抽象符号系统一步步发展,所以相应的早教策略也是从提供一系列感官直接经验开始,通过丰富的媒介和活动材料帮助孩子掌握符号概念,比如提供各式各样的积木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形状这个概念,提供不同大小和材料的球让孩子了解大小和质感的概念。
原则六 发展和学习产生于多种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受到多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只有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和更广阔的社会文化环境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的发展。比如孩子在完整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发展会存在差别,孩子在东方文化家庭和西方文化家庭的发展存在差别。同时,在不同文化环境下,我们也得采取适应孩子发展的教育策略。
原则七 儿童是积极的学习者,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不断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我们应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主动学习,并根据孩子发展阶段适度的拓展学习范围、深化学习内容。
我们有时候也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性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不过读懂孩子的学习思维往往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家长们会经常因为看不懂孩子行为的意义而训斥孩子进而对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造成伤害。
比如有的孩子会喜欢把家里的东西扔来扔去,这可能是因为他是在学习抛掷这个动作,也有可能是因为她跟着家长学会了把扔东西当做宣泄情绪的手段,也可能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力,或是因为其他种种理,这得结合孩子的发展阶段、特性和家庭环境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原则八 发展和学习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发展并非只是遗传或环境单独一方面的结果,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理成熟是儿童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而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则决定了何种学习将会发生。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这个故事强调了生长环境的重要性,但是可以想象,孟子能成为亚圣,必然与其天赋也有很大关系。
原则九 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对儿童发展状况的反映。游戏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最佳方式,它让孩子能够在愉悦放松的心境中收获经验。
借助游戏人们能够把漫长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能力保持下来,从而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不断学习。比如最简单的母子之间的微笑互动游戏,就是训练新生儿反射学习的游戏,这个游戏母亲和孩子仿佛天生就会,不需要别人教,以至于我们甚至忘了这个互动就是一种游戏。随着孩子的生长,一些相对复杂点的游戏则会促进孩子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比如搭积木。
同时,游戏带给孩子们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无限的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的孩子会通过游戏来表达自我,孩子们的发展阶段、性别差异、日渐清晰的人格特征、兴趣方向都会通过他们喜欢的游戏类型反映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对户外活动乐此不疲,有的孩子则对安静的室内活动情有独钟。
原则十 当孩子有机会练习新掌握的技能时,或者当他们经历刚超出他们现有水平的挑战时,就会获得发展。我们在带娃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当孩子GET了一项新技能后,是非常兴奋的,其实成人也是如此啦。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学习动机是会被进一步激发的,所以趁热打铁、再接再厉是很有必要的。
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孩子发展能力的前提下提供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活动项目,或者在我们家长或老师的支持下提供刚刚超出他们现有能力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跳一跳能摸得着的高度”。
原则十一 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认知发展模式、学习模式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不同的孩子拥有不同的智力特点,倾向于不同的符号系统,比如有的孩子对韵律敏感,有的孩子对数字敏感,有的孩子空间知觉很敏锐。
总之,孩子本身在理解世界的方式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作为家长和教师如果能够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提供多种经验机会,孩子就能够更好的找到合乎其能力的发展领域。
原则十二孩子在感到安全并受到重视、身心需要得到满足的团体环境中,发展和学习才会取得最佳效果。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需要是相当重要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孩子的发展,需要种类是变化的,同一种需要的内容也是在变化的,比如0-2岁孩子的关系需要主要是和父母的依恋关系,还不太需要同伴交往,2岁到3岁间,孩子的关系需要就逐渐延伸至小朋友间的交往,其信号就是喊着要上幼儿园,看到小朋友越来越兴奋。
上面这十二条原则看上去好像没那么复杂,做个小测试吧,看看小面三个活动,哪些是适宜孩子发展的教育行为?
1、一位妈妈在为她3岁的孩子读图画书。
2、在一所幼儿园进行的1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内,孩子们在堆积木、玩玩具。
3、一位老师在带一群3岁孩子做持续30分钟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主要在观看老师示范和讲解。
答案:
1.如果这位妈妈是在绘声绘色的给孩子讲母语的绘本,并且每天都会给孩子说,那就是适宜孩子发展的教育。但是如果这位妈妈只是在生硬的为孩子读英文图画书,并且是没有规律的偶尔读下英文书,那就并不适宜孩子的发展。
2、如果这个自由活动的积木数量足够、玩具种类丰富,那么就属于适宜孩子发展的活动。但是如果这些积木已经陈旧,连续1年没有为孩子更换种类,并且数量也不够,那么孩子们的参与度就会降低,会开小差或者争夺,这就是不适宜孩子发展的活动。
3、这个答案是最有意思的,留言3告诉你答案哦 O(∩_∩)O
参考文献:
1.JamesW.,ThomasL.&Corinne H. Human Development 10th Edition.McGraw-Hill Education.2011.
2.Carol G.DevelopmentallyAppropriate Practive:Curriculum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Education.ThomsonDelmar Learning.2007.
3.Bredekamp.S.,&Copple,.C(Eds).Developmentallyappropriat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RevisedEdition.Washington,DC:NAEYC.1997
4.Seefeldt,C.Howto work with standars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lassroom.New York:Techers CollegePress.2005.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微信公众号:亲子蹦跶 qinzibengda
原创文章归亲子蹦跶版权所有
谢绝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的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如需转载,请关注公众号并回复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