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问自己:我从哪里来?长大了开始问自己: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
很多人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少有人思考这样的问题:既然减少的物质变成了能量,那么是否可以认为,我们的存在只是一个个能量的存在形式呢?
前几天看到一个名词:普朗克时间。由于好奇便百度了一下,于是瞬间将我原本糊里糊涂的脑袋给打懵了。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大爆炸开始经过普朗克时间之后,我们能够理解的世界才出现。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没有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点爆炸而得来。因为能量过于密集产生了物质,这些物质或许经过了我们还未知的过程,组合成了我们已知的物质,再组合成了我们大多数人可以理解的质子与电子。
前一段时间一本《物演通论》,给了我启发。这本晦涩难懂并且充满了悲观色彩的书,颠覆了我的世界观。王东岳先生将整个宇宙内的所有存在看做一个整体,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万物一系演化,遵循“递弱代偿”原则。
我不知道是什么组成了质子和电子,但是物演通论告诉我,质子和电子的不稳定决定了它们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这就是氢原子,还是不稳定,便以氢分子的形式存在,这是质子和原子最稳定的状态,所以最广阔的宇宙中存在最多的就是氢气。因为很多我们未知的复杂原因,它们也不稳定了,所以有了更高级的存在,氦。它们之间的转化便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核武器氢弹的爆炸原理,有物质多余,从而转化为了能量。到之后原子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不稳定,于是更加复杂的分子出现了。
现在我们回到地球,这些复杂分子的出现为孕育生命创造了可能。
之前看过一个实验,现在只依稀记得好像是探究物质进化的:将淀粉撒到水里,观察其反应。实验者的记录和结论真的让我脑洞大开:淀粉碰到水,会自发形成一团,最外边是阻隔水的一层薄膜,是否形成薄膜与淀粉团的质量有关。这层薄膜会在一定范围内根据淀粉团的质量自动调整大小和厚度。结论是:有机物的出现必然会导致生物的出现,因为从有机物开始,进化这个词出现了。我认为进化是演化的一种高级形式,所以说,万物一系演化。
“递弱代偿”是医学上的一个术语。举个例子:人有两个肾,都知道缺少一个人还可以活好多年,医学界发现剩下的那个肾外形变大了,功能增强了。也就是说,缺了一半,或者是一部分,其余的部分会以其他的形式来补偿缺失的部分功能。这个概念被王东岳先生引用到演化过程中。
直观地讲就是越高级的事物种类,存在度越低,越依赖外界的更多条件来补偿才能够生存。再举一个例子,人类是最高级的物种,现在的存在也不过是七八十亿,人类的存在总量(质量)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比我们低级的哺乳动物总量高。并且我们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也远远比哺乳动物多的多。我们还可以往前推:哺乳动物的存在量肯定比不上爬行动物;所有动物的存在量比不上植物;所有生物的存在量比不上没有生命的物质……
单独看人类也是遵循这个选择的。原始人,吃饱喝足就已经很满足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有了更高的追求,而高品质追求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成。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一个农村的成年人和一个城里的成年人。后者肯定要比前者生存需要的条件更多,因为我们需要电,需要网络,需要手机,条件好一点的还需要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否则我们就生存不下去。而在农村,显然不需要这么多条件,或者说对这些外界条件的依赖性没有那么高。这只能说明城里人相对于农村人来说存在度更低,于是便采取了更高级的方式来补偿,这种补偿往往比上一级的补偿要脆弱。
越往前发展这种代偿条件的脆弱就越明显。比如电,电的发明最初只是为了照明,人类对于电的需求还不是那么明显,只要接到家里一根电线就够了。而现在且不说工业用电停止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如果家庭重点突然中断就会使我们连饭都吃不上。用电量越来越大,我们要建发电厂,要建电网,要建变压器等等一系列条件来保障,这就是代偿性条件。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一根电线和庞大的电网之间哪一个更脆弱呢?所有这些代偿性条件背后还有条件,最后通通把代偿压力给了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
按照这个理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了最后的阶段,是代偿条件的崩溃,人类社会不复存在。
我虽然不怎么同意最后的结论,但是毫无疑问,这是对这个世界,对存在最客观的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