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书生

作者: 丸子炒面 | 来源:发表于2023-09-16 11:50 被阅读0次

城南菩提寺里住了一个书生。

书生虽不像书里写的那样白净,但在只有一众僧侣的寺庙里,也成了独一的风景。

每天都会有许多借着上香的借口来到寺庙的女子,妇人。

她们都想看看这个能写出忽有仙人挽我袖,料是他乡故时友的书生长的是什么样子。

老方丈不知道书生是从哪里来的,只是圆寂时他喊来了寺里所有僧众,说书生与佛有缘,等书生皈依的时候可以接任方丈。

书生当时也在场,在他那双看惯了生离死别的眼神里,不见半分佛缘。

老方丈走了三年,菩提寺就没有方丈三年。

第四年春,一场连绵不绝的春雨淋透了西殿的梁顶。

负责寺里运转的几个和尚商量举办一场春会来筹集出修缮的费用。

他们来找书生时,书生正在吃饭。

一碟咸菜,半碗稀粥,旁边摊放了一本夹杂着小飞虫的经书。

阿弥陀佛,随着一声佛号的开场,几人给书生说出了此次前来的目的,他们希望书生能够在春会上帮忙写写墨宝赠予香客。

书生答应了下来,目送他们一行人离开后,继续坐下来品尝着稀粥与咸菜。

西殿的漏雨越来越严重了,山路还积存着潮湿的雨水,春会就仓促开始了。

大清早,随着寺里的第一声钟响,络绎不绝的信男善女们就涌了进来。

菩提寺不论是求名利钱财,亦或是求儿女平安,更甚至婚礼姻缘,都是很灵的。

当大家了解这次春会集资主要是为了修缮漏雨的西殿时,纷纷表示的很慷慨。

第一个功德箱被塞得满满当当了,于是和尚们又拿出了第二个。

春会除了求签解卦,敬香礼佛,最重头的就是后山亭子里的书生题字了。

和尚们给书生在亭子里摆放了一张条案,准备好了笔墨。

每日前一百个捐献香火的香客当天就可以领取一幅书生的墨宝。

另外寺庙也安排了两个小和尚去专门统计香客捐献的金额,每日捐献金额最多的一百个香客第二日也可来领取一幅书生的墨宝。

一开始,大家一方面觉得是从寺里得来的,一定能保平安,另一方面是觉得书生写的字非常好看,内容也极好。

所以当了解到规则之后,财力雄厚的香客纷纷彰显起自己的财力,财力水平有限的,则早早的就开始在寺庙外等候。

变化是从春会举行的第三天开始的,这时的寺庙里已经足足摆放了二十个满满当当的功德箱了。

和尚们已经开始想着要把西殿修缮成什么样子了。

钟声像涟漪一般,一圈一圈飘荡开来。

打开山门的小和尚发现今天的门外格外的拥挤,他看到了那些之前已经得到了墨宝的员外们也在这堵门队伍里。

光秃秃的小脑袋想不明白,一颗,两颗,三颗……

一群和尚看着那些让自己的家仆家丁纷纷拿着自己的钱跟着自己一起往功德箱里塞的员外们,一时间都是摸不着脑袋。

后山的凉亭,一群人里里外外的把书生围了好几圈。

有人说书生一定就是传闻在几年前落水而亡的书圣,肯定是他大难不死后顿悟生命真谛来到了这里出家。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他们说要不然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

有人说昨日太守重金求购了书生的字,还有人说那字其实被太守送给了朝中的人。

几个有钱的员外们囊括了捐献款数多的一百幅墨宝,他们有自己的办法——让自家的小厮纷纷拿钱去捐款,这样就能一个人得到好几幅了。

功德箱里的香火钱已经足够该一座新的大殿了。

这天傍晚,书生正在吃着咸菜稀饭,几个和尚敲响了房门。

他们拥着一行人走了进来,他们说这是当朝王爷和当地太守。

也是为了书生的墨宝来的,几个随从打扮的人拿出了王爷准备好的上好宣纸,接着又开始磨墨。

书生接过来王爷那根圣上御赐的金笔。

王爷是见过那位书圣的,书生不是他,但书生的字,是他也比不上的。

屋子里只剩下了书生和王爷两个人,一个问,一个答,这一晚,书生掐了好多次蜡烛的灯芯,彻夜长明。

临走,王爷说书生日后如果想要入朝为官,可以直接拿着他的令牌去任何一处衙门让当地官员护送进京。

书生把令牌放在了自己那本因为送给王爷而空缺出一个位置的书架上。

春会还在继续,如果说昨天还是大家捕风捉影的传闻,那么今天可是无数香客实实在在见到了从寺门内走出的太守。

寺庙里从提供纸墨变成了让求墨宝的香客们自备宣纸。

后山凉亭外的小路被踏的渐渐发了亮。

很快,有了新的传闻,说之前走出去的人根本不是太守。

消息是从一个没有得到墨宝的人口中传出的,他说他见过太守,不长那个样子。

很快,又有人说,他听从京城来的人说书圣的坟墓就在京城外。

春会结束的这天,和尚们看着堆满的香火钱,脸上漏出了谁也看不见的笑容。

西殿开始进行修缮,和尚们来找书生商量剩余的钱款怎么安排。

书生在几位和尚满意的离开后,坐在桌前小口的吃着碗碟里的咸菜稀饭。

和尚们拿出一部分钱交给几个虔诚的居士去成立了施粥点,又拿出一部分钱托人开始收购书生之前赠送出去的墨宝。

日子就这样又过了半个多月,西殿已经修缮完好,大殿的一角堆放着收购回来的书生墨宝。

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派人来了,太守接二连三的迎接着这些风尘仆仆的贵宾。

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想要带一份书生的墨宝回去交差。

当太守带着他们见到手上缠了绑带的书生时,他们的脑海里就只剩下完了。

可当他们看到和尚们从西殿拿出来的那些墨宝时,一个个又都毫不掩饰的喜笑颜开。

迎来送往,一批批的来客让大家都明白,这个人就是太守,那些贵人们,是来求书生的墨宝的。

书生被称作了新的书圣,他的那些墨宝身价不断翻番,从京城到各地,陆续有人前来。

寺里设置的施粥点越来越多,每一个地方除了稀粥之外还加上了咸菜。

而书生呢,依旧是只有在吃着咸菜稀粥时才会解开自己手上的绑带。

相关文章

  • 书生杨二

    这是一则听来的故事。 北宋末年,有一个书生寄居在杭州的一处寺庙里。江南本是人文荟萃之地,书生寄身寺庙倒也应景。他来...

  • 聊斋故事:绿衣女许了多情郎,小蜘蛛竟是大魔王

    ~1~ 书生于璟,因着母亲姓宋,人称于小宋。 平日里贪玩不好好学习被家里大人放到了寺庙里读书,这寺庙在荒山野岭,又...

  • 狐妖少女

    一 从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庙。这一天,庙里住进了一个年轻的书生,书生住进寺庙,本是为了求个清净,安心温读经书,...

  •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黄裳寓言》两个故事,一个是两个书生在寺庙里相欢爱,却被庙里的神佛职责无体统与形状,作者的观点是两书生是有理的,幽...

  • 十世情缘

    一个书生去寺庙烧香,刚准备进庙门的时候,突然看到身后来了一顶小轿,书生站在门口向后张望,小轿里走出一位窈窕淑女。女...

  • 短诗十六

    真如古代借住在寺庙里的书生那般清晨,我听着朗朗木鱼读书放下一切又追求着一切

  • 书生公子❤狐狸姑娘

    书生公子❤狐狸姑娘 (1) “方丈,我要下山。” “施主,你可知道你这一去,你的时日也就不多了,唯有寺庙才能守住你...

  • 课堂微语(一)

    有个陈姓书生借寓寺庙。溽夏,闷热,于是,赤膊袒胸,睡到大殿外走廊上。他梦见神灵严厉呵责自己,辩解说:“我只是睡在走...

  • 泰戈尔《吉檀迦利》新译11·走出冥想

    作者:泰戈尔 译者:水石山房主人(仗剑书生) 11 译文: 别再念经歌颂数珠了!你在这门窗紧闭孤寂幽暗的寺庙一角祭...

  • 禅机

    从前三个书生结伴上京赶考,路上有说有笑,并互相祝福能高中,实侧心中都祈祷对方不中。 一日经过一寺庙,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寺庙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ab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