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更大挑战人民广场每天写1000字
古文观止 || 子产论政宽猛(一)

古文观止 || 子产论政宽猛(一)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12:29 被阅读0次

我们今天再来聊郑国,聊子产,聊子产的治国策略。

我们知道,春秋时期的郑国立国较晚,西周末年,周宣王将母弟桓友分封至郑地,建立郑国,郑国为姬姓国,爵位为伯。

当时的周天子非常器重和信任郑国,周天子要选卿士或是朝廷重要官员,一般情况都是要从郑国挑选,当年武公和庄公都做过周平王的卿士。

郑桓公死于周幽王时的犬戎之乱,后武公即位,郑国开始崛起。

武公之后便是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郑庄公继位,这个时期也是郑国最为辉煌的时期。

郑国虽然曾经显赫一时,出现过像庄公这样的枭雄人物。但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的威严日渐削弱,存在感也越来越低,原本西周建立的秩序,到了东周已很难维持,各诸侯国之间更是很难再达到西周时期的那个平衡点,相反,他们以“称霸”作为巩固势力的主旋律。

而郑国随着庄公的离世,曾经的辉煌便一去不复返了。况且,郑国终究是小国,敌不过晋、楚、秦、齐这样的大国。

加之,郑国地处中原腹地,土地肥沃,自然是他国艳羡的对象。

另外,郑国的东方、南方都是大平原,完全无险可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战之地” ,且处于周边的大国夹缝之中,所以这郑国就成了大国争霸的演兵场,更是晋楚争霸的风向标。

多年来,郑国在夹缝中生存,举步维艰,朝不保夕,虽左右逢源,苟延残喘,却依然自身难保,总是徘徊在被灭的边缘。

同时,由于一生睿智的郑庄公没有处理好身后事,从而导致“诸子争位”。此后多年,郑国宗室内部尔虞我诈、相互倾轧,致使郑国内乱不断,所以到了春秋末年,郑国国势大衰,已到了濒临灭亡的境地。

就在郑国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子产横空出世。

关于子产之前我们已经聊过很多,他的那些丰功伟绩在这里也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在子产执政期间,郑国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虽然,郑国依然在夹缝中生存,但却安然无恙。

因为子产高明的外交策略,郑国不用再忍受战争的侵扰,转而度过了数十年的和平安定期。

子产是个有辩证思想的人,他认为,治国从政应该恩威并施,宽猛相济,一味实行宽正是不行的,在宽的同时还要实行猛政,要有必要的刑罚。

子产正是以“宽猛相济”的政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春秋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使郑国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不愧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的时间点仍然是春秋末期,但却是子产在郑国主政的末期,此时的子产已经病入膏肓,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子产一生,鞠躬尽瘁,为郑国的发展和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然,重病当中的他仍然不忘国事,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在临终前把自己的继承人叫到跟前进行了一番叮嘱。

那么,子产的这个接班人是谁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子产论政宽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uh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