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生命《智言慧语话心声》圣贤书友会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

作者: 十四施无畏力 | 来源:发表于2022-04-12 14:20 被阅读0次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

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

“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大论”就是重点谈论的意思。

这一篇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1.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fǔ);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根据人体形态,分别脏腑。

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审查筋脉终始,联通十二经脉阴阳相合;六合就是十二经脉,按照阴阳相合的法则组成六对;这些筋脉各自按照它们的既定路线在运行。

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穴位所发的部位,各有名称。

溪谷属骨,皆有所起:肌肉和骨骼相连属的部位,都有各自的起点。

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十二经脉的分部也就是皮部;有的顺着运行,有的逆着运行,都有各自的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四时阴阳的变化,也有着它的规律。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都是表里一一对应的 ,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2.岐(qí)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东方生风,风生木:东方生“风”,“风”滋养树木;“东方”五行属“木”,对应春天,春天阳气上升,气候温暖,多刮暖风。

木生酸,酸生肝:树木之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够滋养“肝脏”。

肝生筋,筋生心:“肝”又能够滋养“筋脉”,“筋”又可以养心;因为肝属“木”,心属于火,木生“火”,所以筋生“心”。

肝主目:肝气向上通于眼睛,“肝”开窍于眼睛。

3.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

其在天为玄:神气在天上是玄妙的。

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在人间成为道,在大地成为变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地上的变化生成五味,人间的道产生智慧,天上的玄妙产生了神。

4.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神在天,为五气中的“风”,在地是五行里的“木”。

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人体是“筋”,在五脏是“肝”。

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五色是“青色”;在五音是“角音”,在五声是“呼喊”。

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运动是握拳,在七窍是眼睛。

在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五味是“酸味”,在情绪是“怒”。

怒伤肝,悲胜怒:怒会伤“肝”,悲伤能够抑制“怒”。

风伤筋,燥胜风:“风”会伤到“筋”,但是“燥”能够抑制“风”。

酸伤筋,辛胜酸:“酸味”过多会伤到“筋”,但是“辣味”能够抑制“酸味”。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形”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相关文章

  • 中基必背篇--藏象篇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 中医考研 | 藏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

  • 调节情志,防止七情内伤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阴阳应象大论》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胜悲,悲胜怒,恐胜喜,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胜悲,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 作者:恒龑超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

  • 李氏砭法 | 砭治抑郁症 案例四则

    抑郁症:中医称为“郁证”、“邪崇病”、“卑蝶”等。 病机:中医讲五脏对五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怒...

  • 养生先养心,养心就在于这四个字:安徐正静

    《黄帝内经》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扰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素问·阳应象大论》中“怒伤肝,...

  • 脾气大=等于脾虚?艾灸健脾应该这样灸!

    脾气大, 就是一种病态 中医认为肝生怒,怒伤肝,一切燥怒的原因,都来自于肝的阴阳气血失衡。而肝的失衡生怒又有几种原...

  • 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经: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那么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是怎么回...

  • 雅蕴堂——香与养性

    "焚香"排解压力的重要方式。《黄帝内经》有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品香是很好的静心方式,香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悲胜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xv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