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是李老师初级研修生第四次课。当天开课伊始,老师就说我们的研修马上就要结束了,得考虑毕业事宜了。
90天,真的很快,今天的作业就是第75天的作业啦。离90天,不过还剩下15天的时间。
老师说,现在要考虑请人帮我们的书写序,请谁帮我们写,由我们自己决定,但至少要写一到两篇。还要写推荐语,可以多找几个人。我就在想,我要找谁帮我写序呢?第一个人,我想请宋老师帮我写,但是直到今天为止,还没有时间来得及跟宋老师确定。第二个,我就想到了我的老朋友——闫。
当天中午回到家,我就先给闫在微信里留了言,因为我发现换了新手机之后,大多数人的电话号码都没有存进新手机,过于依赖通讯录的我几乎没有记住任何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晚上回到家,我再次拨打闫的QQ电话,她没有接听。所以我在同学群里寻找她的电话号码,我想郑重地通过电话邀请她为我作序。
之所以第一个想到的人是闫,是我觉得她是我真正的朋友。
我们俩从高中一年级就认识了,在高中三年的期间里,真正在一个教室里读书,也只有高中一年级这一年的时间,我们俩一起出过黑板报,办过报纸,一起爬过山,读过书,谈过心,也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朋友。
在所有人都笑话我,讽刺我,打击我的时候,只有她默默地一直鼓励我。在后来的日子里,一个人在外,找不到可以真正交流思想的朋友,会难受,就给她写信,也会收到她及时的鼓励。
朋友难得从认识以来的这30年的时间里,九零年认识到现在为止,算来已经29年了,真的是30年了。在这30年的时间里,总会有孤独难过伤心的时候,也总会有一个人排解不开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她,我们两个曾经陆陆续续通信十年多,到现在为止,那些信件都还保留着。她的言语不多,但是都很精辟。有些话就像暗夜里的指路明灯,既给人方向又给人力量。
后来不写信了,有了电话,有了QQ,有了微信,但是我发现我们两个之间的联系并不频繁,最频繁的时候几个月写一封信,最长的时候几年不联系。虽然联络不频繁,但是她一直留在我心里,一直是我最珍惜的朋友。我从来没有觉得她离开过我,有的时候即便不联系,想一想都会觉得温暖,有力量。
也许在别人眼里,她是一个不算太热情,说话有一点不太好听的人,甚至是有些言辞犀利的人。但是在我心里,她是值得交往的一个人。
在高二,高三期间,在跟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跟她那个半仙做朋友啊?好像闫给别人的印象更多的是神神叨叨的,半仙一样。
而在我心里,她其实是一个比较睿智的人,一个值得我信赖的人。
昨天,她把电话号码告诉我,那一瞬间我的心就踏实了。下午整理完所有的日记以后,我给她打电话,她非常痛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们之间的交往就是这样,想念的时候可以发信息,可以打电话,甚至也可以不联系,只是想一想就好,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只要想到,就会安心。
不发信息,不打电话的时候不代表不想念,因为那个人就在心里,随时可以想起。
何为朋友山阴访戴。见《世说新语》:“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
我觉得我和闫的之间,也有这种感觉,想念而不见得非得相见,非得联系。
闫还带我进入一个传统文化群进行学习。在前后两年的学习时间里,我觉得收获也很多,现在学习的心理学知识,也能够和期间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也对当时的学习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老师说,当心理学家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哲学家和佛陀已经在山顶等候多时了。此言真的不假,当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之后,发现很多的观念理念都能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踪迹,只是当时理解的不够深,不够透彻,现在又有了新的认识。
学无止境,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更好的融合。感谢闫曾经的引领,有这样一个朋友,我觉得很幸运。
俗话说,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的朋友不多,知心的更少,不过有闫这样的朋友,我觉得不遗憾。
挚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