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十:小国寡民

《老子》辩证法简义/\十:小国寡民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6-07 10:10 被阅读0次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一、小国寡民。

不断缩小侯国的势力和领地,小,缩减,缩小。国,侯国,侯国领地。“国”的造字本义:强大军力守卫而内外安定的疆域、领地及势力范围。金文“國”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有武力守卫的疆域。有的金文=(或,即"域",领地)+(王),强调"国"是"王的领地或势力范围"。小国,缩小封侯赐地数量,一是不断裁减王公贵族,二是裁减王公贵族的军队,也就是说精兵简政,开源节流。不断减少贫民的比例,“寡,减少。民,贫民,草民,贱民,饥贫的百姓。一句话,不断减少剥削和被剥削者,以至于无。

所以,有觉悟的领导者必须率领人民群众掌握军权和政权逐步消灭剥削阶级,逐步消灭私有制,以国家安全为本,以民生为本,加强国防建设,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消除贫富差距。

二、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通过“小国寡民”的措施,虽拥有先进的战争机器,虽具备发动强大的战争重器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却并不使用,”。“什伯”,十倍百倍,亦指兵制,借指强大的兵制。器,器械、重器。“什伯之器”,技术先进的战争机器、强大的战争力量,即强大的战争机器。虽然人民重视死亡、担心生命危险,但无须千里迢迢向远方投亲靠友四处迁徙;人民富裕了,百姓就安心了,国家就太平了,即使拥有船只和车辆,老百姓也无需去乘坐它们迁徙到远方。虽然有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却无需去陈兵布阵。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大力发展经济,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让人们返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这种自然纯朴的状态从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让人们个个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快乐,也就是说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耍得好。

因此,有觉悟的领导者致力于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无忧无虑的美好的大同社会。

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侯国之间,边境从这边到另一边,可以相望而见,鸡鸣狗叫相互之间也听得到,因为王公贵族们逐渐封地没有了,也特权没有了,到最后成为了普通百姓。贫民安居乐业,一直到老到死,再也无需为了生存来往奔波,反复投亲靠友了。

也就是说,消灭了剥削阶级,才能消灭贫穷。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杂谈:各美其美

    1.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 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 王东岳的中西方哲学启蒙课第六天

    2.9老子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无为”,老子反对一切文明化作为,叫“无为”。 所谓“小国寡民”是以部...

  • 阴阳、是非、黑白……辩证法

    有人称老子的辩证法为诡辩论,这是中的的。 辩证法混淆真假的能力是巨大的,没有任何问题不能被辩证法完美解决。 “要努...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 今日所得

    关于人性善与性恶: 东方文明一开始从老子开始到孟子都主张人性善,比如老子主张退回到小国寡民,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读《道德经》心得

    因时代久远,章句凌乱,节次颠倒,余读老子真言,十余载,不解其意。唯删繁就简,而后方解其义。 老子曰:少则得,多则惑...

  • 唱唱反调——行动指南《道德经》

    老子的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法,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十分受用。有趣的是,对于社会早已形成共识的事情,他总能换个角度给出彻底相...

  • 老子的“无为”思想为何至今没有普及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十:小国寡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m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