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9644/f953a578192c2c3a.jpg)
“园长妈妈,我昨晚想你了!”3岁两个月的儿子一早看到园长妈妈,就搂住她的脖子。
园长开心地抱住儿子。她对我说,昨天我忙着园里的改造,没到班里去,没想到宝宝就想我了!然后对着儿子说,园长妈妈也想宝宝了!
我告诉园长,昨晚8点来钟,宝宝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和我说,我想园长妈妈了。我和他说,你明天告诉园长妈妈好不好,孩子说好。这才有了今早这一幕。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因为我希望孩子善于表达自己,成为一个真诚而温暖的孩子。
01
宝宝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给他读绘本,读《抱抱》、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读《大卫不可以》、读《有一天》……尽我的能力选择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绘本。
我还不吝于和孩子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亲亲他的小额头,告诉他,妈妈爱你!也因此,宝宝学会的第一个两个字的词就是“爱你”!我第一次听到觉得感动极了,暖心极了。
其实,孩子在那个年龄段可能并不懂得“爱你”的真正意思,他可能就是单纯地模仿,不过我还是觉得很欣慰,孩子的小脑袋里输入了优美的故事和美好的词汇,他的小嘴里就能输出令人感动的词句。实践证明,我给孩子讲解绘本是正确的做法。
读书,能让我们突破现实环境的局限,了解到身外的世界。家长要想让孩子视野开阔,时刻链接到身外的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更是离不开读书,读好书。
讲真,我们日常生活里很少使用绘本那样优美的语言,“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我爱你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那里回到这里来”,“大卫,妈妈爱你!”“有一天,你的头发也会在阳光下闪烁银光,当那天到来的时候,我的爱,你会记起我!”
我给孩子读绘本时每每被那些优美的语言陶醉,连我这刀枪不入的成人都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何况一张白纸似的孩子呢?反复朗读将对孩子的小心灵是多么美好的熏陶呀!能给孩子多少心灵的滋养呀!对表达能力学习的帮助更是不言而喻!
据说幼儿的记忆是短暂的,所以每本绘本我都给孩子连续讲五天以上,每天至少一遍,直到孩子要求换新的绘本为止。我希望这样的反复记忆,能在他的头脑中加深印象。实践证明,孩子对讲解得多的绘本印象更深刻。
02
孩子稍微大一点,大约两岁以后吧,我就经常和他互动了。互动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
宝宝说话晚,两岁生日时只掌握了十来个双音节词,又过了一个月,他的语言能力突飞猛进,这时我开始了和他的对话互动。
每当讲读绘本时,我会停顿下来,问他其中的细节,也会给孩子讲故事的梗概。比如,讲读绘本《我要找妈妈》时,我就先给他指读封面上的字,然后问他,“谁要找妈妈?”儿子答,“兔弯弯。”
讲到故事里可以用身体语言表达的内容,我就用稍许夸张的手势和动作来表示,孩子看了觉得有趣,往往哈哈大笑起来,或者让我重复动作和手势,我知道孩子喜欢,就让他学我的动作和手势。
孩子高兴地学起来,孩子常常一边说一边表演,开心极了。这种方式学来的东西,留给他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孩子充分理解了词语的含义。
孩子就是这样学会了一些动词。在阅读绘本《船夫大叔》的时候,讲到大象为了减轻重量而变幻身体的形状,一会儿趴得扁扁的、一会儿蜷缩成一团时,孩子边说边做“趴”和“蜷缩”的动作,他觉得有意思极了。所谓寓教于乐,大概就是这样吧!
03
带孩子出门玩或者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的时候,我常常会用手机录下来,并且一边录像一边录音。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我的影响,他也模仿着我做记录。模仿记录对他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实际操作式的锻炼。
五月初,我带儿子去了海底世界,孩子第一次那样近距离地观看各种各类的鱼,他兴奋极了。
我把他看鱼的过程录制成一个个的小片段,每一段都现场配音。
我通常会这样配音,“今天是2018年5月6日,妈妈和宝宝来到了海昌海底世界,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海底隧道,宝宝正在看鱼,现在游过来一条鳗鱼……”通过这种方式,我把宝宝成长的片段都记录了下来。
逢年过节,或者家人过生日,我都用这种方式记录。没想到,这种记录方式影响了宝宝。
那天,我下楼洗车,宝宝非要跟着,我就带着他下楼。这时宝宝做了一个令我诧异的举动,他举着手机对着我和车做出录像的模样,同时口中念念有词,“今天是2018年?月?日(他说不清具体日子,就咕哝着混过去了),我和妈妈在洗车!”
我差点当场石化,我的宝宝也会描述和表达自己做的事情了?!孩子的模仿能力真强呀!这不就是口头作文吗?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不也类似于此吗?我的孩子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
04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给儿子做示范,示范如何清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当孩子无法清楚表达的时候,大人可以使用追问等方式帮助他清楚表达。
有一次,儿子说,“妈妈,小汽车找不到了,”然后情绪就不太好。
我问他,“你是不是很难过”,
他说“我很难过”。
我说,“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说”。
他说,“妈妈,找不到小汽车了,我很难过”。
我又问他,“你想怎么办?”
儿子说,“我想要小汽车。”
我问他,“你需要妈妈帮你找吗?”
儿子说,“妈妈帮我找吧。”
我又问他,“这件事连起来,你该怎么说呢?”
儿子说,“妈妈,小汽车找不到了,我很难过,妈妈帮我找吧。”
我给儿子了竖了一个大棒!
和儿子在小区里玩耍,相熟的奶奶看见了他,亲切地叫着他的名字,“小宝,到奶奶这来玩儿呀。”儿子骑着小童车,嗖嗖地飞奔过去,一边嘴中喊着“奶奶,我来了。”
一开始,儿子喊的是“我来了。”我发现后,告诉儿子,和谁说话时要先称呼一下对方,再说话。估计儿子听不懂。我就告诉他,和奶奶说话,要说“奶奶,我来了。”然后我让儿子重复一遍,儿子很听话,果然很快就纠正过来了。
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我也不带着情绪去指责他,而是给他示范一下,然后让孩子重复一遍。孩子才3岁两个月,很多时候,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并非故意犯错,只要示范给孩子如何做就行了。
现在的孩子,能清楚有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受家人、幼儿园老师、邻居们的喜爱,我希望,孩子能如我所愿,成为一个真诚而温暖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