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突出重点的方法

作者: 老街讲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0-11-26 18:52 被阅读0次

老街讲写作:

文章要想写得好,细节描写不能少。 各种感官来写景,方能惟妙又惟肖。 事情经过精细准,一招一式要写到。人物刻画要形象,神动心语和外貌。

01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1、描写上讲台发言

A、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 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B、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2、描写淑女的吃相

A、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B、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3、描写粗汉的吃相

A、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B、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你看出了什么?

0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具体写出动作的过程

A、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B、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捧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A、《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B、《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2、摄取细小传神的动词

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细小动作,最能反映其内心活动、性格特点和精神面貌

比如有些同学在不自然的时候会反复地搓手,或者搔头皮,写文章时如能将这些运用进去,就是很好的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买酒时“排出九文大钱”,只一个“排”字就表现出了孔乙己底层文人讲面子、好显摆、穷酸迂腐的个性。

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吃力地爬月台时的动作描写,让每个读者都感动不已。

例如《药》中: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

这一连串动作的细节描写非常传神。

华老栓开的是小茶馆,积攒一包洋钱不容易,因此收藏也就特别小心,以至于华大妈要“掏”上半天!老栓“接”、“抖抖”地“装”、不放心地“按”,生动表现了在社会最地层的市民生活的艰辛。

3、把握外貌描写的方法描写外貌

不一定要像工笔画一样,面面俱到,对人物的神态描写也要着眼于某一细小的特点,这样才能鲜明地展现人物形象。

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外貌时,只一句“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就写出了蔡芸芝先生的美丽。

鲁迅在《祝福》中表现沦为乞丐后精神麻木的祥林嫂的神态时这样写道:“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实在是“画龙点睛”的绝妙之笔。

描摹神态时应注意:要仔细观察人物外貌神态的细微变化;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应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外貌神态描写应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以增强其表现力。

感谢关注!

感谢点赞!

作者:老街讲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突出重点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ez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