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再让孩子读绘本?

作者: mlcitta | 来源:发表于2016-10-31 18:47 被阅读0次

    01

    前几天去动物园,看到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妈妈戴个眼镜,看起来应该是个高知,孩子不大,也就两岁多的样子。妈妈指着一头河马问孩子,这是什么呀,孩子摇摇头,这位妈妈马上火就来了,这个还不认识吗,不是之前看过的绘本里有吗,这就是“河马”呀,看了那么多什么都不记得。孩子则一脸委屈,好像怎么也不能将眼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同绘本里可爱的河马联系在一起。

    02

    我的孩子现在不到两岁,最近迷上了看蚂蚁,我带他下去玩的时候他很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或者拿块面包去喂蚂蚁,有时还要弄一两只蚂蚁到手上让它们去爬。我一看他这么喜欢蚂蚁,就给他买了一本蚂蚁的绘本。书拿到之后,我本以为他会很喜欢,没想到人家根本看!不!上!我指着绘本里的蚂蚁问这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那是蚂蚁。是呀,他平时观察到的小不点怎么会是书里那个大家伙呢?

    从这两个事情上,我忽然意识到,我们是不是对幼儿的认知太过执着了,我们每天都要教孩子认识这、认识那,生活中的还不算完,还要让孩子从书本中去认识事物。而这些事物也许是孩子从未有过接触的或者有从未产生感觉的东西,这样让他们生硬接受,对他们的成长不会起任何促进作用。当然,孩子认识的东西多,会让家长觉着很有成就感。

    现在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大家越来越重视,但是,绘本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我认为绘本存在两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会让孩子造成认知方面的扭曲。

    好吧,我得承认优秀的绘本在艺术成就上是非常棒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合低幼宝宝。人的认知一定是先要认识真实、客观的世界,然后才能认知抽象的事物。不论是多么大师级别的绘画者,只要是美术,就一定是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变形、抽象,甚至是扭曲,就肯定不再是客观世界了。

    如果孩子太小接触太多的绘本,而他看到的东西在客观世界里是找不到的、对不上号的,就像第一个故事里的孩子,这种教育对孩子的认知来讲是一种灾难。

    而很多国内平庸的图画书,就更别提了,据说是有一个模板,换换长耳朵就变成个兔子,换个圆耳朵就是个狗,这种图画书就更不能给孩子看了。

    二是绘本没法给孩子真实的感知。

    绘本是对世界的变形,那我给孩子看真实图片总可以了吧。当然可以,但是也不能多看。因为书只能让孩子认识这是什么的东西,但是要去感知一样物体则毫无办法。对于幼儿来说,我一直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认知而是感知,就是让孩子调动自己身体五官和心去感受这个真实世界。举几个栗子:

    电梯。很多孩子可能都认识电梯,但是光认识这种东西还不够,还要去体验乘坐电梯的感受。我的孩子现在特别喜欢乘坐大型超市的手扶电梯,每次去超市,就喊着“梯梯”,意思就是让我们带他去坐电梯。坐电梯时,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也会让孩子体验相对静止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在绘本里没法体会到的。

    月亮。我的孩子前一阶段喜欢看月亮,每天晚上都吵着让我们带他去看“月儿”,有一段时间运气比较好,基本天天晴天,所以可以连续看到月亮的圆缺和位置变化。有时他一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就情不自禁地“哇”一声。孩子会用电话后,还经常要求我们和月亮通电话。月亮的美和变化,需要到户外用心去体会,而这些绘本没办法给你。

    风。风也是自然界很有动感的事物,要知道风是什么,就要让孩子到风里去,有时一阵大风吹过,孩子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嘴里说着“大大”,意思是这一阵风好大呀。

    要让孩子认识蚂蚁,最好的方式绝对不是给他一堆绘本,而是带他去户外看蚂蚁列队行进、搬家、打架,让蚂蚁爬到孩子的小手上。

    而经过了身体感知的事物,孩子对它的认识才能深入,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孩子长大后才会有细腻、丰富的情感。

    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果断将孩子的绘本都收起来了,只留下一些几何图形(比如《点点点》)和习惯养成的绘本(比如《我要拉粑粑》)给他看。

    那什么时候才适合给孩子重新看绘本呢?

    等到孩子对这些客观世界感受得比较深入了,有了一定抽象处理能力的时候,再给他看不迟。

    那么,现在,请扔掉绘本,多带孩子去感受这个真实、丰富的世界吧,它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不再让孩子读绘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m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