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人文社科
再见列宁?一个世纪的透视

再见列宁?一个世纪的透视

作者: 戎茜RongXi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1:00 被阅读22次

文:詹姆斯·瑞恩

翻译排版:戎茜

校对定稿:柏木木

俄国大革命不应局限于1917年,其领袖和主要思想家的遗产留存于革命本身的巨大矛盾之中。

纵观俄国历史,俄国大革命运动蕴涵了最为矛盾的品质。

[苏]瓦西里·格罗斯曼:《一切都在流动》

      7月15日,卢日尼基体育场,超过8万名球迷的狂热熄灭于此。当靠近才粉刷过不久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一座巨大的弗拉基米尔·列宁雕像便会进入他们的视线。在俄罗斯,苏联解体近30年后,列宁的形象几乎无所不在,但在与之相接壤的乌克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没有任何一处他的雕像还屹立着。相反,在俄罗斯,几乎每座城市、乡镇都有一条以列宁名字命名的街道以及雕像。在莫斯科,他的遗体还停留在城市的心脏供人们瞻仰。尽管现在他的雕像是20世纪主要形象之一,但列宁在默默无闻中渡过了他的大半生。1917年初,无论是在俄国还是其他地方,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年底掌权时,他的生命只剩下了最后的七年。

      列宁的旅程打开了历史书非凡的一页。1917年4月9日,列宁带领一组俄国革命者在苏黎世(位于中立的瑞士)登上了开往德国北部海岸的火车。用历史学家凯瑟琳·梅里戴尔的话来说就是,那趟列车“改变了世界”。这趟旅行穿越了战时的欧洲,面临着诸多的危险。但一周后,在圣彼得堡的芬兰车站,列宁和随行人员们从密封的火车中走了出来。七个月后,这些人在俄国首都推翻了临时政府,开始努力建立一个新型政权,不仅要在俄国,也要遍及世界。

      俄国大革命的影响不仅仅限于1917年发生的那些事件。俄国大革命包括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夺取了首都的控制权。不仅如此,革命还由一系列绝非结束于1917年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变革的进程组成。一年后“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仍处于变化中:1918年见证了俄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代表议会的消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俄国内战进入主要阶段期间,这个议会一直存在。只有在1920年代,苏维埃国家才被巩固。大多数研究革命的——在俄语及英语世界——历史学家们,将俄国大革命的时间范围延长至1920年代。

      专家和爱好者们经过一个世纪的讨论,认为俄国大革命具有很高的复杂性。这些讨论反映在出版及交流活动当中。这些活动试图去捕捉革命对于政党、政治集团及社会精英意味着什么,但更多的意在捕捉革命对“普通民众”的意义。历史学家史蒂夫·史密斯曾经这样写道:“革命不是由革命者创造的。革命者们提提建议,画一个可能实现的大饼。他们至多帮助侵蚀目前存在政权的合法性”。史密斯的观点是,在现存制度出现重大危机的时期,因为公众行动而发生革命。而革命者们的角色是指导这些行动。此外,革命研究的最新趋势是考察革命在首都之外城市展开的情况——在政治中心同边缘地带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权力不仅仅是简单地自上向下流动。

      现在历史学家们应该注意,不应把革命的中心定位到边缘地带,而应该避免采用“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列宁自己的描述)——这样的浪漫主义的革命观念。

      革命的发展,首先是由列宁及以其为中心的布尔什维克政党决定的。这通常是通过动员“人民”而实现的,但也通常包含着对“人民”使用暴力。无论是列宁其人还是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都应当在俄国大革命一百周年的讨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

(未完待续)

由于篇幅有限,分几次推送

请继续关注

我们会努力

让你看到我们的成长


文章来源

《今日历史》第68号 2018年6月6日出版

译文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只作为学习交流

请大家多多支持正版

如有问题,请马上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再见列宁?一个世纪的透视

    文:詹姆斯·瑞恩 翻译排版:戎茜 校对定稿:柏木木 俄国大革命不应局限于1917年,其领袖和主要思想家的遗产留存于...

  • 再见列宁

    《再见列宁》讲述了儿子为了不让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受到刺激,隐瞒民主德国已经解体的事实,用心塑造了一个与外面巨变的世界...

  • 再见列宁

    影片《再见列宁》的故事很简单1989年柏林墙倒塌前的一个夜晚,对社会主义坚定信仰的母亲目睹我因参与游行被抓紧国安局...

  • 电影《再见列宁》2003

    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90年代东西德统一前后的一个故事,对于了解那个特殊时代发生的事来说是一部蛮不错的电影!

  • 再见,列宁!再见,亲爱的姑娘!

    此文,应该在朋友圈屏蔽一人后转发,今天她结婚了。 1990年10月,柏林墙倒塌,在我出生前一个月,世界上就只有一个...

  • 你一定以前没见过!苏联海报里的列宁形象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列宁

  • 马列主义由来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世纪中叶的西欧,列宁主义形 成于20世纪初期的俄国。为什么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

  • 列宁脱发很伟大,我们秃头很卑鄙

    作者 高潮 列宁是个伟人,但列宁也是秃头。从相关的史料来看,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同志作为上上个世纪的70...

  • 完结.

    《绝品透视》长篇小说已完结。 故事讲完了,大家再见。

  • 你可能不知道的画派 67 | 透视法

    透视法 Scenograph 普遍认为起源于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从14世纪开始,粗糙的透视画法己逐渐出现在欧洲绘...

网友评论

  • 北京锅盖:小时候看电影«列宁在1918»,有个情节至今未忘:列宁和一个小女孩聊天,得知女孩的母亲饿死了,暴怒的列宁立即打电话给捷尔任斯基,下令对倒卖粮食的投机倒把者格杀勿论!

本文标题:再见列宁?一个世纪的透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