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作品,看世界,认识自己;品尝世界,活出自己心理学
《导师 | 武志红书集、视频、直播、分享集》

《导师 | 武志红书集、视频、直播、分享集》

作者: 连明堂 | 来源:发表于2017-10-02 05:32 被阅读7次

    武志红 得到直播:5个步骤教你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武志红年度心理学大课 2018 07 04

    1. 如何形成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内聚性自我?
    一旦你形成了内聚性自我,你就能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稳稳地站住,你能够消化处理这一切。

    内聚性自我的核心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

    1. 在创造性里面重要的指标是容忍模糊度,不要追求太清晰,当你追求清晰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你不断的在一个轮回之中,在模糊之中,就可能生出一些新东西。

    2. 讨好型人格,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任性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1. 四层:破碎自我、头脑自我(没有按照自己的感觉去活)、内聚性自我、无我
    • 破碎自我:希望需求被满足、视野非常狭窄。活在感觉中,
    • 头脑自我:自我是头脑自我,自体包含了身体。
      本我是本能,超我是道德约束。
      自我协调本能和外部世界的关闭,头脑自我是一个巨大的容器。最好的感觉,是你的头脑自我像皮肤一样。
    • 内聚性自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感觉,我基本上是好的。
      去承担去毒化,炼金术的功能。
      接住你发出的能量的人,你的能量就好像被照亮了一样,你的就是好的一样。
      希望你能活得大胆一些、任性一些、得瑟一些,也请记得不要伤害别人。
    1. 恒常是选择,自我经由选择而来。回避做选择,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
      武志红老师的口头禅:···是什么,其实也不是什么··· ?!

    第一时间及时回应孩子·武志红

    父母呼应小婴儿很简单,就是当孩子“啊啊啊”的时候,你也和孩子一样“啊啊啊”;当孩子“哒哒哒” 的时候,你也跟孩子一起说“哒哒哒”。你会看到,仅仅是这样去呼应,孩子就会乐不可支。

    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坐在婴儿车里的小baby做高铁,孩子每次看到火车路过时都会喊“妈妈,看,火车”,而妈妈也会回应说,“啊,火车,妈妈看见了”。

    但后来一次,孩子再这样说时,这位妈妈突然间好像懂得了孩子再表达什么,回答说:“妈妈看见了,妈妈也很兴奋”。听到妈妈这个反应,小baby愣了一会,盯着妈妈说:我爱妈妈。

    你察觉到具有价值的事物被你影响而产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存在感。自我觉知也是存在感的一种形式。有些人会用疼痛来找寻存在感。

    现在的存在感,大部分是由于自我存在得不到重视,得不到很好的肯定和表扬,使得自己觉得没有存在感,而有存在感的人则是受到社会重视,且受到人民尊敬,受到广泛关注,即为“存在”。

    得到很好的照顾和满足:吃喝拉撒睡。

    被抹去的“父亲”·武志红

    「在门口惊叹一声」
    中国文化下,被抹去的“父亲”。

    岳飞家境不错,父亲岳和是当地富户,经常接济穷人而被乡人爱戴。并且,岳飞的一身本领也是父亲着力培养而出,岳和请了多位老师教儿子文化,请了周侗教儿子武艺,兵荒马乱中,又激励儿子报国。一直到岳飞在战场上崭露头角后,岳和才病逝。
    然而,你们谁听说过岳飞的父亲?

    武志红·得到新闻

    怎样和成功男人建立亲密关系?

    女方要转换成类似“妈妈”的角色,而男方就成了低姿态的“孩子”。

    为什么这种方式能奏效呢?
    因为普通人对牛人都是毕恭毕敬的,但恭敬带来距离,所以牛人的内心多半是孤独的。转换心里定位,把牛人当成“孩子”,向他们撒娇示好、甚至甩脸生气,没有一点障碍。障碍没有了,距离拉近了。牛人们会忽然发现,跟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他们好像不那么孤独了,亲密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让牛人感受到你鲜活的感情和个性,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他们变成“孩子”。

    孩子吐奶是在表达愤怒

    按照自己设想的节奏来喂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的节奏

    我虽然离不开你,但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不来,所以我恨你。

    密集恐惧症的破坏从动:看到有伤疤,就忍不住要抓,要撕开它。

    被资助的学生为何忘恩负义?

    现在的捐助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被捐助人的自卑心理。
    帮助别人的时候不着痕迹。

    痛苦源于对不幸的反抗

    “来访者对心理医生越信任,展现出来的痛苦就越多,等到洋葱只剩下最初的一个内核时,他基本上就痊愈了。”

    正确对待痛苦的方式是什么?
    学着去承受它。
    练习对痛苦的感知度,我们对痛苦越敏锐,就越能承受痛苦。当你发现痛苦来临,可以静静地感受内心的种种变化,不要用什么积极乐观的想法去引导它,只要看着他就可以了。所以说,在遇到痛苦的时候,不哟啊做过渡的反应,你只要做一个内在观察者,痛苦就不会被无限放大,人也会有更强的承受力。

    为啥孩子不听话,父母就受不了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不含敌意的坚决”,父母在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要坚决地拒绝孩子,但不要带着敌意。
    父母不要对孩子说“你是错的,我不要你了,后者我恨不得杀戮你。”这样的话想脱离听话哲学的中国孩子,也可以用这种策略来对抗父母,你可以对父母说:我不听话,并不意味这我恨你、我不爱你。
    只是因为:我是我,你是你。武志红说,这一方面坚决地对父母的意志说了不,同时又对父母传递了爱意,这样更容易让父母接受,也就能避免被病态共生关系伤害。

    在现世中疯狂地穿行

    1. 和孤独达成一份默契; 能享受孤独。
    2. 在值得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犹豫地真诚;所想的和所说的是一致的,所想的和所感受的是一致的。
    3. 在现世中疯狂地穿行一遭;体验一下“钱权名利”是怎么回事。

    展开你的心,也就是展开有攻击性的原始生命力。
    我对自身攻击性被压抑这种情况了解越来越多,我活得越来越自在,一方面脾气逐渐变大,越来越不好惹,另一方面也变得生动、年轻,而且更能沟通与妥协。

    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小孩感到失控的时候,会归罪外部世界。

    当我们怪罪外部世界的时候,我们就默认了这件事我是无能为力的,你也就放弃了努力。

    面对生活中的时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当你遇到一些失控 的事情时,要努力接纳这些不如意,同时继续做你能做的事情。我们从上面的案例能看出,不管是打嗝,打翻了牛奶还是失眠,主人公都把他们看成了一件充满恶意的事情,而接纳的意思,是把不如意当成了一个中性,甚至是好的东西,让它发生就可以了。

    不回应对孩子就是绝境

    “有人说话,就带来光”
    经常不被回应,所以就不愿意社交,不愿意向外界发出信号。

    妈妈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于是就有了存在感。

    婚外情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是好奇心,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

    一旦小孩子回头发现妈妈不在他身边,马上就会大哭,这是因为我们队安全感有一种本能的需求。

    怎样进行有效的沟通

    P.E.T沟通方法:

    1. 听对方说,相信对方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反应式倾听”
    2. 在说对方的问题的时候,主语要用“我”,不要指责对方;”
      造成伤害的是你没表达好,而不是沟通本身。
    3. 有从图的时候,也不要害怕,如果我们关注彼此的需求,冲突也可以增进关系的。

    沟通出现问题?

    P.E.T精髓,教我们怎么划分责任,它的标准是,谁当时有情绪,责任就在谁哪儿,谁就有问题。

    自欺欺人有时候会很疼

    当我们发现身体不对劲的时候,可以问一问自己,如果这种症状能说话,它会说什么?

    造成痛苦的5的陷进

    1. 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
      以为自己的心里问题是洪水猛兽,不敢把它暴露出来。于是他就想把问题封锁住,结果这一封锁,慢慢地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都封闭了。久而久之,他就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了。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五路你多么古怪的心理问题,我们都可以找到很多有同样问题的人。也就是说,没有谁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总有人和你不幸甚至更不幸。(这样理解,你就不会转牛角尖了)
    2. 认为痛苦都是因为现在。
      童年的关系模式造成的。
    3. 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痛苦。
      你想尽办法减少和逃避痛苦是不对的,这只能让心里问题更严重,直面痛苦和问题,才能有所成长。
    4. 认为你能控制自己的一切。
      我们不要总是和潜意识过不去,不要和一些偶尔出现的坏念头较真儿。否则, 它们就会成为真正的问题。
    5. 认为没有问题,我们就会一切OK。

    觉知痛,疗愈伤·武志红

    每个人的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做你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来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在这个“吃人”的社会,相对“弱势者”要学会保护自己。
    身体反应、独立意志、精神生命、自由度等。

    • 学会沉默,非常非常的安静,不马上给予反馈,不马上做出反应。
    • 恋爱关键时刻,非常紧张的时候,谈谈其它事情,一起吃饭、看电影、旅游、一起做一些事情。
    • 别人给你提的要求,不要全部满足,我能力有限,只能做到一两个。
    • 对不公平的事情,就说“滚”!say no!

    每个生命都要知道,你是最宝贵的。
    成为你自己,做你自己。

    最好的防御,是攻击。也就是说适当的攻击是防御。了解自己的自身被压抑攻击性,让自己感觉自在、轻松,变得更生动、年轻,这样也能更好地沟通与协作。

    add

    1. 和孤独达成一份默契; 能享受孤独。
    2. 在值得珍惜的人面前毫不犹豫地真诚;所想的和所说的是一致的,所想的和所感受的是一致的。
    3. 在现世中疯狂地穿行一遭;体验一下“钱权名利”是怎么回事。

    我对自身攻击性被压抑这种情况了解越来越多,我活得越来越自在,一方面脾气逐渐变大,越来越不好惹,另一方面也变得生动、年轻,而且更能沟通与妥协。

    练就人际关系中的火眼金睛·武志红

    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不是个人的问题,自己或老师
    是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有问题
    你想跟他构建什么关系,会导致他想跟你构建另一种关系。

    从关系的角度看性格

    所谓自信,是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孩子充满信息,这是发生在关系中的。

    与之相识的,“自卑”就是内在的父母不相信孩子;“倔强”是你不爱我又想让我听你的。

    原生家庭的模式,它内化到我们的内心,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会把内在模式投射到社会关系中,这是一个轮回和重复。

    所谓命运,是你遇见谁,你遇见贵人多就是好运气多。

    当你看见了A,就意味着你看见了-A。

    投射和认同

    把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当下的关系模式。有时候别人感受到的东西是我投射给他的。如果我认同了他,我在跟他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是他心中早就有的。

    投射不认同:别人说你不好,并不一定是你不好,而是他自己有问题。

    形成第三只眼睛

    当你在跟任何人相处的时候,不仅要知道他表达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想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

    任何人表达的都是他自己,都是他自己向外投射的结果。

    和谁在一起,想重复内心的部分,持续改造成你内心想要的方式。

    外在命运(表现),是内在关系的体现。
    第三只眼看,对方想跟你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
    任何人,表达的都是他自己,都是他内心投射的结果!

    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
    对方跟你玩权力关系的时候,要给对方怼回去,对方会有所收敛。如果你一直使用珍惜规则,对方一直使用权力规则,他会变本加厉的。

    表达不离不弃!
    构建好的人际关系。
    人类的幸福感,主要是取决于关系的质量,而不是其它的任何东西。

    感受:
    太享受短期的快感、冲击、振动了,
    我做什么都是快餐式的

    拥抱灵魂的暗夜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真实胜过完美。

    健康,对痛苦有接纳能力。
    不要否认痛苦,接受悲伤。
    是,你很惨,但是还可以做很多事。
    不要压抑了愤怒、攻击性。

    我是个好人,我这么善解人意、别人着想,显示自己没有欲望。
    我不是一个高尚、伟大的人,我只是一个奸商、土匪头子。
    你越害怕、恐惧的东西,对你成长越重要。
    在感觉中呆一会,感受它的流动。

    男人不要害怕竞争,自己成功是会受欢迎的,没那么可怕。
    黑暗面比好的东西,更本质。

    罗杰斯说,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兜住自己的噩梦和恐惧。

    我的管道通了,我的才华是上帝通过你来表达的,不断的跟自己的不完美去链接,去感谢去拥抱。

    怕的是那种失控的状态,一次打很多次,或者一次打很重。

    视频来源:武志红:拥抱灵魂的暗夜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

    独立孤独与自我完善·《逃避自由》

    自由给现代人带来了独立和理性,但也让他们失去了归属感和安全感,感到日益加深的孤独和无力。于是为了克服这一的孤独感,人们产生了臣服于某个权威的冲动,以期通过这种方式来重新获得归属感,这就是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也是现代极权主义产生的根源。

    1. 面对自由带来的孤独,我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前进的路,就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并在这个基础上和世界建立新的关系;另一条是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
    2. 一个能适应社会的正常人,远不如一个所谓人类价值角度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健康。前者很好地适应了社会,其代价就是放弃自我,成为了别人期待的样子,相反,精神病症患者则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热。
    3. 民主社会中依旧存在着权威,只是不再以独裁者、老大哥这样的公开面目出现,而是一种匿名的、看不见的权威,它常常装扮成其他样子,比如常识、科学、心里健康、道德舆论,不需要发号施令,只是靠看似温和的劝说,就可以让人无法抗拒。

    觉知心理,走出痛苦不抱怨

    学了心理学才觉知到,以前的人生过得多痛苦,一直活在痛苦中。人的本能是求存,因此我意识到自己本能地在想找到一个关键点就走出来,可世界是复杂的,不会有这样一劳永逸一锤定音的路,而我无意识地带着这种观念,使我陷入了痛苦的轮回中,带着痛苦生活、学习、工作,以致于心生怨恨、不满、失意,而抱怨带来了更不好的影响,不仅让自己原来的能力发挥不出来,而且止步不前。因此我好像也本能得学会了逃避痛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让自己与世界和不好的自己隔离开来,我才能够“活”下去。

    由于这种感觉太强烈了,我不只是隔离痛苦,我还把快乐、幸福、亲密关系都隔离了。因此,我享受不了快乐,我也在躲避着给来带来快乐的人和事,从人群中隔开。我会有意无意地,或者是特意让自己活得痛苦。我内心是渴望快乐的,但是我的本能告诉我:那里很痛苦,不要过去。

    这里面的逻辑是,我过得很痛苦,可我内心渴望快乐,因为痛苦的感觉太深刻了,我害怕那份快乐承受不住我的痛苦,我会本能地选择没那么痛苦的那个,也就是隔离开来,在思维、思想和精神上活出自己。

    但是,这正是痛苦的根源,小时候因为承受不住,所以印象深刻,而一再陷入这种境地,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进入轮回体验痛苦的境地,形成痛苦的人生。

    这是我觉知痛苦的感受和心理疗法,下面是我觉知痛苦的过程和思考。

    走出来的办法是觉知到自己的痛苦,感受到了痛苦就懂得避免了。


    我是那种只有到了受不了再爆发的人,以前爆发起来会有毁天灭地的感觉,(现在觉知到就改变了)。这次也是,我觉知到自己很痛苦,但是我想不出到底是现在的什么让我这样,我的生活、条件、状态、时代等等都比以前好多了,而且我还这么年轻,也在成长进步中,我不解我为什么会过得这么痛苦,拖着这种痛苦之身内耗大,渐渐地走不动了,这时我就会去想办法清空自己。

    我带着这个意识去找,就发现不是我现在的生活很痛苦,而是我自己去找那种痛苦的感觉(也就没有空间存放快乐了),我的想法观念或者是执念,已经下了定论、教条,而这个教条是死的社会是复杂,我用这单一去判断生活,我举步维艰。

    现在遇到让我痛苦的问题,我都能很好地理解,我在当下找不到,于是我就去找这种感觉,这种感觉什么时候、在哪里发生过,于是我觉知到了过去 。

    其实社会的问题,都是合理可理解的,都经过各方考量、妥协、适应、改变而形成的现状,
    而我用自己头脑以为的来生活,到处各处碰壁,知道了这个,我反其道而行之。

    活在现实中,去适应这个社会。这样就是去改变自己的观念想法行为,而不是觉得世界或者别人不对不好。 这样一来,觉得哪里不对不好自己受不了的,就着手去改变,用行动和沟通去影响,这样就不至于抱怨不作为止步不前。


    我知道自己头脑上的答案,对比别人的是不好的有更好的,是我的潜意识误导了,社会是复杂的,理解大家都是合理的,在当前情况下都是最好的一种反应,就不会执着于自己头脑的想法,而是活在现实中。我执着与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更好,应该按照自己的来,而现实没有,就觉得社会有问题、没意思,而我不得不活在现实中,“活在这种肮脏、不好的地方,让我更加痛苦”。

    学了心理学后,我会留心自己的感觉和意识,比如我领导暗示我不要抱怨,我心里感觉这里面有问题,是我的一个成长机会,我察觉自己为什么会抱怨,而且给周围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反作用到自己身上,阻碍了自己的路。

    我感觉自己很痛苦,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有更好的方法和效率去完成工作,但是领导就是用那种完成工作的方法做事,我们加班已经非常累了,作为主管还没有起到作用为我们减轻负担。因此,方法不行,主管不行,这个项目不行。可以想象,带着这种观念和情绪工作,能做好本职工作,更加不用谈有什么业绩了。

    是我陷入了轮回体验痛苦的感觉,我看到不好的可以去做,可以提建议,但是我没有,而是用抱怨来表达。

    是我一直在找这种痛苦的感觉,让自己手足无措,事情变得不好之后,我还是会抱怨:谁叫你们不用更好的方式去做事,都是你们的问题,而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

    在痛苦的生活中体验到的感觉更明显,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走不出来还一直有怨气,比如让自己落单、在群聚的时候会放不开自己总想找一个人的空间,总想一个人去做事去生活,让自己孤独。

    轮回体验这种痛苦走不出来,还不自知,让自己找不到出路,从而更加封闭自己,觉得什么都不对了。


    定位好了问题,感觉会好很多。在心理上是,觉知到了痛苦,其实就没那么痛苦了,会反着来。在有这种感觉体验的时候,就让自己包容些,用抱持的态度,选择让自己开心的方式来。训练意识,而不是让潜意识支配自己,让自己的感觉强壮起来,从而在社会的风浪之中安稳远航。

    感觉这种定位问题的方式也不好,还是不能很好地融入群体中,没有那种“游走”自由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今后留意了。

    接受了太多的噪音,不好的东西,整天跟臭棋篓子下棋,自己也受影响了。

    《家庭会伤人》3点笔记·武志红

    什么是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互动中的毒性规则有剥夺个人意志和价值的特点,它往往强行美化父母权威,让孩子承担所有错误的后果。被独行规则伤害过的孩子因为没有接受过健康的家庭教育,所以通常会认同虐待他们的父母,并将统一的方法再次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导致而行后果代代相传。

    健康家庭和不健康家庭关系互动模式分别是什么?
    开放度和灵活性,不过分依附对方,相互独立。

    怎样从家庭的创伤中康复?

    1. 重振意志,关键词(羞愧):不健康家庭给人们带来的最大伤害就是不健康的羞愧,所以治疗创伤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视且接受我们心里内在的羞愧感,并一步步从被羞愧支配的心理中走出来。
    2. 寻回自我,关键词(宽恕):感受童年的痛苦,拥抱自己内心中童年的自己,然后瓦解对家庭的病态依赖,将精力集中到解决自己的问题上。
    3. 返璞归真,关键词(遵循内心):遵循内心的感受,放松对自己的强迫性控制,相信自我的力量,让自己跟着内心去寻求真正的快乐。

    恐惧的根源,失败的怪圈?·武志红

    从心理学上讲,人类会有恐惧的根源,其根源是什么?
    人类恐惧的根源,是死亡。

    逻辑:

    1. 为了避免死亡感,一个人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逻辑:我不再轻易发出我的动力,或者当发出的时候,我会不投入,不展开我自己,这样一旦再次经历动力的死亡,我就保护住了我自体。然而,不轻易发出动力,就会没有很好地投入,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会严重增加。
    2. 认同了自己的失败:“我在这种事上就是会失败的”。获得了这种掌控感,就会轮回这种失败。

    在失败之后容易因为恐惧而再失败,怎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懂得了它的形成,反其道而行之。

    轮回多苦轮回多甜《为何爱会伤人》·武志红

    爱情其实是一种轮回,轮回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或是为了修正童年的错误。

    我们童年里获得过的幸福与不幸福都会在爱情里再次发生,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长大后与爱人的关系。

    唯有通过自省,接受真相,放下对过去的执念,才能最终获得真爱。

    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直在重复做同样的事。

    一、爱是什么?

    恋爱关系,是我们小时候与重要亲人相处模式的一个重现。

    我们会对一个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就是因为对方某些地方特别像我们的父母,从而带给了我们一种奇妙的熟悉感。

    所谓的命运,其实就是心理的强迫性重复,而这一切模式重复的根源就是童年。所以爱情的本质就是一场轮回,而轮回的含义正是为了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二、爱为什么会伤人?

    1. 发现眼前人并不是心中想象的那个完美爱人

    现实中,恋爱关系的双方在热恋期结束后,面对真实的爱人通常都感到非常失望,于是产生了改造对方的想法,这就是爱会伤人的起因。

    1. 沟通过程中都只顾自说自话,没有倾听对方的声音;

    如果亲密关系中的双方都不倾听对方心意,只顾争夺权力制高点,试图改变对方的真实意志,那也会使得这段感情特别痛苦。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被否定或者攻击,而强行改变对方的意志,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其人格的一种否定和攻击。人只要被攻击就会产生愤怒,只要有愤怒就一定需要宣泄的出口。这种宣泄有可能是直接的,也有可能是被动的。比如在一些专制的公司里,大家有时会懒散、拖拉或者干脆遗忘事情,这其实就是对专制制度的一种被动攻击。

    1. 自己本身就有心理创伤。

    如:3岁以前的孩子对妈妈的分离会非常敏感,如果妈妈不见了,他们就会特别恐慌,因为他们会觉得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而妈妈对于孩子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和妈妈的长时间分离会让孩子遭受到重大伤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通常很难与人和谐相处。如果在婚恋关系中的一方存在这样的心理创伤却又不自知,那爱情的结果大概也不会太美好。

    不知道我会不会去轮回这种,“对于重要的人,再也不会回来的感觉”,因为我一直在重复提“家人、伴侣”,觉得这些东西非常非常重要,但是往往在这些地方伤我最深。在我的关系中总是不欢而散,那些对我重要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了,我也再没找过她们了”。总是重复这种情况,让我在想,这其中是不是我在轮回体验这种感觉呢?

    三、怎样才能获得真爱?

    1. 正确认识眼前人,向对方学习而不是改造对方;

    2. 重视对方的心理需求,认真倾听对方的心声;

    进行较量的双方谁也不会改变谁,只是通过这个过程认识了真实的彼此。
    度过这一关,我们就会记住不再拿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对方,多了解对方向你表达的内心感受,而不是妄自评价或提出建议,因为任何的评价、建议都阻断了传递感受的通道(也不会带来什么好结果)。

    1. 把着眼点放在自己身上,学会自省,修正自己内心的创伤。

    尊重真相,跟着自己的心走。接受童年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父母的本来形象,放下曾经的所有怨气。憎恨父母,并不会让身为儿女的我们感到快乐。只有接受真实的父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之上,并去感谢父母很身边人已经给予我们的一切关爱,我们才能发现已经用的东西是多么美好。


    轮回多苦,多甜。
    有时候我们穷尽一生的努力,总结过往的经验,换来的感悟、想法、思考,有时候只是别人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东西,不言而喻的东西。别人遇到就会做出反应,才去相应对策,而我们可能要过一遍脑子、思考一下、从脑中有的思考已久的逻辑中,得出自己的答案,而这时,事情过去已久···

    我们半辈子的努力也仅仅是勉强爬到别人的起点,更多的时候是在轮回中而不自知,如果没有进一步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真不敢想象那些不学习的人是怎么度过这一生的?!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武志红

    拆掉自恋的高墙

    自恋的墙: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

    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这就成了我们与他人联系的障碍

    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并与其他人建立起真爱的关系;也只有看到更大的力量并顺从这个力量,我们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并获得真正的解脱。

    为什么ta会看不到恋人的真实存在呢?
    因为,当和恋人在一起时,或和任何人在一起时,她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她会一直在行动、想象或思考,她的心从来没有留下空隙。然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某些时刻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我现在的表现就是这种人,用侯玉珍的说法,就是我太以自己为中心了。
    办法是:“此心不动,随心而动。”

    心理学中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者,是最难与人相处的一种热你,因为他们非常情绪化,渴望亲密关系,一旦建立亲密关系,他们又会忍不住大肆地攻击恋人。而恋人受不了想离开他们时,他们便容易有自伤甚至自杀的极端行为。

    “妄念”: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有这样的自我预言:“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运转”。

    权力游戏、控制欲强的人:一旦大权在握,就很容易变得小肚鸡肠,任何人违逆他的意志,都会遭到他程度不一的报复。

    所谓绝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最严重的自恋,也是最大的执着之一。绝望的核心是不甘心——“为什么我就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以及“我怎么做都没有用,这一点上没有谁比我更聪明”。

    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的去抗拒本相的某种形式。

    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
    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存在。
    痛点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几乎没有谁不是不断地陷入同一种陷阱,然后以同样的姿势跌倒,最后发出同样的哀嚎,但在这种哀嚎声中,又总是可以听到浓厚的自以为是的味道。
    我们会很容易渴望“重复快乐”和“逃避痛苦”,因为形成了轮回。抗拒痛苦,所以恋念痛苦。

    在家中形成“小我”的2点经验,这2个经验结合在一起,会令我们对“好我”特别执着,对“坏我”充满恐惧

    1. 学习否认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等一切内在的东西,而以父母的外在标准来对待自己;
    2. 否认自己的价值,深深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弱小的、无能的小东西,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

    他们看似是不能容忍理想主义别破坏,其实是不能容忍弱小。

    二元对立,是出自对“坏我”的排斥。

    受虐的好处:道德正确 + 逃避责任

    他没有看到她的独立存在,而是将她视为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将被自己眼中压抑的“坏我”投射的对象,自己以“好我”自居。

    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在喋喋不休的评价者面前,就感觉你不存在一样。评价者对别人不感兴趣,他看起来是将焦点对准了你,但其实,他感兴趣的只是将他的“小我”投诸被评价者之上,而对于评价者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他没有兴趣。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他们毫无留意——别人的话语、想法、思维感受。

    依赖者的逻辑:我越是无助别人会越爱我——更执着。他会认为他的人生答案就在于找到一个好的依赖对象,而不是他自己。

    ABC逻辑,偏执狂的理想主义这完整逻辑:我这么做是为了你(A),而你竟然不接受我的苦心(B),那么你去死吧(C)!

    A说第一句,B接第二句,A接第三句,B接第四句……他们都是在分别讲述自己的体验,根本没有理会对方的话语,但其内容却丝丝入扣,连接得仿佛天衣无缝,让我和其他听众目瞪口呆。最后,我们这些听众还在震惊中时,他们两人已彼此引为知己,深恨相识太晚。

    这两个人不过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而已,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也对此丝毫不感兴趣,例如他们在那番“对话”中根本没有给予彼此回应。

    电影中,两个相爱的人之间常会出现长长的沉默,但这沉默不是令他们更远,而是令他们更近,便是同样的原因。

    “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意思就是“你得为我的人生负责”。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我先付出A——这是我认为很好的东西,而你就得表现出B——这是自恋的我们所渴望的核心。如果你没有表现出B,我就会向你发出威胁,迫使你表现出B来。

    所谓累,就是我们觉得这套ABC的游戏玩不下去了。

    她愿意为儿子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但这样的做的一个交换条件是,儿子要把生命交给她支配。

    怎样打破自恋幻觉呢?
    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过自己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屈从别人的压力,其实是逃避责任。
    我们所谓被迫服从于别人的的意志时,其实都是在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给那个人:我既然听从了你的选择,你就该为我负责,我生命中的痛苦就得你负责。

    被动的控制者,是通过伤害自己来控制别人。如果说,主动的控制者利用了我们的恐惧,那么被动的控制者就是利用了我们的内疚和同情心。

    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

    诱导便是投射。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气你关系中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1. 听话会受到保护,你越听话,被折磨得就越厉害;
    2. 依赖的投射性认同:作为女性,依赖是好的,可以促进与爱人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爱人疏远自己。

    他否定你,是希望你听命于他

    内在关系模式的四种类型

    1. “我行,你也行”:‘内在的小孩’行,‘内在的父母不行’;
      父母爱孩子,同时给予孩子自由。

    2. “我行,你不行”:‘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
      父母至少有一个人爱孩子,但同时有对孩子及其严厉,甚至使用暴力。
      对社会危害最大。

    3. “我不行,你行”:‘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行;
      父母至少有一个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喜欢孩子温顺而挺好。

    4. “我不行,你也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也不行。
      父母不爱孩子,又经常折磨孩子。

    她避免失败的倾向及其微弱。我感觉我现在也不害怕失败,甚至是喜欢上了失败,因为失败能让我发现问题,并因此成长起来。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低挫折商:

    1. 遇到一个问题A,产生了挫折感,并把这个挫折感扩散到事情B、事情C乃至人生的许多方面;
    2. 遇到一个小问题,立即就想到极其可怕的后果,于是变得很焦虑。

    低挫折商解决之道,就事论事:

    1. 不要把好苹果和坏苹果掺在一起;
    2. 不要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不要把现实中的小问题看成想象中的大问题。
    3. 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把这个问题你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他的问题搅进来。

    我仿佛看到这样一个无比乖巧的小女孩摔倒后独自爬起的样子,也仿佛看到她在医院里打针不哭的眼神,那眼神里藏着一种羞怯和寂寞。
    这羞怯和寂寞的含义是:我不好,我只会给大人惹麻烦;我好想哭,好像撒娇,但我知道,那样我在大人眼里就更不可爱了,这都是我的错,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通过宽容整合“好”与“坏”:

    1. 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分裂;
    2. 接受它;
    3. 宽容。

    她看似是恨别人,其实是恨自己小时候的窝囊(或者无能)。

    故事是追寻现实的载体

    对于总是在奉献的羔羊,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推动它走向这样一个结局:彻底为自己献身。否则,便只有我们为它献身,因为它此前的奉献是如此之重,我们已无法承担。

    有时,我们会甘愿做一个人的炮灰,觉得那样才有爱一个人的感觉;有时,我们会要求别人做自己的炮灰,以此来证明这个人的确爱自己。

    导致这种奉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深深的恐惧。

    奉献者的生命重量会压得接受奉献者喘不过气来,后者会发现,除非他给以同等分量或更多的回报,否则他心中总会有歉疚。

    “我向来只为一个读者写作:我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某个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

    “不要以为,我了解你,也许我可以通过知识来看你i,但那不是你,除非你愿意谈谈你自己,否则我不知道你到底是谁。”

    我们是认为对方太完美了,所以不敢接近或不敢破坏和这个幻想,但其实是我们害怕自己的不完美被对方看到。

    “不完美才是好东西,它可以选择谁进入我的世界····你的女生也不完美,关键是,你们是否合适。”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时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心意的载体。

    潜意识与解梦:兜不住和否掉我的父亲

    做了一个梦,梦里,我的权威是父亲,并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导致我疲惫,醒来的事情是,我把打上来的水,又不知道为什么又倒过来放回去了。

    具体是这样的,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只能在一个屋子里,在房顶上才能打水,需要用一个很长的习惯放进井里,通过吸力把水一点点吸上来,而我是能手,自然是我做件事。当我打满一桶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好像无知被控制似的听了一下,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把吸管倒过来,水又放回去了。紧接着,我就再也打不起水来了。

    是不是隐喻着我的学习、收获、积累,我兜不住东西并不是我没有能力,而是我自己不知道什么力量,把获得的东西又颠倒过来了。那时候我梦见了爱赌博的父亲。是不是说,我的收获,都被父亲否认了,或者被父亲艰难爱赌博的父亲,输光 了。

    《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武志红

    拥抱你的不完美

    你骗得了别人,但你骗不了自己!

    过去,他一直在否认孤独而不擅交际的真实的自己,他总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并且,他脑海中有一个完美的自己,他一直期待自己是那个样子。

    他一直不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那样孤独、那样自卑、在人际关系中那样笨拙,于是渴望成为相反的、完美的样子。那份完美,其实是表演给别人看的,想让别人说,这个人真不错!

    坏习惯不是你的敌人

    改变恶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不和恶习较劲,接受恶习。因为,积习就是你本性,恶习代表着你内心的需要,在你需要的时候帮过你。你只有理解它并接受它,它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改造。

    “无论你现在多么痛恨坏习惯,它一定曾让你获益。”

    “恶习让自己在过去得到了很多好处,自己现在就回无意识地去习惯它、运用它。”

    我从小也会惧怕女人,同时也惧怕除了家人之外的人,我是被保护起来了,怕学坏怕被别人带坏,现在我知道大家都是心怀善意的,是我投射的镜子。

    对我们来说,每一个坏习惯都有其好处。不仅如此,实际上每一个坏习惯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自己的深层需要。

    业余心理医生:

    1. 接受心理问题,带着你的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
    2. 打开心扉,寻找你身边的“业余心理医生”;
    3. 理解他人,自己去做一名好的“业余心理医生”。

    你的感受、痛苦,就是你真实心理的信号。

    错误认识:“:我能控制自己的一切”,我们是人,不是神。

    影响关系的2个要素:

    1. 爱,令关系更近;
    2. 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

    焦虑的2个关键:

    1. 为得不到爱而焦虑;
    2. 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

    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她终于承认了这一 人生真相,她不再和这个人生真相较劲,不再把力气花在可以迎合别人的努力上。承认接纳自己,不跟自己较劲,不讨好迎合别人。

    “一起拿我围着别人转,总渴望别人给我什么;以后我把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只为自己跳舞。”

    “他其实是一个好人,只是生活毒害了他。”

    好的治疗会引出更大的痛苦。当有安全感时,我们会愿意脱掉最外层的洋葱皮,然后感到更安全,而后脱掉更里一层的洋葱皮···

    “多数时候,我们看似爱的是别人,其实爱的是自己在这个人身上的付出。想让他在乎,就必须让他付出。”

    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情感转移游戏:本来某种情感是针对一个人的,但他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因为那个人我们没有办法给。于是,这个没有完成的情感很容易转移给另一个人。

    不要内疚,这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封闭自己,节食禁欲,觉得这样可以摆脱需求和义务,因此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他们洁身自爱,因此经常把自己想象成高人一等或与众不同。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也仅仅限于蜻蜓点水而已,相比较而言他们会感觉到空虚和不足。

    行恶之后的暴力,是为了转嫁罪恶感。

    性的罪恶感:最好的一个办法是,我压抑我的性需要,但我勾引你的性需要,你因而来欲求我,我也顺带着得到满足了,但我却在事后说,你是坏蛋!

    不是我有性需要,而是你们这些贱人勾引了我的需要,你们有罪,你们去死吧!

    调情,即2个人不动声色地调动彼此的情欲,而自己不为所动,谁先动了情欲,谁就输了。

    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她隐隐觉得她不值得男友对她这么好。最深的感受是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男友对她好时她才有了压力,于是产生了想逃走的动力。但是,她有觉得自己不能对男友讲出想逃走的动力,结果转而成了总是看男友不顺眼,觉得他做事不成熟,和他在一起吃饭时才不能下咽。

    潜意识与解梦:不设防就会被抓住把柄,给自己添麻烦

    这是我解的第2个梦,我在文章最后的放了解的第一个梦的链接。

    今早,我做了这样一个解读:
    她问我为什么,好像每问一个,误解就会加深一层,就好像她知道我会怎么回答,我的回答她好像总会按照她理解的哪个方向更进一步,好像我讲越多,她的误解就越深,她好像在套我的话,“我终于知道你是这样的人了,是吧,我就知道你是这样的”。
    很享受别人的人衬托、拥戴,好像在等着别人去跪舔一样,抱着比较、势力的态度。
    我做得比较好的时候,我会跟着她一起学习、成长、交流,好像她带我飞的时候,那种盛气凌人的感觉,吓我一跳,一脸懵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接触少了,联系少了,就会有这种陌生感、距离感、“外人”感吗?但好像我不会这样。
    我觉得,就是小时候父母的那种权威、定好坏、对待好坏的巨大反差,教育出我们也缺乏抱持性态度,缺乏理解、尊重、接纳。
    源自自己的无能,没有能力去处理、接纳那些好坏。

    中午累了,我就睡下了,于是做了一个很累的梦:

    我做了这样的梦,还是在看书的场景里,看到一本书,里面写着未来20的历史,到2019年就结束了,于是我进入了这本书里,里面的世界面临一场大灾难,我有2个朋友,轮回了2次相反结果的朋友B的故事,第二次的时候,我救下了朋友B,而且照顾有加,等他伤好之后,我们就面临了终极Boss,这时头号强者居然死了,于是我们不得不下界(也就是坐着电梯往下),其中遇到一个奇怪的小女孩,她居然很亲近我,我给她东西吃,周围的一起商讨打Boss的人,她都不理会。其中曲折发展,我的任务是带着下女孩下界去打Boss,下界后遇到了毛利小五郎,而后就玩起了捉迷藏,是跟我的朋友B一起,但是我一直跑,而且跑得非常累,我的感觉是,那是在躲避追杀,无论我怎么逃都会被她发现,而且我有种感觉,她抓到我,我就会死。

    我解读这个梦:“设防,不设防,就会被追杀(抓住把柄),被抓住就是一个字,死”。

    潜意识与解梦:兜不住和否掉我的父亲

    界限意识与共生关系·武志红

    界限意识

    要想掌握一个自己说了算的空间,首先你得弄清楚界限意识,这是基础和开始。

    界限意识简单来讲,就是我的事情我说了算,你的事情你说了算;我的事情,我说了算的时候,不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同理。
    也可以说,这也像“底盘意识”。
    我们共同的事,我们要达成协议。

    你的潜意识深处,是否真的敢追求卓越?

    当缺乏界限意识时,也许会导致,你的内心并不愿意变卓越。如果你优秀了,你会背负着家庭使命:家庭的未来都靠你了,而你不能独自享受优秀,整个家庭会依赖你。

    他说他的父母告诉他:我们很辛苦,我们养不好家了,你们三,谁混得好,谁养家。这就让他很害怕,为了不承担责任,变得不敢去追求优秀。

    你必须确立一块属于你的底盘、你的空间,才有可能走向最终的目标——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界限意识可以分为三种:心理界限、地理界限和身体界限。地理界限是底盘意识。比如,你可以告诉别人,我的房子在这里,周围是我的底盘,别人不要来突破我。你来我家,如果我让你走,你不走,我有权利驱赶你。

    最好在地理上设限。

    你问我什么,我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就不说。

    当人不能再空间上设置地理界限时,就意味着他受不住自己的界限了。然后他会在身体上设置界限。当身体都不能守住时,他只好在心理上设置。

    心理上不设防:过度的自我暴露、坦诚,其实是出于恐惧。

    • 不是我想拒绝你,是我的身体太差了 ;
    • 我生病了, 所以我不能按照你的来了。
    • 不是我想拒绝你,也不是你不好,而是客观因素,导致我不能按照你的来。

    即使你说得再有道理,我的事,我说了算,我不想按照你的来。

    界限意识的对立面,是同生,中国的“难得糊涂”。

    共生关系的本质,是剥削。

    公平?嫉妒:
    我是对的,我比你强。
    有一种恐惧感,我担心你会恨我。

    界限跟权力相关联。

    六招划出“界限”

    1. 不含敌意的坚决
      界限意识是要说“no”,如果你想影响我,我就要拒绝你。
      没有情绪,愤怒、大吵大闹。

    2. 从小事开始
      树立界限意识要从小事开始,从吃喝拉撒睡开始,这事虽然很小,但传递了“我”很坚决的态度,我不会服从于你。

    3. 尊重事实,驳回情绪

    1. 我们把事情说得很复杂,其实就是为了控制对方,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来,说得再复杂,就是想让对方听你的。
      我比你优秀,我对你这么好,我这么惨,我这么迷人性感,你为什么不按照我的来呢?
      你说得这么复杂,不就是想让我听你的吗?但,你也是个人,我也十个人,我凭什么要听你的呢?
      你没有专家懂得多吧!
      我告诉你,我长大了,我再也不会听你的了!
      我比你说得有道理啊!拜托,你说得有道理,那是你的事,我的事我不需要跟你讲道理。我的事我说了算!
      你比我说得有道理,但是我的事情还是我的事情,还得我说了算。
    1. 树立界限,让对方疼!

    如果对方一再地侵入你,你就让他疼,把它驳回去!
    当一个人,能够控制你的时候。当ta能够进入你的疆界,让你听ta的话的时候,ta为什么不控制你,那感觉多爽啊!ta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赋予ta可以这样做的权力。
    你侵犯我的界限和疆界的时候,我会让你疼,让你付出代价!

    1. 在地理上守住界限,就省了前五条
      设立地理界限是最简单的避免冲突的方式。

    每个人管好自己就好。

    罗胖分享

    正式的方式,跟别人沟通,告诉别人这是一堵墙,过来就会发生什么事。这个底线,是不能过的。

    如果你比我分得多,我会恨你;如果我比你分得多,我得意了,但也担心你恨我。

    你的拒绝要很容易让他知道,哦,原来他是在侵犯你。

    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界限意识,你用正式的方式跟别人沟通,虽然都是小事,但也能跟对方明确,这堵墙,在这里,不要过来。

    如何修炼坚韧的生命力·武志红

    如果你经常感觉到你能够战胜“死”的力量,这就叫有韧劲的生命力;如果你经常感觉到一点小事就像哟啊被击碎,这就是脆弱的生命力。

    生能量和死能量

    所谓有韧劲的生命,就是能抱持住死能量。

    动力的生死, 没有小事,什么事都事关生死,是被接住兜住了,还是被忽略、无视了。

    时空观

    成熟自我由馈赠来的:我身边的三四个女生,她们都是好女孩都是美女。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我能做成我要做的事,而不是爱我的人,能轻易帮我做到我想做的事。形成我很棒,我太好了,我很喜欢我自己,我很嘚瑟。

    挑战舒适区

    在这个空间之内,你的一切动力都可以变成真的能量,而超出了这个舒适区,你就担心你控制不了,你的动力、你的愿望就可能会被杀死。

    主动和被动

    听从你的心,追寻自己的感觉;你脑袋里的东西是世界灌输给你的。

    攻击性

    当你带着一种主体感,强烈的去展开你的动力,展开你的生命。

    连续和断裂

    一张纸,想象它足够大,这张纸可以不断地折下去,会达到很厚的厚度。如果你在一个对的方向上,一直持续地做努力,那么你的努力就会是一个叠加的功能,你的人生会达到不可思议的高度。

    哲学、务虚的知识,对今后我有非常非常大的帮助。

    • 从一生的长度去看你的事情;
    • 坚持完整得做好一些事情;
    • 不管你如何感觉,你的生命都在被锤炼的过程之中。

    任何你每天持之以恒做的事情,都可以帮你打开一扇通往自由的门。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01. 升级版序: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

    “我人生中的重大选择,都是我自己做的,父母就算反对,也觉不干涉。”

    02.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恋爱关系,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咨询师荣伟玲说:

    • 恋爱关系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做了治疗,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兜售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 恋爱是亲自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 实际上,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显示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只有特别信任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才会让他去碰触自己的脓包。只有心理医生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病人才会相信心理医生,不去制造任何障碍,让他去碰触它。
    心理医生要想搞明白脓包的位置和状况,病人就必须退行到受伤害时的状态。如果是童年受的伤,就必须退行到孩子时的样子。

    “无意识中,我们都将恋爱当成了治疗,希望恋人能扮演理想父母的角色,将我们治疗好。”
    我们将这个愿望投射到恋人的身上,如果恋人很在乎我们,他就会主动去满足我们这个来自无意识的愿望,去扮演理想父母的橘色。一旦我们觉得恋人的确符合自己理想父母的形象了,我们就会变成孩子。

    移情,是心理治疗的契机,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会利用这个契机将病人拉出无意识的阴影,将他带入光明。

    在恋爱中最好的情形是,一方面,我们明白自己的很多不良情绪不是因为现在的恋人才产生的,而是过去所造成的。另一方面,恋人继续给予我们无条件的爱。

    建立关系很难,因为另一个人不可控制;发展李璐很容易,因为这完全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你知道,只要付出了,就会有结果。你对未来可以预测,但关系却不可预测的。再亲密的人,也是另一个人。**

    **家里主要处理的是感觉,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对方是怎么感受的。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就必须学会放下你的坐标体系,尝试着进入对方的坐标体系,这是抵达理解的唯一途径。**

    • 揣测。我们常常只知道配偶会“说什么”,但却更本不理解配偶说这些话的感受。很多时候,配偶的情绪再明确不过了,但我们仍执着于自己的坐标体系,用这个体系去揣测他的意思。
    • 评价。在坐标体系中,我们位于中心,是唯一的主体,其他人都被放在坐标体系上,是我们的分析对象。其他人都是“外来物”,要保持这个体系的平衡和稳定,我们必须去评价一个人,否则就觉得不安全。夸奖和批评都是我们的工具,目的是为了控制对方。评价是阻断交流的最常见原因。
    • 出主意。对方一说到“问题”,我们就急着去出主意、提建议,忙着为对方“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对方多数时候只是为了借“问题”宣泄情绪,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建议。并且,我们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为对方出主意的,这会严重地妨碍理解的达成。出主意,阻止了对方倒苦水。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把权力规则带回家,在单位里总是被控制、受人气的人,自己又特别在乎权力,那么,回家以后,就容易把气撒在配偶和孩子身上,并有可能显示出更极端的控制欲望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补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这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

    武志红笔记

    每当发生特别的事时,我都会问问自己这是怎么了?

    咨询设置,是指咨询师与来访者做咨询的一些基本规则,例如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做咨询,每次咨询的时间多久,如果迟到了、忘记了,该怎么办等等。

    当来访者想打破这个框架时,咨询师就可以看出来访者的很多东西,从而可以更好地和来访者探讨。
    咨询师需要为来访者提供基本的东西,如安静的咨询室、稳定的时间等。

    心理咨询,主要是体验和理解,特别是理解。

    中国式领导和下属的关系:领导是气宇轩昂的,但他的下属却是畏手畏脚的。

    怎么样把生命给利用好,怎么样发展,怎么样自己的价值最大化?

    搜集各种资料,但必须用我的语言重新梳理表达一遍。

    沉默、非常非常安静、不给一丝反应,逼出某些东西来。

    空椅技术,对面放一个空的椅子。

    问问题:
    具体化技术,具体是?

    自由联想:从这,你联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假如你的身体会说话,它在说什么?

    你觉得导致这件事的根源在哪里?

    你停下来一会,闭上眼睛,感受到了什么?

    武志红心理学3篇总结性文章:

    1. 《武志红80集成长视频·成为你自己》

    2. 《武志红心理学专栏第一季笔记·成为你自己》

    3. 《武志红书集、视频、直播、分享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师 | 武志红书集、视频、直播、分享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sz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