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历史杂谈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之比较

作者: 金马门闲客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22:12 被阅读0次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时晚清两次重大改革,且对清朝历史及后来的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若将两次改革做一个比较,有相同也有不同,具体如下:

一、相同点

(一)改革背景相似,都是在清朝面临危机时启动的。

洋务运动是清朝在太平天国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双重打击下启动的;清末新政是在义和团的冲击和八国联军攻入背景后进行的。这两次改革都是在清朝面临着重大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两次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应对当时王朝所面临的危机。

(二)改革原因相同,都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危机。

如前所述,两次改革都是在危机中启动的,改革的原因都是为了应对当时所面临的危机。另外,当时的清朝都看到了西方的强大,都想着以西方为范本,实现国家的强大。

(三)改革动力相同,地方督抚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地方督抚组建了新式军队,创办了洋务企业和新式学堂;在清末新政中,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地方督抚参与到了参与决策、制定方案、改革制度、兴办企业、编练新军等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清末新政可被称为督抚新政。

(四)改革结果相同,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洋务运动进行了三十多年,甲午一败宣告失败;清末新政进行了十年,却在进行中出现了改良与革命的冲突,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二、不同点

(一)改革的深度不同

洋务运动只停留在器物层面,虽然组建了新式军队、兴办了洋务企业和新式学堂,但是没有进行制度上的变革。而清末新政不仅在器物层面继续向前推进,而且在制度层面进行了突破,进行了官制改革、修订法律、预备立宪等活动。

(二)改革的阻力不同

洋务运动时,恭亲王奕䜣等洋务官员遭到了倭仁等守旧派官员的反对。而清末新政时,改革成为了朝野上下的共识,遇到了阻力并不是很大。

(三)改革失败的影响不同

甲午一败,洋务运动破产。清朝虽在甲午战争中受到重创,但还没有到灭亡的境地。此后,清朝又延续十几年。清末新政的失败直接加速了革命,最终埋葬了清王朝。

通过对两次改革的比较,让我们看到了两者的异同。其中的相同和不同均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对其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两次改革均对清朝历史和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相关文章

  •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之比较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时晚清两次重大改革,且对清朝历史及后来的中国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若将两次改革做一个比较,有相同...

  • 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清末时期,中国面临着改革与革命的话题。改革是清末新政,革命是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是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义和...

  •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

    大人物的觉醒 在中央一些权力掌握者开始觉醒,他们就是在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城后,仍然留在北京的奕、桂良和文祥。他们发...

  • 晚清第三次改革的功与过

    晚清时期发生了三场改革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相同之处在于都源于在内忧外患,洋务运动因太平天国和第二...

  • 晚清虽有三场改革运动,但还是救不了大清王朝

    晚清时期发生了三场改革运动,分别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中国人真正被打疼...

  • 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是清朝最后一次改革,也是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在政治上,进行了官制改革,加强中央集权。由于收回了地方督抚手中的...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洋务运动的全面知识点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的概念“洋务运动”在当时称之为“同治中兴”、“同光新政”等。“洋务”一词从“夷务”而来...

  • 机制币铸造工艺流程

    中国在清末之前,历代都是以铸造方式制币。清末之后,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清末洋务运动的开展,我国引进机器铸币,即...

  • 为什么儒家思想重新兴起?

    随着国力的强大,中国民众之自信心也开始逐渐充盈。在清末洋务运动时,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100多年间...

  • 1910的旧事,是非功过任评说_应友人邀,乱谈两三事

    清末新政是真的,有些一板一眼的样子,至少面子上是真的;清末新政是假的,都是些无关痛痒的举措,至少里子上是假的。非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之比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uz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