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路上听到Zhou的歌《哪里都是你》,在有眼泪的雨里,哪里都是你……
十六七岁,最风光的时候,最热烈的情怀,最美好的憧憬和最爱的你。那个时候有多浪漫,有多绽放,后来就有多困顿。
结束后的那一年里,在熟悉的环境里假装美好,在陌生的环境里尽情冷漠。有时候在学校里感觉自己要窒息了,笑不出来了,不想再见到认识的人了,就会找个理由请几天假出去走走。那时候还是个“我给你3秒钟的时间,你不关了它,我就砸了它” 的没有感情的机器人。那时候很后悔,为什么我的人生要经历这一遭。那时候有些事情真的想不明白,而我原本就不是一个懂得妥协的人,简直要撞破南墙了。
后来也等了那个人6年,虽然没有结局,但我没有负他,情义至此问心无愧。倒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干等了6年,反而那6年是一段重生,可以心无旁骛地去闯去干,这样的成长质量和成长速度远远大于过去的十几年,当然,也理因如此,我们的成长效率不应该和年龄成正比。如今,我像是在大海中,找到了自己的岛,只是还没想好要在这个岛上盖个什么样的房子。但我知道最终,一定会有,如此,心就有了归属。
如果让现在的我去开导十六七岁经历类似困顿的小朋友,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去引导她思考人生的概念,让她能够清醒一点点去思考更长远的事情,比如十年后的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为此,现在你应该开始怎么做。让她尝试去学会坚定地坚持一件事情,引导她去寻找目标,实现目标。让她明白,她的人生应该是围绕着她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而展开的,人要打开自己。那时候我的朋友和家人要么太在意我而不敢再提,点到为止,要么觉得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多说。但对于人生观混乱的十六七岁,需要的就是引导和沟通,一切都是“认识”的问题,也许有个东西叫做认知论吧,我不知道。
虽然有些道理是需要在经历中真实地体会才可能有所顿悟,可假如别人已经给你种下了一颗种子,那你会成长得更好。
7年前,我在整理东西的时候感慨其实从小到大学了挺多东西,但是没有一个坚持下来,我不去怪自己,但我也很好奇,到底什么,是值得坚持一辈子的。现在,7年过去了,时间替我做出了选择。也许这样是牺牲了许多时间,可那些探索中的历练都是财富,经历历练的过程很难,而如今想起,也相当美好。现在和未来,当我再觉得很难的时候,虽然可能会觉得心很累,可能会彷徨,可是冷静想想,我知道这就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能停下来的过程,是一个继续努力往前走就能看到光的过程。
人类拥有情感功能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人的痛苦大多来源于此,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好也来源于此。人生有什么范式吗?原则上,它没有。但是人存在了这么久,历史有迹可循,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重要的不是他们选择什么事业,而是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如何选择,如何思考,如何行动,以及对应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些是有相似之处的,如果人生有范式的话,大概就是这样了。所以,何来囹圄,不过如此!如果你觉得困顿,其实是一件好事,至少你还有感觉啊,很多人要么是麻木的要么是畸形的,已经很难改变了。
今天又看了近10万字的材料,已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