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喜欢记录生活的人。
最早的记录应该开始于有了收入,完善的收支存是在结婚后,一直到现在。那年儿子去了新加坡,每隔三天一个电话,于是有了点滴的文字记录,一晃近十五、六年。博客时代,我参与晚了一些,后来转至微信公众号,码着方块字成文,也有十余年。自费结集成书的过程,由纯文字到添加彩色相片,如同生活一样,越来越丰富。
这些数字、文字、相片,尽管细碎,但是体现着我们一家人的幸福、快乐、艰难、困顿。客观的说,若用视频的方式来记录,则更为生动、形象。
早在1997年起,贵州的某一小城镇,物理老师陆运坤自学摄影与视频制作,开始养成了为家庭录影、记录生活的习惯。2013年到2016年其儿子又专门以父母为主角,记录他们的日常生活,剪辑成了一部记录片《四个春天》,其中有父亲的影像资料,于是时间跨度近二十年。
2019年的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就是《四个春天》,导演就是儿子陆庆屹。
同许多家庭一般,成年的三个孩子都走出了小城镇,在他乡工作,留守的是父母。燕子回来筑巢,父亲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母亲说,燕子离开时,你又得失望难过了。欢天喜地把孩子们迎进家门,祭祀、贴春联、放鞭炮,过新年,其乐融融。孩子回去时强作欢颜,转身离去,待车前行后又出来张望。天下父母一个样,也惦记着何时能抱上孙子,也告诫孩子要独立、自强,只是父母俩不会太过唠叨,提醒而已。白发送黑发,人生真的很残酷,遇到了,相互搀扶着走出艰难的日子,给女儿的坟上种菜、絮絮叨叨的说话,让人热泪盈眶。他们偶尔也担忧,一人先走后,另一个人如何是好。
记录的是日常的细碎,朴实无华,然而平淡中充满着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父亲是个温和寡言的人,却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热爱音乐,会许多乐器。好学,自制蜂箱,对着电脑,学歌、剪辑片子。母亲喜欢唱歌跳舞,爽朗的笑声特别的感染人。她认为应该做的事不要拖拉,并且享受这个过程。夫妻俩一起开山拓荒、劈柴生火,采中药、采蕨菜,从不言苦。有时还会在劳作中、下山途中载歌载舞,十分欢乐。阳台上种植花草,蒲公英开花,一个吹完,一个吹,没什么情话,也是足够的浪漫。学习微信的语音对话时,面对面吐槽对方,他俩在片子中笑,我们在片子外也跟着笑。
......
生活在小城镇,周遭的环境并非如意,也没有丰厚的物质基础,然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些爱好、追求,使寻常的小日子闪亮、丰盈,充满诗意。
儿子说,妈妈,其实你们也有着很多美好的过往,开始尝试用视频作记录吧。
网友评论